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但新球,刘世好,吴照柏,吴协保,曹 虹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4)
石漠化是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南部的一种典型的土地退化问题,缩减着人们的生存空间,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同时也成为制约和束缚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也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
贵州地处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处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高原山区,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为3.02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4%[1]。全省88个县(市、区)有78个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问题,2008年国家启动的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贵州有55个[2]。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石漠化长期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3]。石漠化给全省尤其是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阻碍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贵州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刻不容缓,进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优化研究成为一项紧迫而必要的工作。
综述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
1.1 自然原因 李瑞玲等认为石漠化与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强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纯质碳酸盐岩地区,尤其是纯质灰岩地区,中度石漠化在白云岩组合中的比例较灰岩组合中高,轻度石漠化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夹层和互层中分布较广,石漠化与纯碳酸盐岩相关关系最明显[5]。李宗发认为贵州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包括岩性条件、构造运动和表生地质作用,并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形态组合类型发育分布情况,将贵州连片发育的喀斯特地貌分为黔中-黔西南喀斯特峰林区、黔南-黔西北喀斯特峰丛区、黔北-黔东北喀斯特丘丛-峰丛区3个喀斯特地貌区[6]。
高华端通过对贵州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的调查研究表明,地质条件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一个主导因子,碳酸盐岩石有成土速度慢、成土量小、地表径流不易形成、水土流失量小而流失隐患大的特点。石灰岩类形成的土壤坚实度较为稳定,而白云岩类形成的土壤坚实度较不稳定。同时,断层构造、节理裂隙以及岩层与坡向的关系均对水土流失特征有明显的影响[7]。张信宝等从地貌发育的角度揭示了贵州省石漠化景观及其等级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和气候(降雨量)的空间变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与现今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存在关联性。喀斯特坡地次生植被的恢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岩土组成,现代石漠化严重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下垫面地面物质组成的控制,也就是“石山”的多寡[8]。钱铭杰等认为陡峻而破碎的地貌格局、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是石漠化形成的地质背景,常年温暖湿润以及大雨、暴雨频发的气候条件是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外营力[9]。另外有人研究认为,岩溶区坡度较大的区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现象[10]。
1.2 人为原因 钱铭杰等认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石漠化发生的一大诱因[9]。有人研究发现,由于高产作物的引进、破坏植被和转乱等人为因素,贵州早在清朝时就已经有石漠化现象[11-12]。长期的土地不合理利用致使土壤质量恶化,土壤的水分性能、物理特性、肥力指标下降,导致植被生存的基础环境恶化甚至丧失,植被恢复极为困难,导致石漠化的产生[13]。而石漠化又降低了土壤碳、氮含量,随石漠化程度加重,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降低趋势。以此恶性循环,造成石漠化愈严重治理难度愈大的现象。
近年来,贵州石漠化现象愈发严重,国内外的学者对贵州省石漠化治理措施的研究综合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技术措施 林泽北等通过研究不同立地类型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潜力,为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提供技术支撑[14]。白晓永对贵州进行了生态要素全面详细的调查,结合贵州石漠化区域的具体特征,对石漠化景观及其土地生态价值进行研究,对贵州石漠化综合防治进行了优化设计,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了参考和依据[15]。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水分是植被恢复一大限制,加强对地下水合理利用的研究尤为重要。杨钢认为为了尽快推进贵州岩溶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强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治水为龙头,因地制宜,开展以岩溶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以促进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16]。吴攀等认为可以借鉴岩溶开发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的综合开发方式对贵州岩溶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17]。戴晓勇等在贵州石漠化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目前贵州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树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贵州石漠化地区应进行专项治理,在树种选择上应系统、科学,应按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充分应用乡土树种基础上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并按群落学理论选择布置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18]。周正贤等对贵州石漠化的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出现的地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贵州的石漠化划分为喀斯特洼地石漠化区,纯质石灰岩、白云岩组成的峰林、峰丛石漠化区,纯质石灰岩、白云岩缓坡山地、坟丘石漠化区,白云岩组成的砂质丘陵石漠化区与碳酸盐类岩层与非碳酸盐岩类岩层互层、间层石漠化5种类型,对这5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模式[19]。
