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工程》编辑部整理编写
恽瑛先生1931年就读上海圣德小学,1940年进入北京贝满女中,1947年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毕业,1947—48年为辅仁大学物理系研究生.17年的学校教育,她接触过许许多多认真负责的教师.贝满女中的管叶羽校长“敬业乐群”的校训,林瑜铿等老师既严又爱的教学风格,都深深影响着恽先生的早期学习生活,也养成了她对学习、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
1948年,恽先生到中央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对学生始终严格要求,后来有人笑问她为什么平时对学生那么凶,她的回答是,自己读书时受到老师们的熏陶,所以很自然地认为,对学生既有爱心又严格要求才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责任.17年的学校教育和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形式不断影响着先生,她希望自己的言传身教也能够对今天的年轻教师产生正面影响,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己的爱心、责任感、教学创造欲和奉献精神.
1954—1955年间,全国26所老高校的30余位进修教师聚集清华大学,向苏联专家学习,恽先生也身在其中.“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我不仅了解了苏联基础课程的结构,从而对我在1960年代初所编辑出版的《普通物理习题集(附习题指导书)》产生了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清华学习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同时也向26所高校的老师们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道理,了解了自己在学业上的不足,知不足而后才能不断求得进步.”恽先生这样回忆到.她说清华进修的经历是一份十分可贵的教学财富,在她以后数十年的工科物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957年反右时,先生也曾受到冲击而心灰意冷,但教学信念的坚持让她在1959年教调干生时依然对学生充满爱心、满腔热情,受到学生的爱戴.1961年,恽先生和党委书记刘雪初的一席谈话,至今对她影响深刻.刘书记希望先生不要因为家庭、个人遇到的种种困难而丧失勇气.一番鼓励下,先生对担任物理教研组主任重拾信心,她团结全组教师,即使后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也能够顶住压力,坚持不懈.
当她在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受到冲击发誓再不教书时,依然是刘书记当年的话鼓舞着她再次对学生充满热情,盼望他们学术成才的愿望油然而生.就是这种精神,让她在失败后不灰心、不怕烦劳、坚持不断地努力,直至达成目标.1980年起,她曾连续三次向国家教委申报建立物理系,并在1983年获得成功;1983年第一次申报“教材教法(物理)硕士点”失败后没有放弃,终于在1986年获得工科院校中该方向的首批授予权;1987—1995年间编写文字音像结合教材的“八年抗战”;1987年后的20余年中不间断编辑出版《国际物理教育通讯》;1997—2005期间持续开展的中美合作课题“中美大(中)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和培养对策”,甚至在75岁时充满勇气不怕非议去创设新课程,敢于带领一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这一切都是当年那一席话的精神力量.有人曾说“别人是撞了南墙才回头,恽瑛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诙谐幽默中总结了先生的品格,而这种坚持正是来自鼓励和期盼,来自一名教师的责任感.
1980年6月,应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简称 AAPT)的邀请,教育部首次委派包括先生在内的4名物理教师——清华大学徐亦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尚世铉老师、复旦大学郑广垣老师和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当时的校名)恽瑛老师赴美作物理教育的调研访问.他们共访问了5所大学——栾斯里尔工业学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并有一定的研究班子.”先生在其署名文章《美国五所高等院校物理教学情况概貌》这样写道,这篇文章发表在我刊创刊号上,当时的刊名叫《工科物理教学》.
访问期间,美国栾斯里尔工业学院等对于“Physics Education”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使她萌发了在国内招收物理教育研究生的想法.此后的20余年中,她一直在坚持这方面的工作.
自1980年至2000年间先生先后20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埃及、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参加国际物理教育学术会议,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展示中国物理教学的长处,深获好评;并在国内主办国际会议7次,对推动国际间物理教育学术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了在物理教育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跨文化沟通、跨国界交流以及多方合作的重要性.1986年,国内第一个大型国际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此后的这类各种国际会议,都对物理教育的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先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国际交流组组长,随着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先生本人的工作也有了阶段性成果,故致力于中国物理教学长处的展示.自1990年起她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报告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我国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并展示自制的《大学物理电视插播片选辑》(1999年改为《大学物理多媒体光盘》,受到当时国际同行的热烈欢迎.
