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2: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对“学区制”建设有哪些思考?

2014-03-20 22:39
未来教育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区制汇文东城区

陈维嘉:

对于“学区制”,应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在政府层面,“学区制”是在政府主导下积极进行的教育改革。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早在10 年前就开始尝试学区化管理,如今作为一种制度大力建设和推广,目的之一是政府要力求通过“学区制“来解决百姓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诸如择校、教育质量等,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东城区在过去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推行“学区制”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划分学校片区,而是需要探索建立管理、评价等一系列机制。北京市汇文中学所在的学区叫龙体学区(龙潭-体育馆路学区),在东城区南片(原崇文区)。龙体学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好,但尽管如此,学区范围内各学校仍然是各有所长,存在一定差异,各学校的优质资源由于缺少平台很难实现共享。所以,这次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在东城区划分八大学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盟、贯、带”等多种途径,力图在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上有所突破。2014 年,从小升初就近入学、破解择校难题的招生改革来看,“学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记者去采访家长和学生,有学生说,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够通过这种招生方式,进入我想去的学校学习。从这点上来说,它至少实现了一部分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从长远来看,我们学区内各学校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学区这个平台,加强交流,包括干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优秀课程的交流,良好教育经验方法的交流等,就有可能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所以,推进“学区制”从政府层面上说,做了政府要做的事。政府在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在学校层面,如何利用“学区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从学区建立的机制上说,成立了学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机构的主要人员由教委领导和学区轮值主席校担任,除教育机构的人员外,还聘请了学区内的单位、学生家长承担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从学生入学上看,如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能用自己的标准选取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和生源状况下,学校必须思考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当了汇文中学校长之后,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学校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查阅了大量资料,力图去了解百年汇文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文化传统,等等。历史上,汇文中学培养了很多人才,例如新中国的两院院士,有三十多位曾经在汇文中学上学,他们有才华、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们是如何成才的呢?我们的结论是,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小学、中学、大学衔接紧密的课程,有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同时肩负大学、中学、小学教育的教师队伍,也有一个小学、中学、大学的绿色直通升学通道。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办教育很有启发,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现时情况,我们学校提出了能否实现小学、中学、大学在某些方面的合作,以联盟方式共同探讨纵向培养人才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东城区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2011 年7 月,经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了北京汇文中学校区;次年9 月,批准正式成立了龙潭、体育馆路学区,北京汇文中学成为首任轮值主席学校。我们开始尝试办学自主,资源共享,搭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合作机制,并尝试与高等院校多方位合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整体设计、分段落实、注重基础、关注个性、相互衔接”的纵向培养优秀学生的育人模式。

当然,“学区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需要探索和急需解决的事情,作为校长,我最关心的事情除了管理机制外,还希望在政府主导下确定学校办学和评价标准、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等。另外,在探索与改革的过程中,学区内的学校不是削弱,而是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项目,并实现学区内共享,比如汇文中学有学区内最大的运动场和设备完善的体育馆,有较高水平的实验室,有一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市区骨干教师,这些都是学区内可以合理运用的资源。再有,尽管实行“学区制”,但学校还是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要保持传承自己优秀的办学传统。办有特色的学校,才能让那些个性特长突出的学生有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我们期待在“学区制”建设中,基础教育能有一个新的发展。

张忠萍:

对于“学区制”建设,我想表达三个意思。

第一是顶层设计,破解难题。从区域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在原有的“学区制”建设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对原有“学区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以整体的设计思路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第二,在顶层设计的方案下,那么就涉及到如何去落实的问题。从“学区制”建设的整体方案到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我认为从实施层面上来说,我们原有的“学区制”建设实际上是基于两个区的合并,所以“学区制”的发展状况有先有后。目前,在新一轮“学区制”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优质资源带”和“九年一贯制”的设计在区域中都有,但是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学区都呈现。因为各个学区的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居民的分布、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每个区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在顶层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各个学区的实际分布实施。比如说,我们学区处在东城区南部,基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相对来说地域比较大,但是优质的初中、高中相对来说少一些,如果完全是一个模板,可能并不见得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比较稳妥的方式是有步骤地朝着顶层设计的方向去努力,同时让老百姓能够非常平稳地去接受它,然后落实它。

第三,学区制整合完后,最终还要落实在办学中。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让老百姓认可,这实际上也是解决社会问题。作为校长,在这个过程中责任重大,我想了三个关键词:重建、责任、挑战。为什么提到“重建”这个词呢?“学区制”在推行过程中,一定是从“小我”变成了“大我”,原来我们可能只关注一所学校,那么现在变成了一个区域,是一个更大的我。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比如说,在都是优质学校的情况下,家长就开始关注选班、选教师了。这些新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期待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所以在成为“大我”后,我们要相应地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管理模式,让所有的变革真正落实在学生的发展当中。