高渐飞等利用2005年贵州省土地利用与石漠化遥感调查数据,借助GIS分析空间功能,提取出全省岩溶区草地面积24 686.74 km2,占草地总面积的67.57%。其中39.77%的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20]。近20年,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牧草、畜种及先进技术,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区域性的试验、试点及推广,在畜种改良、优质牧草培育及搭配栽植、围栏改良、间作(轮作)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并发展成熟多个适合的草地畜牧运作模式,如扶贫开发模式、研-学-产模式、国外合作模式、政府+基地+公司+养殖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户带动模式等[20-27]。总体上,贵州岩溶区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好,但传统粗放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草畜不配套,科技支撑薄弱,应对灾害,尤其重大气候灾害能力低,脆弱性突出,草地退化严重,趋势严峻。张竹如等研究表明,植物在自然界存在“无土栽培”,即贵州某些石漠化区域可以生长植物。虽然已经石漠化地区土壤难恢复,但植被有可能恢复,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岩溶石漠化的形成人文干扰是主导因子[28]。张竹如等认为,贵州石漠化分为“山盆期”地貌区的石漠化和峰丛峡谷及峰丛洼地地貌区形成石漠化。其中“山盆期”地貌区的石漠化以插花状为主,地质地貌条件使这些地区已形成的石漠化可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得以治理。这些地区是贵州各市县座落区,对它的治理将能立竿见影,为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峰丛峡谷及峰丛洼地地貌区形成石漠化,主导因素是内外自然营力。而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又十分丰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峡谷中的水能和开发地下水,改善当地生态,治理石漠化,应该是一个彻底防治这些石漠化区的根本措施[29]。
2.2 工程措施 熊康宁等认为,生态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漠化发展速度,说明石漠化是可以治理的[30]。但另一方面,根据《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50)》和贵州省78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预测到2030年贵州石漠化面积将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9%。我国南方石漠化问题将长期存在,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绝非一两个五年计划就能达到“山川秀美”。要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仍需国家和地方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大规模的投入。陈起伟等研究表明,在《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50)》实施以后,近几年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见成效,贵州石漠化发展趋势基本得到遏制[31-32]。
熊康宁等在贵州花江峡谷建立以沼气为纽带,以经济林草种植和庭院养殖为主要链环结构的农村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工程,即“椒(庭园种植)-猪(庭院养殖)-沼(家庭能源开发)”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得出石漠化环境是能够治理好的结论[33]。卢彪等研究发现,在贵州关岭地区通过山坡下部坡改梯种植花椒和砂仁等经果林,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以及山坡上部加强植被管护,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等措施,石漠化的发展得到有效遏制[34]。江兴龙等在剖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危害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封山护林力度、加强石化监测、防止新的人为破坏、提高水源调控能力、加强坡耕地治理、强化区域工程造林、增加治理经济投入和采用科学治理模式等8项防治措施及对策[35]。因此,在石漠化治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划设计落实相关工程,只要规划项目落实到实处,贵州省石漠化现象将会得到很好的遏制。
2.3 土壤生物措施 熊康宁等通过研究毕节鸭池、清镇红枫湖和贞丰-关岭花江石漠化区的土壤动物空间格局以及土壤动物在石漠化生态环境恢复中的功能,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物种数和个体数有减少趋势,且蜱螨目和弹尾目土壤动物对石漠化区域土壤改良有重要作用[36]。因此,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土壤生物的作用,寻求石漠化治理的新突破口。