几十年的教学积淀,先生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1987年,她率先主持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课题,主编出版国内首创的《大学物理学》(文字音像结合教材),受到学生广泛欢迎.这些多媒体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成果,对她后期创设“双语物理导论”课程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她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创新工作的源泉,也为以后课程团队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恽瑛先生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共同颁发的首个“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杰出贡献奖”.
1990年退休后,先生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改革,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造就一批国家栋梁;希望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工作,为国家的强盛添砖加瓦.
1980年,应健雄先生之侄吴颐教授的嘱托,恽先生在赴美参加国家教委物理教育代表团之行的同时,前去拜访了吴健雄教授——被尊称为“东方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家.当时先生既兴奋又担心,高兴的是能与世界著名学者会面,担心的是如何与之交流.当电话那头传来吴健雄教授柔和亲切的话音时,顿时间拉近了她们之间的距离.恽瑛先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幕,第二天上午当吴健雄和袁家骝两位教授彬彬有礼地站在家门口欢迎远道而来的祖国客人时,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脑海中.不仅如此,健雄先生也为他们的后程访问给予了诸多关照.
1988年,健雄、家骝两位先生到东南大学访问,恽瑛先生永远记得当在大礼堂门前恭侯两位教授时的场景:健雄先生下车后,立即向倪尚达教授(倪教授是健雄先生在中央大学时的老师,且时任物理系主任)深深地鞠躬九十度.恽瑛先生被震撼了,被这种谦虚、亲和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动了.
在这之后,她和健雄先生还有过几次短暂的交流.她深深感受到了健雄先生关怀祖国教育事业和热爱祖国、家乡的热情,那是一种“我身在国外,心怀中华”的真情切意.恽瑛先生感叹道,身居海外的学者能够如此关心中国的教育事业,那么身在国内的人,不是应该为下一代人才的培养作出百倍努力吗?!
除了健雄、家骝两位先生,周培源、沈克琦、魏荣爵、谢希德、冯端等老一辈物理学家以及赵凯华先生等著名物理教育家也对恽瑛先生的工作给予过诸多关心和支持.正是他们的指点和鼓励,使她在后半生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信心十足,“兢兢业业、持之以恒而未敢懈怠”,她一直以健雄先生的话勉励自己.
长期以来,国内大学生一直都是跟随老师按部就班地学习,因此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较弱、外语学习与专业脱节等问题.1980、9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先进国家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关注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成为了恽瑛先生关注的重点.1998年,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曾提出过高素质大学生的七条标准,这也引发恽瑛先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几十年来,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仍强调记忆,这样就很难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教育目的.”先生回忆当年的想法,“学生都是在大一第二学期才上大学物理课程,学习模式已基本定型,想要改变他们的学习型态有些为时已晚.刚入学的大学生,不太懂得大学与中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模式不同;如无他人引导,很难靠自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难有宽广的视野.”因此,恽瑛先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转变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国际视野至关重要.另外她还认为,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做出较为出色的成果.
反复思考之下,恽瑛先生于2000年提出了两个“及早”的教学理念,即及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阅读英文资料的兴趣与能力,及早培养其从事研究工作的兴趣与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做些工作.”她认为,这两种“兴趣和能力”的及早培养,对本科生四年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对处于转折时期的一年级新生的教育需要完成两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一是必须使他们跨越中学和家庭某些方面的障碍,努力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是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激励他们从进入大学校门起就开始努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渐进入“主动学习”的轨道.这样,学生才能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进入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状态,日后才能较快、较好地成长、成才.“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为学生创造环境和条件,就是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通过研究型、互动型的教学,激发其学习、研究的欲望,尽早进入自主、积极学习的轨道,逐步建立起创新意识.”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恽瑛先生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实践过程.2000年,她创设了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研究型课程“双语物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Bilingual Physics),“双语物理导论”课程提倡自主与创新,创建了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自主、讨论、研究 合作”四要素的研究型、互动型教学模式;要求大一新生主动查阅英文资料,研究课题,并在课堂上用英语报告其研究成果,即课程创设的“研究汇报演讲”(Presentation)平台,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模式被学生认为是该课程的一个“亮点”.自2005年起连续十年选拔课程学习中的优秀一年级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共带领46位学生参加杭州、日本、菲律宾、加拿大、美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引领一年级学生走上国际讲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此举为国内首例,国外也鲜见.自21世纪以来,她创建的“双语物理导论”课程及研究型教学模式多次获得大奖,如2009年9月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8月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等.
