马 俊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媒介是使我们看到身外世界的窗口,是帮助我们领悟经历的解说员,是传送信息的站台或货车,是给予指示和方向的路标,是去伪存真的过滤器,是使我们正视自己的明镜。”[1]“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media”一词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纸质媒介就是以印刷术为技术手段,以文字或图形为载体,以纸张为介质而形成的一种传播媒介。其主要特点是能实现信息的长时间保存和跨时空传播。在人类信息传播的文字传播阶段,它曾经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今天,随着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变,人们也许更愿意使用数字媒介,因而促使了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和信息化。2000—2005年,是我国媒介数字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字技术应用于广播和电视中,从传统模拟技术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从2006年至今,是我国媒介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固网宽带的无线化和移动通信的联网化,深刻改变了媒介产业链格局,纸质媒介数字化进入质变阶段。
(1)数字媒介丰富了出版物的形式。传统的纸质媒介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平面化视觉形象为主,所以其出版物基本上都是二维平面的视觉性出版物,比如图书、报纸、杂志,户外平面广告等。而数字媒介将单一的纸质读物过渡到有声读物,可以动画阅读,也可以视频观看。生动的画面和逼真的声音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能提升阅读的乐趣,同时能更好地诠释作者的原有意图,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接受速度。
(2)数字媒介降低了出版的门槛。数字化时代没到来之前所有出版物必须通过人力运输、人力审核、机械出版等方式发表,必须要借助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才能完成出版,不但费时,而且费财费力。相对于纸质媒介,数字媒介无论从费用、传播速度、审核速度等方面都更加便捷,比纸质媒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例如网络出版、个人博客、网络论坛等,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就能将自己的声音传向世界。
(3)数字媒介依靠互联网拥有十分宽泛的下载渠道。数字媒介拥有种类繁多的载体(如手机、收音机、电视、电脑等),使受众不局限于书本。相对于纸质媒介,数字媒介对时事新闻和事件的即时报道开辟了更加快捷的途径。纸质媒介的结构相对数字媒介显得平面和封闭,数字媒介具有无限大的书写空间,并且能与受众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和交流。
(1)数字媒介加剧了社会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人们利用数字媒介的多功能、多维度等特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娱乐功能上,这种娱乐功能不但使数字媒介传播的内容趋于娱乐化,也使精英文化、正统文化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传播,久而久之,人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去思考,而更愿意接受一些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娱乐的世界里,最终会被媒介所娱乐。
(2)数字媒介容易使虚假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之出版及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许多不成熟的、虚假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从而造成了大规模的信息污染和信息泛滥。
(3)数字媒介使得抄袭现象更加严重。在信息社会,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检索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正因如此,也为那些非法抄袭者提供了便利,尤其现在学术著作和论文的互相抄袭,使那些潜心做研究、认真写著作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是把别人的成果东拼西凑、修修改改从而变为自己的,严重破坏了学术氛围。
尽管数字媒介存在着上述种种缺点,但其在信息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它依然是信息社会中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首选方式,数字媒介带给人们的便利远远大于它的这些缺点,传统的纸质媒介向数字化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这一切都有力地促使了数字化媒介的出现。首先,纸质媒介数字化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领域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无疑为纸媒介数字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块新鲜土壤,反过来,纸媒介数字化的涌现又加速了信息的二次处理与开发的速度及范围,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其次,“纸质媒介数字化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纸媒介数字化的发展必需要有技术、人才和资本的积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资积累,使得纸质媒介数字化的发展有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同时注入了鲜活生命力”[2]。
从体语到口语、从文字到印刷、从广播电视到互联网,传播媒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传播速度(也就是快)的追求阶段、对信息传播和接收便捷性的追求阶段、对信息传播中交互性的追求阶段,而纸质媒介的数字化正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过程的需求应运而生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对获取信息的媒介也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纸质媒体已经无法负荷巨大信息量的传输,因而需要纸质媒介能够以一种更便捷、更高效且能够满足传播者及受众需求的方式存在,这便从外在的媒介形式上促成了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
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其成员要能随时获取各种信息并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容易混淆人的视听,让人真假难辨,而纸质媒介固有的公信力是所有传播媒介中最强的,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不但保留了纸质媒介的公信力和深度,而且使传统的纸质媒介能以其他数字媒介的方式传播、储存、复制和分享,同时也能为受众提供一个交流和反馈的平台,使社会舆论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从另一方面说,媒介数字化时代基于多样性、多层次结构的媒介而形成的信息及流通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公众的需要催生媒介数字化不断发展,同时媒介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也不断拓宽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媒介数字化不仅承担着传送科技文化知识从其发现者传送到接受者并帮助其实现应用这些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打破了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性,并最终实现了跨时空的信息文化共享。”[3]122
纸质媒介尽管曾经受到过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冲击,也曾出现过纸质媒介要消亡和被取代的声音,但无论是排挤,还是冲击,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没能使纸质媒介消亡,纸质媒介依然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虽然不会消亡,但是纸质媒介要想获得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进行结构调整,重新定位自己,主动寻求与数字媒介的融合发展。“其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平台提高自身价值进行结构重组,探寻纸质媒介在数字化的内容显示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媒体营运模式方面的创新,实现传统纸媒向数字媒介的转型发展,推进其变革与创新。”[4]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纸质媒介开始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介,积极利用其传播优势,试图寻找纸质媒介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的结合点,试图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展形态,于是纸质媒介的数字化便应时代而生了。在现阶段,如何有效地促进传统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的平稳合体与创新发展,促进纸质传媒产业的全面升级,是传统纸质媒介所面临的艰难课题,同时也是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纸质媒介是以内容为王的传播媒介,其媒介的公信力和传播内容的深度是其能与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分庭抗衡的重要原因。而数字媒介高效、快捷、跨时空、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又是其迅速占据受众心理的重要法宝,如果能将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使纸质媒介的内容能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且不降低其公信力,这就需要促进二者的互补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在数字化媒介上对纸质媒介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跟踪报道、后续报道。利用纸质媒介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对数字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印证性和纵深性报道。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新的媒介,都无法完全取代旧媒介,旧媒介也并不会完全消亡,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改变。新旧两种媒介的融合,将有助于信息更有效地传播。纸质媒介和数字媒介的有效整合,既可以减少数字媒介对传统纸质媒介的市场冲击,又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媒介信息丰富且实效性强的优势。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进行有效调和,分清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的不同特性,并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有效地互补性发展,进行有效的整合,发展不同的用户人群,成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发展的重要课题。“媒介融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新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与反思,并在融合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媒介融合真正地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
[1]李健飞.一场源自Web2.0的传播盛宴[J].网络传播,2006,(6):76 -79.
[2]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J].国际新闻界,2003,(2):15-18.
[3]Olving Mary C Sterling.Universal Design Problem[M].New York: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Alexandria,2004.
[4]张秀丽.多媒体强势发展下的纸媒体优势[J].科学之友,2009,(8):4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