2.4 政策措施 范永林认为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的综合性及社会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建设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协调和政策支持,才能有效协调[37]。石漠化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富民利民。李昌来认为在贵州石漠化治理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效治理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的路径选择,首先要明确政策措施,认真做好规划,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治理效益,最后要坚持科技引导,谋求综合效应[38]。解天认为贵州的生态治理经验从资金获取途径上可归纳为3种主要类型:①企业与地区居民互动型;②政府扶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型;③立足自身,生态产业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型。贵州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应立足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使生态保护从源头开始;要多方、多形式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还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生态建设机构,负责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进行管理[39]。聂朝俊等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目标和重点,并结合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探讨林种、树种、营造林方式选择等关键技术措施在贵州石漠化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多部门合作、多措施配套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保障[40]。刘肇君认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41]。
因此,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多部门合作、多学科交叉、长时间的一项工程,国家在治理石漠化的政策倾向上应考虑全面,从根本上、长远效益上彻底解决问题关键。当地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引进一定的资金、技术,建设花椒、金银花等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对花椒、金银花进行深加工,使产品就地增值,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贵州省石漠化的研究也非常广泛,得出了许多可行的治理模式,其中晴隆模式、顶坛模式、白碗窑模式都是贵州省很好的治理石漠化的经验[42]。
刘兴元等提出了以热量和海拔高度分区的高山牧区绵羊山羊生产系统、中山农牧交错区肉牛生产系统和河谷农区奶牛生产系统为主的贵州岩溶山区生态保护和草业开发模式[43]。肖时珍等以贵州赫章县为例,结合“十一五”期间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其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模式,指出赫章县形成的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模式及初步建立的“资金整合、土地流转、以奖代补、耦合产业”机制,对过去3年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4]。罗甸县大关村群众开山成土、劈石造田成了贵州治理石漠化的典范,树立了克服、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大关精神,并形成了石漠化治理的大关模式[45]。戴晓勇等对贵州全省很多地区调查发现,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区的群众为了生存和增加经济效益,针对石漠化土地种植杜仲、构树、乌桕、木瓜、香椿、樱桃、柏木等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形成了一些传统的治理石漠化的模式(特别是柏木,在全省大部分石灰岩山地和白云质沙石山上都可以见到),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水土[46]。
贵州石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较早,如20世纪80~90年代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农学院和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协作进行的“板桥河小流域治理”、“黑土小流域治理”和南北盘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47-48],都进行了系列的造林试验示范,但其都不是以石漠化概念为核心的针对性的石漠化治理。同时,一些专家学者虽然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思想和理论方法,但大多从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和社会经济原因等(如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资源问题等)方面对石漠化治理问题进行探讨[49]。治理模式研究和治理示范项目则是2000年以后才重点开展实施,并逐渐把治理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研究探讨出了贵州石漠化治理的不同模式[50-51]。模式一:金银花-传统粮食作物的混作模式[52];模式二:林-草(皇竹草)-畜-沼气模式[53-54];模式三:以花椒种植为核心的花椒-养猪-沼气模式;模式四:以砂仁种植为核心的砂仁-养猪-沼气模式;模式五:花椒-砂仁与传统粮食经济作物(如玉米、花生、红薯等)间作套种模式;模式六:传统经济林木(如乌桕、漆树、栾树、构树等)-粮食经济作物(如玉米、花生等)混作模式;模式七:果木林(柑、胡柚、樱桃等)-传统粮食经济作物混作模式[55-57]。以上几种模式在一定区域内(贞丰、安龙、兴仁、关岭、思南等县)已取得相当好的效果,但试验示范面积小,所以采用以上模式在贵州开展大尺度的石漠化治理很有必要。
4.1 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虽然贵州省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技术与模式,但是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石漠化治理盲目性较为严重。近几年来,贵州在石漠化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没有因地制宜地应用相关治理技术,而是一味照搬某些成功经验,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②石漠化治理维护机制不健全。在项目管理上,石漠化治理工程无法像工业项目那样,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进度安排资金,所以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很难做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进而影响了治理的速度和成效。③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不能有效结合起来。加上许多工程布局分散,以及受行业利益和部门利益牵扯,影响了石漠化治理的效果。④石漠化治理经济支撑能力弱。石漠化治理成本比较高,治理难度大,加之贵州多是山区,石漠化环境恶化与经济落后并存,地方治理资金无法配套落实。
4.2 相关建议
