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万波,汤雪峰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中部山区、东部的近海平原构成中国大陆地形从西向东骤降的三级台地的特点,地质条件之复杂为世界所少见;同时水力资源大半分布在西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大江大河之中,如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怒江、澜沧江、乌江、红水河、黄河上游等。西部地区典型的地形、地质、环境和水力条件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地下洞室群成为水电工程枢纽布置的最佳选择。随着西部水电开发,地下洞室群的数量、规模、地质条件和技术难度将不断超越,地下洞室群正朝着单机大容量、洞室大跨度、施工大规模和安全高要求的方向发展。
西部地区大多数地下洞室群围岩表现出高地应力特征,围岩变形与破坏机理复杂,岩爆、变形、塌方、突水、地表沉陷等地质与工程灾害事故频发,灾害预测困难,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组织,制约施工进度,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时还会伴生不利环境影响等问题。现有技术标准和经验认识已经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地下洞室群工程的稳定安全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与突出。
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结构特征、开挖扰动赋存环境等问题均是设计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成大量地下厂房洞室群,但是,由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直没有建立起普遍适用的围岩稳定评判标准。因此,开发并系统集成能正确反映复杂条件下超大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力学响应及变形破坏特征的反馈分析方法,建立面向施工的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应的快速评价、动态反馈及优化设计平台,提出个性化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标准,是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的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
西南地区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地质条件复杂。西南地区高山峡谷地区历史上经历了地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剧烈交织与转化,强烈影响了河谷动力学演化过程,造成深埋地下洞室群地质构造(断层、层间挤压错动带和节理裂隙)发育,不确定性高,地质条件复杂;
(2)地应力水平高。西南地区地下洞室群工程受埋深大和历史上遭受的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造成工程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应力比问题突出,岩体开挖卸荷强烈;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岩体裂隙结构的发育形成了西南地下洞室群工程复杂的地下水渗流裂隙通道,特别是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带来了地下洞室群工程施工与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对围岩稳定安全控制影响大。
(1)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单机容量大,地下洞室群工程规模巨大,“尺寸效应”带来的围岩稳定问题突出;
(2)不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规模的“超规范”造成可供工程类比的对象不足;
(3)主体洞室与众多附属洞室一起形成了规模宏大、纵横交错的地下洞室群,结构体系复杂,相互作用效应突出。
(1)深埋条件下洞群施工有其特殊性,通道布置与开挖难度高,洞群体系复杂,施工组织困难。
(2)开挖和支护工程量较大,受限于施工难度和场地要素,建设周期较长。
(3)围岩松动受开挖程序与开挖方式影响大,工程作用效应复杂。
(1)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应力比问题突出,洞周围岩应力演化过程复杂;
(2)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变形破裂及破裂扩展机理认识不足,缺乏岩体峰前破裂特性和峰后非线性特性的本构描述,存在片帮、岩爆等高应力岩石破坏现象,高应力作用下岩体力学行为复杂。
(3)边墙开挖变形机理复杂,时效特征明显,稳定控制难度大。受高地应力和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的制约,开挖大型地下厂房存在大变形的迹象,且变形时效特征明显,锚索超限现象突出,相关工程经验欠缺,给围岩稳定和地下厂房长期稳定性评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装机容量大,洞室群规模大,工程投资高。
(2)对施工管理、高效建设以及投资安全的不断追求,要求地下洞室群工程安全控制标准越来越高。
(3)洞室群赋存环境、工程规模、岩体复杂卸荷力学行为、施工因素影响、支护机理的不明确等问题决定了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控制难度大。
安全监测在地下洞室群的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判断洞室安全的耳目,还是检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手段。衡量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效果的好坏,支护是否起到作用,工程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安全监测是主要手段。
地下工程监测新技术包含光纤测试技术、滑动测微计监测技术、微震监测技术、激光收敛变形监测技术、钻孔电视技术等。在探索深埋地下岩体的破坏机制和失稳征兆预测方面,微震监测、声波(AE)技术和钻孔电视技术是较为前沿的手段。应用新的监测技术,揭示地下工程围岩变形规律和预测变形发展趋势,对深入认识地下工程岩体的破坏机理与演化特征、开展支护措施效果评价和工程稳定安全状况的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工程监测的技术发展趋势是:
(2)研发高性能智能传感组件,建立信息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网络系统,实现海量数据智能处理与数据动态管理,以达到实时监测、安全预警和可靠性判断的目标,已经成为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3)地下工程开挖岩体损伤区一直是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估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应进一步拓展思路,开发岩体损伤检测技术、二次应力检测技术,突破现有技术困境,为工程开挖支护设计优化和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地下工程发展越来越强调快速技术集成,海量多源监测信息的自动快速采集和信息快速处理已成为困扰监测技术发展的难题。而物联网技术发展无疑为该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下工程施工逐步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施工的核心在于施工工序和设计不再一成不变。这一时期,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监测方法及仪器本身的进步。现代物理,特别是电子技术的成就,已广泛应用于新型监测仪表器具中,如各种材料和不同形式的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计、压力盒、远视沉降仪、各类孔压计及测斜仪等的研制,优化仪表结构性能,提高精度和稳定性;二是监测项目和内容不断丰富,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岩土体竖向变形和侧向位移、岩土中初始应力及二次应力、土体侧向压力、基础结构内力、接触面应力、孔隙水压力以及施工环境诸因素和对象的反应等都能较全面地得到监测和反馈。
地下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监测信息多且杂,反馈分析和技术管理对监测信息的快速处理与快速反应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监测信息自动采集,建立监测信息管理数据系统,高效管理海量多源监测数据,快速处理监测信息,成为监测信息快速采集及处理技术的核心内容。监测信息采集及分析处理需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深入研究监测数据误差分析与初差处理技术,纳入监测信息库系统。
(2)在监测设计和信息采集工作中引入和发展物联网技术,克服现有人工采集的缺点和弊端,深化监测信息采集的深度和频度,强调信息采集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快速化,提升现有监测信息采集技术,实现多源监测信息的自动采集。
Cathrine Hartung, Oddvar Knustad, Kjell Wardener等人认为,碎块状石墨是在冷却缓慢、成核潜能低、CE高、以及RE和微量元素偏析情况下造成的,建议从孕育效果、Sb中和RE、阻碍碳原子扩散,以及提高冷却速度方面着手解决。
(3)在强调监测信息快速采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监测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地下工程监测信息库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高效管理技术与机制。
(4)开发监测信息自动处理能力,集成相关前沿的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快速处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快速反应,为监测反馈、地下工程安全评价和设计优化提供技术基础。
地下工程监测目的之一就是预测。在监测信息快速采集和处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采集的监测信息对地下工程围岩变形、应力、地下水等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预判,对围岩安全状况做出安全评判,为安全管理、施工、设计和深化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二次信息。
(1)开展工程监测信息技术总结,归纳总结地下工程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非线性数学方法等手段),建立围岩变形与应力的预测经验公式。开展基于监测信息的围岩预测技术研究,深化提升预测成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2)建立基于监测信息的围岩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工程总结完善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运用物联网技术集成监测信息采集终端和监测信息库终端,形成一个完备的基于监测围岩安全评价系统,为解决地下工程安全监测评价系统服务。
监测反馈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常规分析方法(工程类比等)、数值分析法、数学物理模型分析法。地下工程岩土反馈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鉴于工程设计要求精确化、正分析模型的复杂化、以及反馈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水平化,传统反分析方法[4](直接求逆方程反演方法、基于监测信息的正演优化方法、考虑先验信息及量测误差的贝叶斯(Beyes)方法或卡尔曼(Calman)滤波法)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正演优化方法以其较广泛的适应性,以及与数值方法较好的结合性而被较多研究者和工程人员所采用。
随着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实现岩石力学的学科突破的关键在于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把岩土工程学科同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渗透是发展岩土工程学科的必由之路。在复杂的岩体工程和环境系统中,不确定性极强,以致任何单一来源的知识都难以支持可靠的决策,多源知识的综合集成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近年来,随着计算手段、学科交叉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地下工程反分析出现了“智能化”趋势,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支持向量机等人工智能方法被引入反分析的正演优化方法领域,反分析正朝着多维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图1 岩土工程反馈分析方法分类
