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翀
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
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与现
代文明相互激荡,积淀了厚重的文
化底蕴,催生了丰富多彩、灿烂夺目
的文化艺术。近年来,在现代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又探索出一种立
足实际、内容丰富、服务基层的有效
形式———“文化独贵龙”,使这片绿
色的热土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文化
活力。
随着乌审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
展,基于雄厚的文化底蕴,涌现出了
一大批农牧民文化户,他们中有农民
诗人、牧民文艺之家、根雕爱好者;有
动植物标本制作、民族服装制作、民
族乐器制作,还有藏书户、农牧民自
建的图书馆、自办的妇女学校等等,
各种基层民间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乌
审旗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居住不足10 人,特别是2006 年撤乡
并镇后,全旗13 个苏木乡镇文化站
合并为6 个,文化站数量减少,站室
集中,服务距离拉大,组织开展文化
活动的能力明显削弱。为充分发挥文
化户、文化能人、民间文艺队伍在乌
审旗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化解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瓶颈”难
题,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旗各苏
木镇、嘎查村中组建民间文化组织的
思路。为纪念乌审旗蒙古族著名的革
命家席尼喇嘛和他所领导的“独贵
龙”运动,乌审旗群众将这一新组建
的基层民间文化组织命名为“文化独
贵龙”。
“文化独贵龙”以文化户、民间艺
人为主体,配合文化部门带动农牧民
开展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的有效延伸。“文化独贵龙”上接文化
站、文化室,下衔文化户、文化能人,
弥补了文化站服务距离不足,文化户
实力单薄、能力有限等问题。乌审旗
“文化独贵龙”以“三学两保一传承”
(学政策: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
家大事;学文化: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学习文艺创作和表演;学技能:学习
并掌握先进的、适用的生产技术,增
强致富本领。保护文物遗存:自觉保
护文物遗存,坚决同盗卖文物、破坏
遗存的不法分子做斗争;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注重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
性,避免其受到兼容与变异。传承优
秀民族文化和民间文艺:热爱民族文
化和民间文艺,传承精粹,发扬光大)
为己任,以丰富群众性文娱生活、提
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
标,尊重农牧民文化主体地位,充实
农村牧区广泛的基层文化空间,是农
牧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的有效形式。
截至目前,乌审旗共有“文化独
贵龙”123 支,分为五个类别,其中
“马头琴文化独贵龙”64 支、“演艺文
化独贵龙”38 支、“科技传播文化独
贵龙”13 支、“马文化独贵龙”6 支、
“服饰文化独贵龙”2 支,成员总数达
到2260 名,覆盖全旗6 个苏木乡镇
59 个嘎查村。据统计,乌审旗各类
“文化独贵龙”年举办文化聚会100
多场(次)、文艺表演80 多场(次),参
与群众近20 多万人(次)。在丰富基
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广
泛的社会影响。察罕苏力德老年“文
化独贵龙”自2007 年组建以来,现已
发展到30 多位成员。其主要创作、表
演以故乡的发展、民俗、服饰文化、祭
祀文化、鄂尔多斯婚礼为背景,曾40
多次获得了国家、自治区、盟市级一、
二、三等奖。2012 年4 月29 日,精心
编排的舞蹈《故乡的旋律》荣获“风情
俏中国———2012 维也纳中国舞蹈盛
典”金奖。同时,在维也纳美泉宫广场
舞表演中,舞蹈《筷子情》获“世界吉
尼斯之最”称号。嘎鲁图镇呼和淖尔
嘎查示范“文化独贵龙”是一支以妇
女为主的牧民演出队。除在本地农
闲、牧闲时为嘎查牧民义务演出外,
还应邀到全市各旗县区演出。她们的
节目曾被选送到内蒙古广播电台、内
蒙古电视台蒙语卫星频道播出。
“文化独贵龙”有效地将基层广
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与深厚的文化底
蕴结合起来,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
活和传承弘扬优秀民间文化开辟了
新的思路。总的来看,有三点重要经
验:一是准确把握了“群众性”。充分
尊重农牧民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主
体地位,珍视农村牧区基层文化空
间,从群众中来,让群众来发展,扩大
在农牧民群众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这是乌审旗“文化独贵龙”繁荣发展
的基础;二是切实解决了“分散性”。
打破嘎查、村的界限,以农牧民的需
求为基点,以统一的组织为基地,有
效地拉近了农牧民参与文化活动的
距离,切实解决了居住分散、文化差
异等问题,这是乌审旗“文化独贵龙”
繁荣发展的关键。三是充分调动了
“积极性”。农牧民自发地组织在一
起,自我创作、自我编排节目、自我展
示特长,满足农牧民参与文化活动施
展个人才华愿望的同时,也充分激发
了农牧民的创造活力,有效地调动了
农牧民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这是乌审旗“文化独贵龙”
繁荣发展的根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