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孩子们的“巴格喜额吉”

2014-03-20 00:26吴晓明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巴格爱心艺术

吴晓明

提起德德玛,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

家,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创办的“内蒙古德德玛

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至今已走过11个春秋,在这所学校里,她

被学生们称为“巴格喜额吉”(蒙古语,意为教师母亲)。

一个女人做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的母亲,这是很平常的

事情,但要做几百个孩子的“母亲”,可是一般女性敢想而不

敢做的事。德德玛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

说起德德玛办学的事,一开始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本来

自己有病在身,每年还有那么多演出任务,应该多休息才是,

为什么还要办艺术学校呢?德德玛说:“那些从牧区来的孩

子,我一见到他们渴望求学的目光,心就像针扎一样痛。我

想,我应该为这些孩子做点儿什么。我希望能培养出超过我

的人,能培养更多的小德德玛,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她非常感激家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德德玛艺术学校:

“家长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就读,这就说明家长特

别信任我们,我们决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她对教职工提出:

“把无声的爱献给每一位孩子。用一颗包容的心,善待每一

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做到一个也不放弃”。

这所学校的生源非常复杂,单从民族来说就有十余个,

学生们来自十几个省市,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大部分孩子对

文化课不感兴趣,喝酒、打架、破坏公物、迟到、旷课、谈恋爱、

泡网吧、夜不归宿等现象经常发生。但是,德德玛从未开除

过一个学生,哪怕很难管教的孩子,她也要留下来,层层承包

教导任务,直到改过为止。个别学生学习专业课、文化课不

努力时,她会亲自教育,而且特别耐心、亲切。这些“边缘化”

的孩子在德德玛的精心指引和耐心教导下,不少人摒弃了过

去的陋习,成了好孩子。

每当放寒假、暑假时总有一些孩子没有钱买

车票,为此她不知垫了多少钱;有时学生家里来不

及寄钱,饭卡没钱的时候,她会给学生的饭卡上存

入几百元钱。

德德玛每次从外地回来的时候总会带一些糖

果、巧克力等零食分给孩子们吃。学生哪怕是遇

到小小的难题,都直接给德德玛老师打电话,她总

是有求必应,及时解决。

有个回族学生来本校上学,根据家长的要求,

她吩咐食堂专门给他开了清真小灶。

这种小故事讲不完、说不尽。德德玛这位“母

亲”,可谓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德德玛在用爱心关注每位学生成长发展的同

时,也收获了他们的爱心回报。在孩子们的言语

交谈中、日记和文章里,常常听到和见到“德妈妈”

“德奶奶”“ 巴格喜额吉”这些亲切的称呼。

蒙古国著名作曲家马格斯尔扎布先生听到德

德玛和学生之间感人的故事后,含着眼泪为她作

了一首马头琴乐曲《蓝色月光下的母亲》,以合奏形

式搬上了内蒙古春晚的舞台。

德德玛创办这所学校以来,不仅投入了自己

多年的积蓄,从未拿过学校一分钱的工资,每年还

要自己出钱奖励工作突出、学习用功的教职工和学生。建校

11年来,她个人先后资助11名孤儿和贫困孩子完成学业,累

计达20余万元。她的老伴拉西尼玛老师也资助了几名学生

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了“德德玛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品学

兼优的贫困生。至今,已累计有49人(次)获奖,奖金合计

295525。同时学校还减免贫困生学费78180元,发放助学金

186645元。

2011年,德德玛老师去男生宿舍楼看望孩子们时发现宿

舍水泥地板陈旧脱落,她个人出资十几万元,为34间宿舍全

部铺了光亮的地板砖。

德德玛老师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品德发展。她常给孩子

们讲一些先做人、后做艺术人才的道理。她常说:“我们这所

学校之所以能支撑到今天,全凭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要学

会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和人民”。

“爱心”和“感恩”是这所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为了报答

社会各界以及爱心人士,学校连续7年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

举办了7场以“爱”为主题的春节晚会;为武警部队、少管所、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义务慰问演出60多场,受到了社会各

界的广泛赞誉。在“非典”时期和汶川大地震后,学校不仅捐

钱、捐物,还发动师生员工踊跃捐款,以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德德玛老师用自己50多年的生命旋律歌颂家乡,赞美

草原,把草原歌唱遍全了中国,唱出了国门。如今,她创办的

“内蒙古德德玛艺术专修学院”,正在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着

自己的艺术梦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格爱心艺术
回归家族的巴格肖夫人
爱心树(下)
纸的艺术
占领一切
爱心
巴格达的星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爱心的奉献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