目前看来,以智能优化方法和表面响应模型(RSM)相结合的正演优化反分析方法是岩土工程反分析研究领域一个很重要且前沿的研究方向。总的来说,岩石力学参数的智能反演方法归纳为4个类型[5](冯夏庭,2007年):
(1) 均匀设计(或正交设计)-数值计算方法;
(2) 粒子群(或遗传算法)-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拉格朗日元法等);
(3) 均匀设计(或正交设计)-演化神经网络-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拉格朗日元法等)-遗传算法(或粒子群),该方法主要适合于大样本空间的学习问题;
(4) 均匀设计(或正交设计)-演化支持向量机-并行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拉格朗日元法等)-遗传算法(或粒子群),该方法主要适合于小样本空间的学习问题。
尽管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监测反馈分析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经验,但地下工程监测反馈分析仍然受制于以下环节,有必要结合水电站复杂地下洞室群工程实践,进一步开展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环节包括:
(1)大型洞室的“尺寸效应”问题;
(2) 监测反馈的及时性问题;
(3)高地应力围岩力学响应的复杂性问题;
(4)计算机监测反馈辅助技术的成熟性问题;
(5)围岩稳定评价标准匮乏性问题。
以上问题都给准确及时判断围岩施工期稳定安全带来极大困难,有必要结合水电站复杂地下洞室群工程实践,开展地下洞室群围岩快速监测反馈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
采用反馈分析方法进行模型辨识与参数反演设计,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更接近现场量测结果的理论预测模型,以便能正确反映或预测地下洞室群岩体介质的某些力学行为,及时反馈到设计、施工和管理上,从而指导和完善设计、优化施工,进行工程预报和事后检验。
施工期地下工程围岩反馈分析研究一个重要要求是反馈分析的及时性,即“快速响应”。施工信息采集,围岩地质信息揭露,监测成果及时更新,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快速响应,采用基于反馈分析方法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评价围岩稳定安全,预测下层开挖工程情况,对地下洞室群的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预测与预报以确保施工运行安全,预防避免各种安全失稳事故的发生,要求反馈分析方法具备快速响应的特征。
围绕监测信息,从“快速响应”要求出发,开展快速反馈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
(1)从“快速响应”要求出发,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和非线性智能优化技术,完善监测反馈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数据分析与数值反馈分析的系统化、快速化和自动化。
(2)加强数值分析模型和反分析力学模型的基础理论研究。依托工程背景,结合现代力学与计算技术的进步,充分考虑地下工程问题的特殊性,一方面强化高精度的数值计算及数学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重视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以系统概念为指导,依靠原型观测资料的验证与反馈,走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加强数值分析模型和反分析力学模型的基础理论研究。
(3)未来10年内,我国有一大批地下工程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将反馈分析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解决工程难题,服务工程建设,在实践中成熟和发展。
监测反馈分析在地下工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从工程应用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和应用实践,但监测反馈对地下工程的指导作用仍局限于“机理验证”,还未能有效体现“预测”和“优化”的工程目的。
因此,必须从工程应用需求出发,深入开展监测反馈分析云计算平台研究工作:
(1)运用物联网技术,在监测数据平台上建立监测反馈分析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分析与数值反馈分析的数字化、系统化、标准化、快速化和自动化。
(2)建立监测反馈分析的云计算平台,运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实现监测信息的及时数值反馈,根据反馈分析成果快速评价。
(3)完善围岩稳定相关评价标准,建立专家系统,纳入监测反馈分析云计算平台,为工程服务。
目前,围岩稳定性评价主要有围岩分类及工程类比、地质模型试验、参照规范、数值分析等方法。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受施工顺序、洞室群布置、地应力条件的影响,围岩分类及工程类比很难为实际的地下工程提供定量的评价指标。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围岩稳定评判指标方面,以及变形、应力、破坏现象等方面。李景龙[6](2008年)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判据进行了总结;武汉大学的肖明[7]也提出了能量耗散指标;朱维申[8](2007年)根据已建工程系统地总结了高边墙位移计算公式,给出了围岩的稳定性判据;付成华[9](2008年)基于突变原理分析了地下洞室围岩失稳判据。
由于赋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洞群结构的体系化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和指标至今仍无统一明确的定论,目前已有的评判指标也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不具备工程普适性,但人们的认识正趋于一致: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判宜依据围岩应力、围岩变形、围岩松弛区或塑性区以及能量变化、块体安全为主导的控制原则,从强度准则、能量判据、临界变形警戒值等,结合具体工程的监测和检测数据、工程类比情况和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广角度、全方位和多层次地综合评判。
亟需从工程应用角度,开展如下关键技术研究:
4.3.1 地下洞室群工程的系统总结
