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
[摘 要]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各课程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工作就能够取得实效。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各课程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通过贵州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工作就能够取得实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开学初,学校按照惯例都要利用近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的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课堂常规》、《礼仪常规》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小学生的教育具有反复性,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能够做好。因此从开学起,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三次……如此多次反复,不厌其烦,直到做好为止。我不会因为错了一次而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故事讲解当中
对于小学生,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他们这一好奇的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典故,以及生活中的实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四五十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上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笔记本、课外书等)比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响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顺手牵羊”现象没有了。
四、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爱听表扬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全心全意关爱后进生,促进班级整体发展
我们学校处于镇集镇中心,各班级生源比较复杂,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艰巨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对他们做到“不放弃、不抛弃”。要用自己对差生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班级德育工作不是靠一两次主题班会,或者几次队会就能够搞好的事情,还需要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班级德育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