可以说,创立两个“及早”的教学理念和创设新课程,使恽瑛先生在教学上走入了一片新的天地.学生认为该课程是一种“与高中学习模式迥异的全新教育模式”,专家组评价为“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美国著名杂志Science也高度肯定恽瑛教授的工作成果.在2007年5834期的“全球本科教育”专栏,Science介绍了12个国家在大学本科科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其中两篇文章“Many Voices,One Message”(“不同的表达,相同的信息”)和“It's Important To Ask Students To Do Some Work On Their Own”(“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做些工作——恽瑛教授创建的一门课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和他们所需要的英语”),全文介绍了先生在“双语物理导论”课程中所进行的教改工作.文中指出:“这门课程不仅讨论物理所用到的英语,而且也要求学生研究物理课题,并在课堂上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相对于传统的以记忆为主的科学课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有专家评价,“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此评价说:“您学生的表现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他们可以驾驭英语的时候,他们被激励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我毫不怀疑是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双语物理教学课程,应该是科学教育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样板.”
回顾过去数年,恽瑛先生获得的成果颇丰.曾获得第六届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首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及江苏省精品教材等荣誉.这些是集60余年基础物理教学的经验,并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中不辍耕耘,与课题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她真心地感谢每一位曾支持并帮助过她的人,其中包括郑家茂、熊宏齐、李霄翔、徐悦、朱明、潘晓卉、杨永宏、李久贤、李爱群、鈡辉、王茜、吉逸、邓建明等领导,以及叶善专、吴宗汉、夏西平、孙荣玲、张勇、周智勇、朱延技、方晶等师长.
去年5月的一个下午,恽瑛先生和其子东南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邓建明教授联合开展“双语研讨课和导论研讨课的教学策略与经验”讲座;先生在东南大学设立总额18万元的“恽瑛奖助学金”,每年资助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吴健雄学院、物理系、软件学院的本科生各2人,3000元/人.
60多年的教学经历,恽瑛先生深深地认识到:教学是一份爱心、一份责任、一种创造和一种奉献.先生在90华诞的寿筵上表示:她还将继续深化自己的工作,为培养出更多国家、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我们再次祝福先生平安健康!
[1] 恽瑛.教学是一份爱心 一份责任 一种创造 一种奉献——64年教学生涯回顾[J].物理与工程,2012,22(5):11-5.
[2] 恽瑛.美国五所高等院校物理教学情况概貌[J].工科物理教学创刊号(现刊名为《物理与工程》,1981(1):31-35.
[3] 恽瑛.永远的怀念——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100周年[J].物理与工程,2012,22(4):1-2.
[4] 恽瑛,汤发宇.大学物理教学与物理教育研究[J].工科物理(现刊名为《物理与工程》,1987(1):8-12.
[5] 恽瑛,孙荣玲,朱延技,等.双语教学与大学物理多媒体光盘应用的结合[J].物理与工程,2002,12(5):2-5.
[6] 恽瑛,孙荣玲,张炳华,等.物理·多媒体·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03,13(3):49-51.
[7] 崔军.恽瑛教授和邓建明教授联合讲座:双语研讨课和导论研讨课的教学策略与经验[BE/OL].(2013-05-21)[2014-04-11]http://cfd.seu.edu.cn/s/353/t/2105/40/99/info8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