4.2.1 在石漠化地区稳步推进劳务输出,适度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对于生态区位重要、岩石裸露面积大、水资源缺乏、土壤生产力低下、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适当安排易地扶贫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石漠化地区人多地少是主要矛盾,尽量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是遏制石漠化发展的有效措施,要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
4.2.2 加快农村薪材替代能源建设,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石漠化地区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以户用沼气池和太阳能建设为重点,适度发展节柴灶、薪炭林和小型水电等农村能源建设,降低石漠化区域对薪材的依赖,促进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的生态修复。
4.2.3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时要考虑坡度因素。在坡度较大石漠化区域植树造林时要考虑坡度对植被减流减沙作用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当坡度较小时(13°),坡耕地的减流减沙作用优于其他林草植被,表明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可以发展种植业;随着坡度的增加,坡耕地产流产沙量增加明显;当坡度为25°时,坡耕地产沙量急剧增加,是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源地。纪启芳认为,当坡耕地坡度增大到25°以上时,应彻底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措施,发展水保林或者其他经济林以及草业和畜牧业[10]。
4.2.4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体现石漠化区域的碳汇功能。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水能等能源,节约能源消费,种植牧草,提高草地质量,发展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同时要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并加强退耕还林(草),加快生态修复和治理[58],达到石漠化治理的目的。
由于石漠化区域植被盖度和生长情况一般不如与森林、农田等地,人们往往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中对碳汇功能缺乏充分的重视。陈伟杰等研究发现,石漠化生态系统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建议在“十二五”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中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考量石漠化的碳汇功能[59]。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加强林草工程项目投资,陈伟杰等就石漠化治理工程造林项目将会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是可行的[60]。
4.2.5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何才华认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贵州岩溶区的唯一出路[61]。刘兴元等提出岩溶区畜牧业发展应坚持草业开发、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3]。马红菊认为贵州岩溶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森林覆盖率、治理岩溶石漠化、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防治与治理环境污染等[62]。
[1]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漠化状况公报[R].2012.
[2]周芙蓉,王新明.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N].西部时报,2010-07-25(15).
[3]YUAN D X,LIU Z H.Global karst correlation[M].Beijing:Science Press,1998.
[4]熊康宁,罗扬,吕涛,等.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R].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2006.
[5]李瑞玲,王世杰,周德全,等.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3,58(2):314-320.
[6]李宗发.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区[J].贵州地质,2011,28(3):177-181.
[7]高华端.贵州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22(1):20-22.
[8]张信宝,王世杰,白晓永,等.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J].地球与环境,2013,41(1):1-6.
[9]钱铭杰,吴芳芳,童立强.基于RS-GIS的贵州省石漠化成因及治理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8(11):16-18.
[10]纪启芳.贵州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1]张友谊.清代贵州石漠化分布状况及其人为成因的初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2]严奇岩.清代玉米的引进与推广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3.
[13]李孝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质量属性变化特征[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4]林泽北,高华端,陈谋会,等.贵州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潜力的立地质量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71-75.
[15]白晓永.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理论与优化设计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
[16]杨钢.贵州省岩溶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石漠化治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06-11507,11513.
[17]吴攀,鄢贵权.贵州岩溶地区地下水成库与开发利用[J].贵州科学,2006,24(1):25-27.
[18]戴晓勇,杨成华,王进,等.贵州石漠化地区主要人工造林树种调查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08,36(3):35-39.
[19]周正贤,毛志忠,喻理飞,等.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J].贵州科学,2002,20(1):1-6.
