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管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2014-03-20 14:4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管理者价值观理念

王 晖

(咸阳师范学院 政治与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大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当前,如何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办党和人民满意大学的目的,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管理者必须面对,且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

现代高等学校是运用各类方式方法,积极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经济社会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基于人才培养这一重要因素,大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大学生必然是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以大学生为管理中心。

1.“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要义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8他认识到了人是社会之本,承认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坚持人这一自然物质存在的基础上,马克思驳斥了旧唯物主义把人这种社会客观存在放在了虚无缥缈境地的错误。他认为: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生产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去进行生产活动和表现自己的人,要把人放在了实践中去理解,把人的活动当作实践主体去理解。“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内涵,就是人是社会活动的根本,社会发展应该是以大多数人平等发展为目标和价值的。

2.“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就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与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坚持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调统一,这是我国学界的集中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理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方针,引导发展不仅要以国家为重,更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宗旨紧密结合,创新发展的科学结论。

我国学界对于“以人为本”的研究,主要突出人的发展问题,认为要强调尊重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理解和尊重人的需要,肯定和体现人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想法设法,为人能够实现更大价值、生成更大意义创造条件”[2]。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事业中,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和执政理念,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肯定了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并在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不断践行。

3.“以人为本”理念是当代大学生管理的思想精髓

在大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几方面综合诠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管理中,就是将大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和主体,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开展工作。充分尊重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尊严,体现大学生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作为大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在管理中突出大学生主体。管理实践就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活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是价值论的体现。

“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大学生管理,强调大学生个人价值体现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强调个人成长成才目的和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强调大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一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都是大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管理价值认同。

二、当前大学生管理需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凝练,也是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协调并倡导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关系,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体现,是区别于社会一般价值的价值观,是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

基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当代大学生管理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一认同对当代大学生管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高校教书育人基本对象是大学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也就成为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体现。要实现大学生这一群体解放、发展的目的,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就需要确定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内在特点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实现大学生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大学的道德水平、学业水平等的高低程度,取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人的发展的最根本要求。管理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形成科学全面的价值引导,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促进先进文化传承的需要

当代大学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对先进文化进行传承。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对于多样性的社会价值观的辨别还需要提高认识水平。这要求在大学生管理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梦等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大学生,帮助其运用科学的理论来辨别和认识社会各种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不断传承先进文化。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路径

1.管理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

党的十八大前后,国家先后发布《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要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摒弃传统的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首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管理中充当服务者、引导者,将管理和服务统一起来。同时,要适应当前现代化大学制度构建的要求,树立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推动管理参与者和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管理是针对人的工作,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对管理者要求更高。管理者作为管理工作的实施者,首先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学生管理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管理的每一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管理中的思想和认识问题,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其次,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要先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时刻为人师表,不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第三,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素养。在知识和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大学生管理需要快速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各类知识,具备渊博的知识。同时,需要提高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

3.用科学的价值观营造科学管理的良好氛围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过程,也是逐步与社会接轨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管理教育。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一是要制定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既充分发挥管理者引导和管理作用,又突出管理对象自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用制度保障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知情权和对自身管理科学化的话语权,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二是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要包括优美校园环境的创设,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运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等,达到优良环境促进科学管理的目的。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大学生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具体分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科学创新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大学生愿意接受管理,主动参与管理的思想。

5.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种教育教学环节

教育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重要环节。管理者要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课堂和各类学术活动、讲坛以及校园网络等文化传播主要阵地,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用科学的理论充实教育实践管理的全过程。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费江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1):80-82.

猜你喜欢
管理者价值观理念
我的价值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