第二个关键词是“责任”。对于每一位校长来说,是基于实际推进“学区制”改革的。对于我自身而言,我首先要掂量掂量所在的学区,我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在学区处于什么位置?在推进“学区制”的过程中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我认为这是一个方向,我们在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总而言之,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办优质的学校。

第三个关键词是“挑战”。在“学区制”建设过程中,一定会面临许多挑战。首先的挑战是什么?就是观念,教育思想的问题。我们说现代化的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现代化,这是作为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特别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其次我们的挑战来自于从“小我”变成了“大我”,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是学校的文化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无处不在。为什么谈“空气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好的育人文化,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孩子一定能够受益。最后这种挑战还源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学校之间的文化、教师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过去我们确定办学目标,然后做一个方案去实施。而推行“学区制”后,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反馈与改进,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做到随时监控,随时调整,就可能很难得到发展,所以这是管理机制当中要关注到的问题。

熊劲:

从“学区化”到“学区制”改革,我经历了从当初的质疑、懵懂到理解、接受、参与的过程。“学区制”改革体现了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时至今日的“学区制”改革,既有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更多的是教育实践者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共识,进而内化形成一种自觉。

从学校层面上来讲,“学区制”改革对于学校,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改革的推动势必会让家长和社会有更高的教育期待,对于学校而言,其实是动力,也是一种压力。不同的学校,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优质学校,生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于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会相应地带来一种新的挑战。“学区制”改革,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办学行为。

如何推动“学区制”改革?首先是如何利用学区资源和社区资源、整合资源的问题。引进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办学中来,利用学区工作委员会这个平台把更多的设备资源引入到办教育的过程中来。我们学区内有很多教育资源,如何进行优化整合,能够进行各个学校的有效甄别,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一些有竞争力的、有特色的资源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我认为这可以通过学区这个平台去实现。此外,在学生培养、教师培训方面也可以利用学区平台。我们可以在学区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去丰富、内化它,从而推动它的发展。

比如说天坛家具有一个天坛产业的文化产业园,愿意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社区资源赋予教育的理念,使它成为教育资源,这是“学区制”建设需要推动和整合的。其次是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放到学区,就是学区的教育资源。那么作为学校来讲,学区的资源有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等。由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育的资源化问题。我们如何把学区的教育资源,通过“学区制”的治理机构统筹、整合起来,让每所学校都能受益。我想这是未来“学区制”改革中,要去思考,要具体落实,要去推动的事情。

高满洪:

“学区制”和以往的“学区化”有一字之差,这意味着一种新的改革层面上的揭示。“学区制”是围绕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一种新的模式的思考,是在治理体系的框架下,正常运行的一种广义的“学校”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几个学校联合起来组织一个活动。

从东城区“学区化”整体发展历程上来看,从10 年前两所学校手拉手联合教研,到临近的几所学校一起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到今天整个东城区的“学区制”改革模式,我认为这是一个在机制上越来越趋于理性的整体发展新态势。

北新桥—东直门学区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有幼儿园、少年宫、中央工艺美院,有中学、外教、小学,还有一些教育机构,等等。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许多校长也是共同来做教育。比如说,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到小学参观,进行幼小衔接;史家小学分校开设《走进初中》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到中学去学习;以及建设多彩的社区实践基地,等等。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希望探索一种孩子们在相互之间联谊的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即在这个学区里,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利用学区所有的教育平台和社会平台,为快乐成长助力。

吴田荣:

在“学区制”推进过程中,我们一点点感受到“学区制”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从最初的疑惑、不理解,到欣然接受,再到深度思考、谋求今后的发展。尤其是经历了今年小升初和新一年级招生,以及人事的整合与重组,对学校各个层面的触动是很大的。比如说“盟、贯、带”,在和平里学区都有联盟,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一七七中学的“深度联盟”;一七一中学和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小学的“九年一贯制”,以及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二小学和北京市东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优质资源带”,这几种改革形式,在和平里学区全部呈现了。

首先要考虑到“学区制”改革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普惠性。“学区制”改革所带来的教育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比如说“优质资源带”建设,各个校区的文化不同,现在变成一个主体文化下的各个校区的特色文化,我们如何确保质量相同,如何从管理层面入手,如何将不同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师生融合在一起?这些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思考和探究,所以说未来是任重而道远的。

其次,“学区制”改革的最终目的体现在教育公平、公正上。无论是小学入学,还是小升初,我们都能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家长、孩子在心理感受上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最近几个月,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家长、学生和老师的状态也都有所改变,最初是一种被迫选择,而现在是主动地接受,虽然是同样一件事情,但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正体现了教改的推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区制汇文东城区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在现代科技中体验传统音律之美——记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科创“小匠人”张佩瑜
在机器人的陪伴中自信成长——记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墨者”宋泽卿
空白
北京:超六成中小学纳入学区制管理
教育治理理念下的学区制管理模式构建
从“模块化”到“学区制”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
法国学区制的发展状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