[20]高渐飞,苏孝良,熊康宁,等.贵州岩溶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发展[J].草业学报,2011,20(4):279-286.
[21]杨振海.加快岩溶地区草地建设步伐实现草食畜牧业发展[J].草业科学,2008,25(9):59-63.
[22]任继周.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20周年漫话[J].草业科学,2005,22(12):74-76.
[23]蒋文兰,牟新待,陈全功.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的研究Ⅰ曲靖朗目山草地小尾寒羊系统优化及评价[J].草业学报,1996,5(1):67-74.
[24]蒋文兰.贵州岩溶山区绵羊宿营法改良天然草地综合效果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6,5(1):17-25.
[25]刘贵林.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及分析[J].四川草原,2006(6):47-53.
[26]苏孝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与生态环境治理[J].地球与环境,2005,33(4):20-28.
[27]张自和.贵州治理石漠化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之路[J].草业科学,2006,23(8):63-67.
[28]张竹如,李燕,王林均,等.贵州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初步研究——贵阳黔灵山的启示[J].中国岩溶,2001,20(4):310-313.
[29]张竹如,李明琴,李燕,等.贵州岩溶石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初探[J].资源调查与评价,2003,20(5):43-46.
[30]熊康宁,陈起伟.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J].中国岩溶,2010,29(3):267-273.
[31]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遥感监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3):62-67.
[32]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生态工程治理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195-199.
[33]熊康宁,梅再美,彭贤伟,等.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J].贵州林业科技,2006,34(1):5-8.
[34]卢彪,杨明刚.关岭自治县花江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2):51-54.
[35]江兴龙,黄海,张明珍.贵州石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2-54.
[36]熊康宁,陈浒,王仙攀,等.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动物的时空格局与生态功能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259-265.
[37]范永林.有关贵州石漠化治理的探讨[J].大观周刊,2012,595(35):306-306.
[38]李昌来.贵州石漠化的治理及可持续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47-51.
[39]解天.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危害及防治[J].环境经济,2007(8):26-28.
[40]聂朝俊,罗扬.浅谈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2003,31(3):61-64.
[41]刘肇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与贵州石漠化治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8,224(8):100-104.
[42]霍庆涛,徐显超.石旮旯里淘出的“贵州经验”[J].当代贵州,2008(20):26-27.
[43]刘兴元,梁天刚,郭正刚.贵州岩溶山区生态保护与草业开发模式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01-104.
[44]肖时珍,肖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以贵州省赫章县石漠化治理工程为例[J].人民长江,2012,43(7):85-88.
[45]张茵,张松.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重建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1(2):80-83.
[46]戴晓勇,杨成华,张贵云,等.贵州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建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1-3.
[47]安和平,金小麒.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退化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7,25(3):12-17.
[48]戴晓勇,戴朝霞.板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图式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1997,25(1):32-36,25.
[49]苏维词,周济祚.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2):177-182.
[50]苏维词,朱文孝.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21(4):201-204.
[51]李亦秋,任晓东,彭贤伟.参与式社区发展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2):59-61.
[52]彭素琴,谢双喜.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5):27-30.
[53]张雪尽.贵州喀斯特地区林间皇竹草栽培利用技术[J].贵州林业科技,2004,32(4):16-20.
[54]胡胜华.浅谈贵州峰丛山地地区土地石漠化及其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2005(2):27-28.
[55]梅再美,王代懿,熊康宁,等.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J].中国岩溶,2004,23(3):253-258.
[56]滕建珍,苏维词,廖风林.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70-74.
[57]苏维词,朱文孝,滕建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生态重建模式及其效益[J].生态环境,2004,13(1):57-60.
[58]杨廷锋.贵州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00-501,504.
[59]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石漠化土地固碳潜力分析——以贵州为例[J].中国岩溶,2011,30(2):163-168.
[60]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54-5258.
[61]何才华.贵州岩溶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1-6.
[62]马红菊.贵州岩溶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104-106.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