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峰 孙粉珍 金 巍
(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745000)
血管跟踪技术探测颈部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彭玉峰 孙粉珍 金 巍
(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745000)
目的 通过血管跟踪技术探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不同回声斑块,测量管腔狭窄率分析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8月期间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住院的170例,其中A组(脑梗死组)120例、B组(对照组)50例。对所选病例均进行颈部大血管血管回声跟踪术检查,了解脑梗死患者大血管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分布情况及血管狭窄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颈部斑块及血管狭窄出现的比率均高,绝大多数脑梗死为不稳定斑块脱落引起,颈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的脑卒中发生率低,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无正相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提示脑梗死患者中存在不稳定斑块的比率为65%。结论 脑梗死患者多存在大血管病变,提示在诊疗过程中应重视不稳定斑块的治疗。
脑梗死;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壁病变的最常见原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变时脑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探查脑供血动脉是一种无创、快捷、廉价、可简易操作的血管检查方法。血管追踪技术可获得颈动脉二维声像,可对动脉内、斑块内部成分、粥样斑块表面形态结构进行检查和评价,且准确性较高。近年来,通过血管跟踪技术探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不同回声斑块,测量管腔狭窄率分析与脑梗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8月期间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住院的170例。全部病例分为两组。A组:脑梗死组,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并经头颅磁共振(MRI)所证实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病例,排除房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前有外伤史、有明显脑梗死遗传家族史、年龄<40岁、不能配合超声检查者。共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41~79岁,平均(63.2±7.9)岁。B组:对照组,为我院神经内科同期非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Aloka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管探头频率8 MHz,受试者平卧位,颈后垫枕。头偏向对侧纵行扫查双侧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颈外动脉近端,然后采用相同方法沿横切面扫查。根据斑块的病理成分和相应的组织回声,将斑块分为软斑、扁平斑、混合斑和硬斑。软斑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形态不定的弱低回声;硬斑呈较强回声,可伴有声影的斑块;扁平斑为附着于动脉管壁,回声偏低、均匀,长径大于前后径;混合斑块也称复杂斑块,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强度不等的形态及不规则、范围较广,且常发生斑块溃疡,斑块内出血及坏死,容易造成严重狭窄和栓子脱落,被认为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性斑块。测量动脉管径,计算出管腔狭窄率。狭窄的计算公式:狭窄程度(%)=(1-最小残腔直径/远端正常颈动脉直径)×100%[2]。对斑块的成分进行分析,确定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及混合斑块。将颈动脉狭窄分为4级:①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表现为节段性管腔狭窄,但狭窄部信号大致正常;②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69%,表现节段性管腔明显狭窄,狭窄部信号减低,但邻近远端信号正常;③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表现狭窄部信号消失,但未见远端侧支循环建立;④完全闭塞,表现狭窄部信号消失,伴远端侧支循环建立[3]。
表2 患者血管狭窄程度
A组12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95例颈部血管出现斑块,占79.2%,其中出现软斑、混合斑、扁平斑78例,比例高达65%;出现硬斑17例,占14.2%。颈部未出现斑块25例,占20.8%。B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颈部出现斑块,占20%,其中出现软斑、混合斑、扁平斑9例,比例为18%;出现硬斑1例,占2%。颈部未出现斑块40例,占80%。见表1。A组患者中存在不稳定斑块明显高于B组,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呈正相关。
A组120例患者中,无管腔狭窄的38例,占31.7%;管腔轻度狭窄43例,占35.8%;管腔中度狭窄26例,占21.7%;管腔重度狭窄13例,占10.8%。B组50例患者中,无管腔狭窄40例,占80%;管腔轻度狭窄5例,占10%;管腔中度狭窄5例,占10%;无管腔重度狭窄者。见表2。A组患者中管腔中、重度狭窄占32.5%,B组占10%,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无正相关。
本组资料显示,利用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管壁和管腔性质进行检测,不仅可以筛查危险人群,对缺血性卒中起到预警作用,减少脑梗死的出现,有助于预防。利用血管追踪技术,可以对斑块脂质成分、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结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也提供了颅内供血信息,这些因素都参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目前,关于斑块超声特征和斑块稳定性的实验取得了较一致的结论,即扁平斑、软斑、混合斑为不稳定斑块,硬斑为稳定斑块。在纳入的患者中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达79.2%,存在不稳定斑块的占65%,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测量血管管径见造成颈动脉管腔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32.5%,提示颈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的脑卒中发生率低,绝大多数脑梗死为斑块成分脱落引起。应用血管追踪技术发现颈动脉硬化病变,对缺血性脑梗死有一定的预警作用,早期对不稳定斑块的干预,可减少脑梗死发生几率。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8.
[2] 凌锋.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表1 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
R741
A
1672-7185(2014)04-005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4.030
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