对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而言,目前对单个具体工程的稳定研究较多,而缺乏对众多工程宏观层面的归纳、总结和提升。地下工程技术总结与评价工作贯穿地下工程的整个设计周期,涵盖地质、物探、施工和监测等多个行业,包括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分析手段、工艺方法和成果信息等地下工程的实践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地下工程设计来源于工程实践,是经验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已建地下工程开展技术总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已建工程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性分析,分对象、分层次、分专业、分部位、分周期地归纳总结,分析工程问题,梳理技术流程,挖掘经验启示,提炼设计方法,提升设计水平,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并对多个项目联合研究,实现协同创新。
4.3.2 围岩稳定评价指标研究
现有的围岩稳定评价指标中尚无公认的指标,导致反馈分析成果难以判断围岩当前稳定安全的状况,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扰,亟需从指标的代表性、全面性、易量化性、层次性角度对现有围岩稳定评价指标做出评判和适应性分析,进而从体系概念和工程适用性角度入手,分对象、分专业、分部位地研究更易于工程控制的围岩稳定评价指标。
4.3.3 围岩稳定评价标准研究
在工程总结和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围岩稳定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以已建、在建工程验证为手段,结合监测系统和数值分析系统,形成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安全评价系统。
大型洞室群系统施工期具有高度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工程复杂性完全超出了现行技术标准与常规经验认知,需要开展反馈分析评价研究,以指导地下洞室群的施工和设计优化。而利用反馈分析成果指导地下工程施工和设计,需要建立一套成熟实用的评价标准体系。然而,受限于工程问题的复杂性、现有技术水平和实践认识,现有研究和工程设计实践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对评价指标的判别多是单一指标的运用,缺乏围岩稳定的定量评判依据;由于评价标准问题,数值分析成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尚不能对围岩稳定安全状况做出明确判断。结合工程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亟需开展关于反馈分析评价体系的研究。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监测反馈评价体系包含方法、流程、标准、措施等,是一个超大系统工程,内容涵盖地下工程各个专业(地质、监测、试验、厂房、数值中心等),它是工程技术总结成果的升华,也是工程技术设计层面上的技术集成。
监测反馈围岩稳定评价体系研究内容包括:
(1)监测反馈围岩稳定评价体系流程建设;
(2)建立健全洞室群设计预案与处理措施系统;
(3)运用物联网技术,连接监测技术、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反馈分析数值技术、反馈分析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动态支护技术,进行总体技术集成。
地下洞室群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赋存环境和工程本身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包括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的不确定性、围岩产状和岩性的不确定性、岩体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地应力场构成的不确定性、地下水分布的不确定性和开挖支护等施工因素的不确定性等。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规模大,洞室尺度和断面形状各异、布置复杂、纵横交错,地质环境千差万别,因此,每一个新的地下水电站洞室群对设计和施工都是新的挑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用一个安全系数的指标来反映边坡稳定性,但是地下工程中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通用的围岩稳定性安全评价方法,这正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岩体结构与围岩类别、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应力、地下水、洞室形状与尺寸、洞室轴线方位和施工开挖与支护方式。主要稳定性指标包括围岩类别、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位移、应力、松动圈、塑性区、能量耗散等,因此,围岩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方法应从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着手,根据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岩石(体)试验成果和稳定性指标,对各类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从而确定地下洞室的开挖与支护设计原则,选择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开挖方式、支护型式和支护参数。研究实现对工程重大问题进行前期决策的协调机制、决策支持方法及提高决策质量的途径。
但是,由于地下工程岩土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现有技术水平、手段的限制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评判准则和警戒控制指标。现行规范中围岩稳定性是以允许收敛速率的形式给出的,当实测的位移速率值超出此值时即视为不稳定,对于不同的地质情况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当前的工程实践中,通常依据所获得的信息,采用地质分析法、工程类比法、数值分析法、模型试验法、现场监控法和反馈分析法,结合具体工程的观测、类比、分析,加以全面的综合评判,结合不同的工程状况给出合理的评判准则。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导则(Q/HYDROCHINA009)》[10]总结了国内外已建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提出了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点和控制性指标,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体现了目前水电站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平。