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序言

2014-03-20 20:02王岳川
武陵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性话语学术

王岳川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胡艳琳是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是一位非常刻苦勤奋的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她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论著,发表了多篇有水准的学术论文。经过多年的严格学术训练,其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视野开阔。

为了追踪学术前沿,获得第一手资料,她参加了国内的相关学术会议,并前往生态批评的发源地美国,她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学习期间,收集和研读了大量英文原著。经过近4年的撰写、修改、完善,她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3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并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她的导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生态批评”理论自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发生、发展,并逐渐推向全球,已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新的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生态批评并非简单的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文学研究,而是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已成为反思现代性模式的重要方式。

所谓的现代性,与传统对立,始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西方中世纪神性中心话语遭到启蒙运动挑战后开始出现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只有500多年的历史。现代性与科技发明和殖民主义紧密相关,短短200多年就使西方成为世界霸主。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使西方现代性不断加速;19世纪,藉着海外殖民扩张,现代性的西方开始获得话语霸权;至20世纪,凭借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的优势,西方成为全球性的话语权力中心。以线性时间观为依据,以流动性和理性主义为特征,以进化论为哲学基础,将空间时间化的现代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扩张席卷全球,使东方各国掀起“全盘西化”的浪潮,使整个世界陷入现代性悖论,对西方而言就是“历史的终结”,对中国而言就是“停滞的帝国”。然而,现代性的极度膨胀导致人类的单面化和异化,会反过来毁灭人类:两次世界大战、核战争、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

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潮流,生态批评正是发源于现代性高度发展的美国,它产生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科技理性导致的自然生态危机,二是后殖民主义导致的社会文化生态危机,三是消费主义导致的人文精神生态危机。这三大危机均源于现代性的恶果。面对危机,生态批评提倡由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反思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建设具有生态智慧的新人文精神,为生态危机提供一份文化上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人和自然共同走出危机。

然而,“现代性”和“生态批评”都是内涵丰富、聚讼纷纭、很难达成一致认同的概念,作为东西方学术界的核心概念之一,有关现代性的论著汗牛充栋,生态批评则是一个理论庞杂、具有跨学科性的批评体系,可以说,“现代性”和“生态批评”,无论选取哪一个角度,都需要相当的学术勇气和韧性,这也是该论文的难点之一。但作者却对此努力做了较清晰的梳理和明确的界定,尤其是对“生态批评”这一年轻的、还处于进行时的理论,表现出对最新动向及时掌握和准确理解的学术能力。

该书蹊径独辟,以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发展为整体框架和设论背景,紧扣多套现代性“话语”,以不同现代性话语对待自然的态度——放逐、征用、改造、矮化、压抑——作为揭弊的维度,全书采用生态批评、症候式分析、文本细读、词源学、文化研究等多种理论方法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审美生态,探寻自然审美在20世纪中国多套现代性“话语”中的角色与地位,既有个案分析,也有对思潮、文学现象的整体论述,同时注意到革命文学话语内部对自然审美的多元态度,剖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些症候。在呈现自然萎缩、生态恶化、精神降解现象时,从学理层面对现代性倾轧的危机发出警示,直击当代重大问题。

基于生命与学术的有机关联,本书在某些问题的论述上达到了相当的学术深度,比如对中国山水画话语在现代性话语中被改造的现象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勾勒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学术谱系,这是发人所未发的,颇具新意。再如,该书对“自然”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立场和文化态度的作家作品中被对待、处理的方式进行追溯时,将知识分子身上兼具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观念和对西方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显”与“隐”、“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与纠缠,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文学现代性中生态处境的复杂性,这在国内尚属少见。

该书富有积极的价值建构意识,强调从学术走向实践,有着触碰时代难题的敏锐性和建构自己的叙事框架的理论勇气。通过考察自然审美在现代性诸话语中的缺失及带来的相应后果,作者急切地呼吁,建构一种包蕴生态审美价值观的生态现代性,在亲生命性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审美共识,重建文学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接续传统诗学,在与自然韵律的谐振中,栖身游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诗意化的生存境界。

胡艳琳博士阅读了大量西方生态理论译著,却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对生态批评的真正精神有深入了解,她还追溯原典,深入到生态批评发源的原初文化生活背景中进行研究。传统与现代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她不仅阅读了大量现当代的文本,还花了很大精力和篇幅梳理、研究、论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话语和自然审美传统。

该书将当代问题的思考纳入学术研究之中,有很好的问题意识。今日中国社会,在现代性过速拓展和信仰缺失的消费主义狂欢中,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古今冲突”中传统文化断根问题,另一个是“中西冲突”中全盘西化引发的中国文化失语、文化身份迷失问题。大城市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迅速扩张,乡土社会在城市化挤压下逐渐萎缩,由此带来城乡双向价值碰撞问题。观念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断裂导致的“文化失根”问题,一个世纪以来不断拷问着走向现代性的人的心灵。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有人都将遭遇到自身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的冲击和调整,人们的艺术审美方式和栖居方式亦将发生诸多变化。这些深刻的变化,给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留下诸多新的可能性,给现代人怀乡、思乡、回乡,重新走近大自然,重新认识自我,留下了丰沛的想象空间。其实,在我们开始急于走向西方走向现代性时,西方人已开始认识到现代性的种种弊端和危害,转而进行自我反思,迷途知返——标举“生态文化”,从其他文明中汲取生态智慧,西方生态哲人对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国人却陷入西方现代性的陷阱不能自拔。

该书将学术思考与个体思考融会一体,体现人文学术所倡导的主体性态度,并将这种个体态度上升为文化态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文论、文学、文化失语的争论不绝于耳,文化身份成为学界重大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经过百年发展后,并未随着经济腾飞而崛起?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不相称的疑惑、基于当下凸显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身份焦虑、基于对时代问题的敏感性,作者选择了结合文学现代性和生态之维来重新审视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作者能够回溯原典,对中国传统诗学做出具有一定独创性的阅读,又在西方理论和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的依托下,全面地思考东方、中国文化问题,其世界性眼光和学术的价值关怀,值得嘉许。

作者的理论抱负很大,要试图解释和回答这百年困惑,需要处理的材料很多,既要对比中西,又要考量古今,既要具体,又要宏观,故进入后不易驾驭。从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这一个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加以透视,力图呈现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全貌并非易事,不少问题并未考虑透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还需进一步努力和深入思考。但她是带着问题而来的,故而整体逻辑和大思路很清晰,材料处理较得体,已属难能可贵。

学术著作出版并非易事,胡艳琳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修改,书稿更简练精到。祝胡艳琳博士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登高行远,更上层楼!

是为序。

猜你喜欢
现代性话语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