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利辛县地质地貌的农作物耕作技术

2014-03-20 22:53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利辛县耕层耕作

潘 刚

(安徽省利辛县种子管理站,安徽利辛 236700)

立足利辛县地质地貌的农作物耕作技术

潘 刚

(安徽省利辛县种子管理站,安徽利辛 236700)

利辛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富含碳酸钙,属于新生代第三纪沉降区、第四纪沉积区,处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土层为重壤-黏土,难耕难种。通过对耕作措施翻耕、深松耕、旋耕、免耕的介绍,提出土壤耕作注意事项,以期作为农户制定近期和远期大田作物耕作措施的参考。

利辛县;地质;地貌;耕作技术

1 利辛县地质地貌的基本特征

1.1 地质构造 利辛地质构造为新生代第三纪沉降和第四纪沉积区,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其次是河湖沉积物。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在沉积初期,富含CaCO3,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CaCO3已被淋洗到底层,多为重壤-黏土。河湖冲沉积物:分布于河流沿岸、山前平地、沿河阶地、缓坡洼地、浅平洼地、沿河低地,按紧砂慢淤规律分布,淋溶过程较短,有较强的石灰反应。

1.2 地形 利辛县是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形低洼平坦,处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受河水侵蚀的影响,形成一种河口较低河岸较高、河间微凸的地形,按地形的差别分为河间平原和黄泛平原。河间平原占全县耕地80%以上,由新生代第四纪黄土古河道沉积物所构成,中间微凸,土壤微地形呈现浅碟状,积水难排,适耕期短;黄泛平原占全县耕地15%左右,主要分布在北淝河下游河道两侧,经历黄河决口泛滥沉积形成。

2 立足在利辛县地质地貌基础上的农作物耕作技术

2.1 耕作作用

2.1.1 松碎土壤。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由于降雨和耕作等各种因素影响,致使土壤下沉,孔隙度变小,容重加大。据测定,降雨一次土壤容重加大0.10 g/cm3左右,灌水一次土壤容重加大0.12~0.16 g/cm3,耕种一次土壤容重加大0.34 g/cm3左右,所以根据土壤紧实度,进行土壤耕作,使之疏松而多孔隙,以增强土壤通透性。

2.1.2 翻转耕层。耕翻后土层位置打破,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理化和生物性状得以改变,减轻病虫害杂草和有毒物质对产量的影响。

2.1.3 平整土地。通过翻、耙、耢、镇等技术,有利于农田作业和雨后排水,可有效解决大平小不平有水浇不成的问题。

2.1.4 混拌土壤。通过耕作措施的采用,可以混拌土壤,土肥相容,互成一体,瘦土肥土互混,土壤营养环境一致均匀,给大田作物培育一个良好的温床。

2.1.5 压紧土壤。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耕作土壤后,特别是旋耕,土壤过于疏松,土壤容重仅有1.0 g/cm3左右,卧垡架空土壤,大孔隙出现在耕层中,压紧土壤,大孔隙减小,毛细管孔隙增多,耕层以下水分通过毛细管孔隙上升,为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创造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2.2 耕作措施

2.2.1 翻耕。通过翻土、松土、碎土,使土壤耕层上下翻转,打破犁底层,耕层加厚,通透性提高,促进养分矿化和好气性微生物活动。翻耕应做到逐年加深耕层,不漏耕,不重耕,并掌握好翻转方向,不要因为翻耕造成耕层不平整。

2.2.2 深松耕。分层松耕,不乱土层,一次加深到适宜深度,以打破犁底层,做到纵向虚实并存。

2.2.3 旋耕。旋耕省工、省时、成本低,旋耕机上的犁刀通过旋转可切割、打碎、掺和土壤,要求旋耕深度达到16~18 cm,旋耕后一定耙实压实,防止跑墒。

2.2.4 表土耕。又叫次耕作,包括耙地、中耕、镇压、作畦、起垄等,作业入土浅,作用强度小。作用是平整土地,消除杂草,破碎土块,保墒散墒,一般作业深度不应超过10 cm。

2.2.5 免耕或少耕。又称零耕或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机械前部装置波浪状圆盘切刀,开出宽5~8 cm、深8~15 cm的沟。然后喷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优点:可以因地制宜地创造一定和适宜紧实度的耕层,当年控制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最佳,覆盖较好,地面较为清洁。缺点:干旱易失墒,多雨易蓄水积墒,地表裸露,易遭受水蚀和风蚀,促进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改变耕层原有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能耗增加,成本较高。

2.3 土壤耕作注意事项

2.3.1 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耕作技术。翻耕和旋耕应雨前进行,讲求雨季蓄墒,耙镇保墒,来不及耕翻时可进行深松耕或免耕措施保墒[1-5]。

2.3.2 看地质地貌状况选择适宜耕作技术。河间平原土壤紧实,含水量低,黏结力大,耕作阻力大,耕后易形成大坷垃、大土垡,适耕期短,一般田间持水量40%~60%为易。黄泛平原多为壤土,黏性小,抗剪力、抗压力、结持力、黏着力都小,土壤容易碎酥,一般田间持水量70%左右为易。

2.3.3 根据作物选择适宜耕作技术。作物不同要求土壤耕深、紧实度、温湿度等土壤环境有所区别。小麦和玉米要求土壤容重1.1~1.3 g/cm3,大豆要求土壤容重1.2~1.4 g/cm3。

2.3.4 根据经济效益选择适宜耕作技术。翻耕深度大,耕作次数多,人力物力投入大,成本加大,要看耕作措施使产量提高是否抵消或超过耕作成本。有些农户当年采用深松耕和旋耕结合,甚至免耕,取得了一定的增产和经济效益,但也要考虑长远效益,不要以耕层变浅,土壤变劣为代价。

2.3.5 选择适宜的配套措施。单一的耕作措施,会带来某些片面后果,翻耕能碎土不保墒,年年一个深度就会形成犁底层。旋耕跑墒,耕层浅,不利平整土地。免耕或少耕土壤板结,干旱失墒,多雨积墒,地表裸露,杂草丛生,下耕层性状变劣。为了克服以上矛盾,要结合当地土壤、气候、作物布局、效益制定耕作措施,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效益,以调节土壤固、液、气3相比,调整土层水、肥、气、热,减少土壤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和理化性状,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是利辛县目前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曾建军,李金冰,王子吾.利辛县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J].治淮,2002(12):10.

[2] 代廷奎.利辛县玉米高产技术推广应用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9 (23): 241-242.

[3] 张俊,丰波.利辛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成效显著[J].治淮,2000(12): 32-33.

[4] 梁栋.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J].江淮,2010(8):14.

[5] 江建友.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比较[J].科学中国人,2000(10):26.

潘刚(1979- ),男,安徽利辛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2014-05-04

S 344

A

0517-6611(2014)15-04612-01

猜你喜欢
利辛县耕层耕作
利辛县人民医院 创三甲 提水平 树品牌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教育学视阈下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实现路径——以毫州市利辛县委党校为例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利辛县夏玉米配方肥大田对比试验
利辛县医院与北京大学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