随着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积累,《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导则》还可以进一步修改补充,并升级为行业规范,提出一套更为实用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评判准则和警戒控制指标,并在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与安全评价中得到应用和完善,为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动态设计提供支撑。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待完善,从评价的快速、直观、易于量化和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定量评价方法所能提供的结果,往往与评价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对变化规律不稳定的围岩系统的评价。在模型的建立、识别、研究、评估、结果的判断和修正过程中,定性分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评价方法要力求标准化和系统化。在具体评价指标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地下洞室反馈分析评价体系的主控指标、次控指标和验证指标。主控指标宜选择开挖位移增量、塑性区(或松弛区)范围(与洞室截面积的比值);次控指标宜选择围岩变形速率、宏观裂缝开展情况、锚杆锚索应力超限比率;验证指标宜选择围岩位移收敛加速度和二次应力的围岩强度应力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度、可信度将越来越高。
5.2.1 建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评价体系和分级评价标准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型地下工程,一些已超出现有工程经验和设计规范,成为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地下工程设计是经验设计技术,离不开规程、规范的指导,对已建工程进行技术总结,结合现有工程技术手段,推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新方法与新工艺的标准化建设,完善成熟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加快水电工程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洞室群围岩稳定评价体系和分级评价标准。
5.2.2 建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的数据库
以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以及埋置深度为主要依据的地下工程,其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科技人员对于地下工程受周围介质的复杂影响逐渐加深认识以外,还有赖于系列化、自动化监测仪器的研制和应用,加强自动化采集、信息化处理功能,逐步掌握在不同的应力条件下岩体变形特征。由于人类对地下工程存在风险认识的局限性,亟需尽快对已建地下工程地质-设计-施工-运行的信息技术总结、施工开挖工艺与施工方法、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与评价方法、围岩支护方法与技术的总结,梳理技术流程,挖掘经验启示,提炼设计方法,提升设计水平,进而保障工程安全。
5.2.3 制定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
通过总结以往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宝贵技术成果,结合国际上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评价方法,研发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经验判断的评价体系标准,使我国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通过总结提炼,提出了西南地区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的特点,进而分别对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多源信息监测及分析技术领域、快速反馈分析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领域和洞室群工程安全评价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这些领域的亟需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张有天,周建平.水电站大型地下工程建设的新进展[J].水力发电,2004, 30(12):64-68.
[3] J.A.Hudson,J.P.Harrison[著],冯夏庭、李小春等[译].工程岩石力学(上卷:原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周维垣,杨强.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 冯夏庭,周辉,李绍军等.岩石力学与工程综合集成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9):1337-1344.
[6] 李景龙.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博士论文][D].山东大学,2008,10.
[7] 肖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与支护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博士论文][D].武汉:武汉大学,2002.
[8] 朱维申,孙爱花,王文涛等.大型洞室群高边墙位移预测和围岩稳定性判别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9):1729-1736.
[9] 付成华,陈胜宏.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工程洞室围岩失稳判据研究[J].2008,29(1):167-172.
[10]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Q/HYDROCHINA 009-2012.《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导则》[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