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兰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日益呈现出全球
化、集约化和跨越式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拥有丰富文化
资源的内蒙古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如
何把古老文明与现代技术结合、体现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理念、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强区的目标,
是目前我区发展文化产业应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
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
兴产业,其经营过程需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投
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其发展具备经济学属性。
(一)经济学特征
资源稀缺性。在文化领域,一些资源也是稀缺的、
甚至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要想发挥其真正的效应,需要
通过市场竞争。内蒙古有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昭君墓、成吉思汗陵、黑城遗址等,都是不可再生的
资源,唯有站在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
凸显它们的经济价值。
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价值观念渗透在文化领域的
各个方面。比如成吉思汗陵,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它是
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对于当地政府而言,
它在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收益以及地方经济增长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经营者来说,他们则要深度挖掘
其内涵,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非文化产品不同,文化产品更
多表现为一种奢侈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因
此,为增加消费,文化产品应逐步发展成为必需品,而非
奢侈品,使之更加平民化,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效用理论。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所产生的
效用看起来是无形的,实际上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或者
提高了人的文化修养,或者满足了人精神上的愉悦。
规模经济效应。内部规模经济是随着企业自身生
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在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行业
规模的扩大。文化产业具备完全的规模经济的效应,比
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影视拍摄基地的建设都是通过
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显著外部性特征。文化产业也具备显著外部性的
特征。比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会给周边地区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收入机会和其他经济机会;也会导致对
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文化资源破坏等负面
的影响等,这与非文化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是一样的。
(二)分析框架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学分析可归纳为文化资
源禀赋——比较优势——分工生产——国际贸易的理
论框架。
评估资源禀赋。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是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确立比较优势。在立足于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确立
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
业的前提。
产业化分工生产。走规模化生产之路,建立产业化
运作模式,使我区文化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化运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作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发展国际贸易。通过国际贸易,使我区文化资源的
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高我区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能力。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一)优势分析
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民族融合的特性以及悠
久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文化资源:一是草原文化资源。内蒙古广阔的草原
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传承和发展草原文
化的重要载体。二是文化艺术资源。蒙古族长调歌曲、
马头琴艺术、呼麦、摔跤、赛马、舞蹈、音乐等等,都是内
蒙古走向世界、传播蒙古族文化的基础。三是文化旅游
资源。草原游等不可移动的文化资源吸纳了世界各地
的旅游者,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特色文化产
业。如赤峰市的红山文化、阿拉善的赏石业等,都是当
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五是特色文化活动。例如草
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等。
社会因素:一是经济平稳增长。近年来,内蒙古经
济稳定增长,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特别是全区金融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和贡献度不断加大,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资金
支持。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大。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大
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以
来,内蒙古对文化产业固定投资的87.6%为新建企业,表
明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投资的主要方面
为文化艺术。三是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近年来,为促进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
出,有力促进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值得关注的
是对文物保护的财政支出增加迅速。
市场与需求:市场引导与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endprint
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内蒙古对文化产品需求已进入了
倍增时期。一是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经济稳定增长,
带来了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形成了对文化产业的内在
需求。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均消费支出提高,
带来了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支出的提高。有关调查
证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区人民更加注重精
神财富的享受。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随着人
均收入水平及娱乐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传媒
的影响,居民对新媒体消费潜力巨大。
(二)开发优势
文化产业要发挥其经济效应,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
理开发。内蒙古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具备了一定优势。
内在动力。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国内其
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许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
内甚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物质文化水平不断
提高、人们更加崇尚自然的今天,内蒙古独特的自然风
光,以及有关蒙古族的音乐、舞蹈、服饰、民俗等等,吸引
着全世界人的目光,形成了对内蒙古文化产品的巨大潜
在需求。这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在动力。
开发规模。以草原文化资源为例,其独特性在于天
然、无污染、无公害,这在今天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开发
的潜力巨大,开发的规模不可估量。草原旅游、草原养
殖、畜产品的加工等,产业链可不断延伸。还比如,内蒙
古具有与俄蒙边境相邻的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特
