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江 洁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2],重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因此,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教学应该是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组织技能大赛更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化工专业建设和改革力度,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基于大赛驱动下的化工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化工专业近两年参加技能大赛的情况,提出若干建议。
化工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化工技术在能源、材料、农业生产、轻工业、生物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诸多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工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最近两年,学院生化工程系在广大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断增强,参与了全国及安徽省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参赛两年来,共取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5个:其中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三等奖2个,工业分析检验三等奖1个,化工设备维修三等奖1个,化工仪表自动化三等奖1个。
近两年来,学院用于化工技能大赛的专项经费虽然在逐年增加,但远远不够。经费的有限性导致了参赛选手无法参加校外专业的化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不能购买与技能大赛相匹配的比赛设备,或是买到的设备数量太少,参赛学生之间的训练有冲突。实验集训基地多是赛前临时改装而成,没有相匹配的技能实训室,且很多实验设备陈旧、老化,实训环境较差,参赛选手不能够有效参加赛前集训。
近几年全国高校都在纷纷扩招,高考生源却在逐年减少,和其它职业院校一样,学院化工专业同样面临着招生的压力,虽然每年都能完成招生计划,但多数学生为文科生,化学理论知识薄弱,导致了在大赛中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很不理想。多数参赛选手在中学阶段很少甚至从未接触过化学实验,因此在实践方面动手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在集中培训阶段存在很多困难。从近两年的比赛来看,学生在比赛的规范操作方面失误不少,而且比赛中不能冷静解决遇到的突发事件,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
学院生化工程系开展技能大赛的时间不长,而且指导教师多为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刚刚接触到参赛项目,对大赛项目尚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够准确把握大赛中的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缺乏指导大赛的经验。此外,由于学校的激励措施尚未完善,加之参赛前集中培训非常辛苦,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全力以赴。
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化工类比赛时间多为4月初,而学院寒假开学的时间多为2月中旬,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要完成赛项集训方案制定、比赛配套设施的购买、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化工仿真软件的培训、实践技能的指导等工作,时间较为匆忙,参赛学生普遍反映训练时间不够,对大赛信心不足。
硬件设施是技能大赛的基石,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势必影响技能大赛的成绩[3],因此学院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要保证有足够的技能大赛专项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实训中心及时对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对刚刚购买的现有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校内实训基地不能够满足学生进行训练时,学院应积极联系校外实训基地,主动和校外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同时学院可以提供教师帮企业员工做理论指导,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
安徽省化工类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核部分约占到整个赛项总成绩20%左右,学院学生存在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理论成绩的不理想必将影响到整个大赛的结果。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理论知识的培训要从平时抓起,指导教师应将大赛题库的试题和自己上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在平时的讲课、期中测试或期末考核中引入题库试题,学生考核成绩也可作为选拔选手的一个重要条件。
大赛中能否把平时的训练发挥到最佳状态,心态至关重要。赛后调查发现大赛中表现不紧张或特别紧张的学生往往成绩不理想,适当的紧张反而发挥的很好。指导教师应常找学生谈心,多鼓励学生,肯定其训练成绩,缓解其思想压力。学生要正确对待技能大赛,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带着自信去参赛。
参赛学生训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学院应积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指导教师到企业锻炼、顶岗实习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等活动[4-5];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外出到兄弟院校参观、交流学习;鼓励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全方位提高指导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此外,学院领导应多关心指导教师,通过慰问、表扬等方式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专门的技能大赛考核奖励机制,不管大赛结果如何,学院领导都应肯定指导教师所付出的艰辛,对于指导教师在集训期间所付出的劳动应量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应在学校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让指导教师始终都能感觉到学院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提高指导教师参赛的积极性。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操作才能出成绩。研究发现,兴趣是提高实践技能最好的老师[6]。积极组建与技能大赛项目相一致的兴趣小组,让兴趣小组参与指导教师平时的教学、科研等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锻炼相关的技能,对于开拓视野、拓展技能和日后参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导教师有计划的为兴趣小组制定实验内容,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实验的目的及原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实验记录,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做结果分析。同时指导教师要定期考核兴趣小组的动手能力,设置与技能大赛相匹配的比赛项目,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通过这些比赛,兴趣小组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增加了自信心,真正实现了“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培养目标。
化工职业技能大赛是高校化工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校化工实践教学水平,是学生求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能大赛水平,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封娜.从全国化工技能大赛谈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时刊,2011(10):66-68.
[2]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3):20-22.
[3]王玉环.河北省高职院校化工技能大赛运行现状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3-45.
[4]许云峰,安磊.基于化工技能大赛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5):45-47.
[5]高飞.谈基于技能竞赛背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2(6):55-57.
[6]张卿.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