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芬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区院,河北保定071051)
按照中共中央部署,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是改革发展的前沿,也是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的高低、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大局,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析农村如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是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1.1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更多,发展任务更艰巨。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根本力量在于农民,办法来自基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团结带领群众深化改革、实现发展蓝图。
1.2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执政基础的重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我国有6.4亿农民,人数多、力量大。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其执政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农村党组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
1.3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有效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党风一新、政风一清。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的问题会更具体、更深入,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会更直接、更实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人为本,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让群众看到变化、增强信心,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文化水平低,在农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还有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农村党组织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认识不到位 一些农村党组织对农业生产、计生工作、信访稳定更加重视,而对农村党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有的农村党员干部认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看看书、读读报、写写心得体会。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和农村农业生产任务繁重、计生工作、经济工作有硬性指标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农村党组织自身的软弱涣散,组织生活不正常,服务管理水平低。
2.2 农村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仅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剧烈震荡。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使得一些农村党员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冲击,注重金钱和物质上的追求,放松了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造,对思想教育工作轻视。另外,农村不比机关,党员、群众都有个人的小营生,不少农民还外出务工,人多、分散,不容易集中,给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2.3 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 当前,许多地方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有文化的青年通过高考升学,外出务工等渠道外流,使农村党员干部可选择性较小。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往往一些在当地有声望、年龄偏长的同志担任农村两委干部。因此,造成许多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活动创新意识。
农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聚焦作风建设,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把学习教育、解决问题、正风肃纪贯穿始终。
3.1 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问题 在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集中整治作风霸道、对群众态度恶劣、随意训斥群众,处事不公、优亲厚友、肆意欺压群众等现象,重点解决为政不廉、违法乱纪、涉黑涉恶,公款送礼、公款吃喝,打白条、耍赖帐,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问题。坚决查处不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议事决策,在集体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发包、宅基地安排、上级专项资金使用等工作中,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问题。
3.2 解决农村干部组织观念不强问题 强化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大力解决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缺失、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道德品行滑坡问题;解决个人和家族利益至上,“选前乱承诺、选后乱作为”,漠视群众合理诉求,把小问题拖大拖难拖乱,行为不检、品行不端,以“哥们义气”代替组织原则等问题。
3.3 解决党组织服务能力弱问题 当前群众尽快致富、参政议政、公共服务的期盼和愿望越来越强,要重点解决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不强,发展思路办法不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等问题;帮助解决公共设施严重落后、村庄面貌多年依旧等问题。
3.4 治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问题 治理村级班子不健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长期缺职;解决民主管理不规范,村务“一言堂”、“家长制”;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争权夺利,内耗严重等问题;解决台上台下矛盾突出,拉帮结派,明争暗斗问题;解决班子软散,推动工作不力,不能扛硬活、打硬仗,遇到困难“撂挑子”问题;解决个别村干部“只拿补贴不干事”,不服从领导和管理,不完成分配任务等问题。要坚决打击换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破坏选举行为。对问题严重的班子要先进行组织调整,再开展活动。
3.5 解决党员发挥作用不够问题 解决党员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不发挥党员作用甚至起负面影响的问题。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带头组织或参与无理访、参加非法邪教组织的党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3.6 整治“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 对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坚决查处非法转让、出租集体土地,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产,不执行村务财务公开、村财乡镇委托代理服务制度,违反规定无据收付款,造假账、假公开等问题。
紧密结合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和抓手,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4.1 创新活动形式 针对农村实际,要克服时间、地点上的困难,创新活动形式。在学习教育上,可以利用空闲和晚上时间学,对一些外出务工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还可以通过发明白纸、由儿女带学、发短信的形式,保证他们都能了解活动精神;在听取意见上,不但要征求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的意见,特别是要到贫困户、上访户家中实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建议;在查摆问题上,要对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进行检查,开好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乡镇党委要派人指导村级组织生活会;在整改落实上,要列出整改清单,村书记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必须认真落实,决不能给老百姓开空头支票。
4.2 开展村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对照需要解决的6个方面问题,组织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在自查自纠基础上,乡镇党委逐村进行清查、督促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时改正,问题严重的予以问责。自查自纠情况要通过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开,广泛接受监督。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
4.3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一是要发挥大学生村官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广的优势,对文化程度偏低、理论接受程度偏弱的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要发挥大学生村官思路广、洞察能力强的优势,梳理和归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查找分析制约本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助制定整改落实措施。三是发挥大学生村官上下协调、信息畅通的优势,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宣传本村事迹,解决实际困难。
4.4 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总方针,严格党员发展程序,重点在有崇高理想、有文化知识、有致富能力的优秀青年中加大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深入实施党员“双育”工程,突出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不合格党员队伍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5 整顿后进、打造党建示范村 对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把软弱涣散、班子不健全、干部不廉洁、信访问题多的村,全部纳入后进整顿范围,确保在活动期间实现转化提升。通过建立整顿台账,明确联系领导、整顿措施、转化时限和标准,实施挂账督办,确保任务落实。按照科学布局、精品创建、统筹推进的原则,围绕“建坚强堡垒、建骨干队伍、建服务平台、建有力阵地”,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坚持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创建、动态化管理,沿城镇周边、沿旅游景区、沿交通要道,集中区域打造党建示范村。
[1]黄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郝亭娥.论新时期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3]高琪.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9(3):31-35.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