别是商贸旅游,不仅可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
加外汇收入,还可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
开发成本。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多以丰富的文化
资源为基础,围绕着文化资源而布局我区的文化产业,
属于就地取材式开发,开发成本较低。
(三)竞争优势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要素。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初
级要素,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积累以及文化教育水平
的提高是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是文化产业进一步发
展的基础。
国内需求。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均可
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成
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相关和支撑产业。现代工业及技术的发展,为文化
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动漫产业、3D
影片就是文化和科技的高度结合。因此文化产业的发
展,特别是把古老文明推向世界市场,离开了工业技术
的支撑寸步难行。
竞争机遇。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处于不断变革中,即文化体制改革及企事业单位的改
制。环境复杂、竞争激烈,同时亦是一种机遇。只要抓
住机遇,就会为文化产业开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现
“十二五”时期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
政府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第
一,减免税收。我区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
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全区国税系统为
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减免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第
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办税服务厅、
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列入转制
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送政策上门,进行个性化、特色
化的政策和办税业务辅导。第三,在纳税服务方面,积
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部门协调。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
业简化审批流程和审批手续,提高办税效率和办税质
量。第四,将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纳入税收执法检查的
重点内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税收优惠三、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实现机制
(一)理论基础
要从比较优势理论过渡到竞争优势理论,并以此为
基础安排本地区的文化生产,实现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阶段。在此阶段,内蒙古各地要依托文化
资源禀赋,寻找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生产,通过文
化产品体现文化资源的价值,通过贸易实现文化资源的
价值,创造经济效益。
竞争优势阶段。凸显国家及政府在产业竞争中的作
用。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地位及综合国力
不断增强,也为我国各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阶段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也要从本土化阶段过渡到国
际化阶段,使我区文化产业真正发展壮大。
本土化阶段。这里的“本土化”特指充分挖掘当地
的文化资源、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禀赋,生产具有当地
特点的文化产品,使其成为不同于国内外、独具民族特
色的文化产品。在本土化阶段,需要完成文化产业资源
优势向文化商品生产优势的转化以及文化商品生产优
势向文化产业开发优势的转化。
国际化阶段。通过不同的营销方式及途径使民族
文化产品最终走向世界市场。对于可移动的文化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方式;对于不可移动的文化产品可通过旅endprint
游、文化节等方式使之走向世界。
(三)发展手段与路径
我区许多民族文化产业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产业”,
还没有走出“小作坊”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要想真正发
展壮大,就必须从目前小规模、粗放经营走向未来的集
约化、产业集群经营。
应遵循先区内、后区外;先国内、后国际;先周边、后
全球的发展路径。一是立足区内市场。随着人们收入
的增加,会以更快的速度选择文化产品的消费。关注区
内市场、立足区内市场并培育区内市场是我区文化产品
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内蒙古独
一无二的草原风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
合理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
支撑。三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
展,不仅具有经济作用,更重要的是其社会影响,特别是
少数民族文化,其传承与发展是关键,应通过多种途径
与手段,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使我区文化产品真正走向
国际市场。
四、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文化资源禀赋为基础,继续发挥我区文化
产业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资源是一切产业发展的
基础。文化产业要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也必将以文
化资源为发展的基础。文化资源因历史、地理环境等
不同,而呈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比如草原文化、蒙
古族服饰、蒙古族艺术等。我区应以此为基础,充分
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使传统优势不断发扬
光大。
(二)以“创新”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培育我区文化产
业发展的竞争优势。资源禀赋仅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
础,而产业的发展壮大,却要依托“创新”,特别是文化产
业,只有好的创意,才能使古老的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
文化价值。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
新、业态创新等方面。
(三)建立资源主导、体制先行、市场驱动、政策扶持
的内蒙古模式。内蒙古应建立起立足文化资源、借助市
场推力、依托政策扶持、解除体制束缚的全新的四联动
发展模式。
(四)打破地域限制、取消地方保护,加快与东部地
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文化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主
要表现为行业准入壁垒高及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为
了促进文化产业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需要降
低文化产业的准入壁垒,吸纳发达地区资本及人才,加
强东、中、西部的密切合作,实现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
促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加快我区文化
产业“走出去”的步伐。“走出去”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区文化产
业应打破“走出去”规模有限、形式单一的限制,使文化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具体措施:一是要深度挖掘我
区特有文化资源,生产特色产品。深度挖掘不是对现有
资源进行破坏,而是将其内涵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转化成
物质产品。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特质的资源,把特质资
源转化成物质产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文化产业“走
出去”的基础。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提
升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
出口额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不足1%,内蒙古文化产品贸
易占有比率就更低。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我区文化产
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区文
化产品真正“走出去”。
综上所述,未来内蒙古文化产业要在文化资源禀赋
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其分工与生产,使文化产业不仅要
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还要成为构建我区传统经济发展模
式的重要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