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技法的独特表现

2014-03-20 07:18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技法境界中国画

徐 军

(苏州职业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在中国画的学习和表现中,技法的的训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而且从初学到技法娴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由技法引申到法则是中国画一直存在的一种关系。技法和法则规律好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技和道的关系。我们看,我们中国画表现的技法过程无非从不熟练到熟练,来表现画画人的能力。学习绘画的过程,程序。这和西方绘画是差不多的。总是把一个画种的特点事物的形象很客观的的展现出来。但中国画有了纯熟的技巧显然还是不够,技法好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与道来沟通。我们所说的技巧当然中间有道的部分,但只是初级阶段,等技法熟练到一定程度,我们自然而然会达到一种境界,一种自由的合乎规律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中国画家常说:“看山石山,然后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这说明我们画家有不自由的被技法牵着鼻子走,到开始有点自由的发挥,最后到完全自由的发挥。由看到眼中之山到心中之山,心中之竹,这就是近乎道了。所以两种不同程度的境界,可以沟通互为表里,但不可等同。技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合自然现象的规律,符合人性规律的道。这种境界的达成,使我们的艺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的过程。

中国的艺术也好,中医也好,哲学也好,都是有着同样的发展认识,熟练掌握的规律。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他们都是通过技法的传承以后,都有更深层的文化艺术内涵。如果画家只盯着怎么画,医生只盯着某个局部怎么治,那无疑的把文化简单化了。但同时只空洞的学习一些所谓的玄学,毫无物质基础,显然也是乏善可陈。所以我们一边要好好表现看得见的技法,形象。一边还要把中国画独特的技法表现展示出来,所谓看不见的但是存在的。比如前面讲的形象的规律,事物的程式,这些好像看不见,但不遵循这些规律的话,中国的艺术就会不沉静,不大气,不正像。你们看,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就是:西方人看见什么画什么,焦点透视,表现的也是当下的一部分形象特征。中国画就很不同,他可以把一年四季,一朵花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全面的展现在一个画面上。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中国人擅于抓住物象的规律,擅于用哲学的思想充斥画面,而且表现得很自然,无人工的痕迹,而且还生动无比。这样我们对画家的要求更高,要有全面的修养,要有多套本事,。我们常说:画画真正的功夫,是在画外。这种话西方人是永远听不懂的,一般水平的从艺者也未必听得懂。这也是技近乎道的表现。

中国画既然有形象,色彩,结构等组成,它的技巧当然就包括形象技巧,色彩技巧,结构技巧。这是中国画家最要具备的基本功。但技法表现的修养也是因人而异,有普通的画匠,也有高水平的大匠或巨匠。高水平的巨匠他在表现线条,色彩构图方面具有审美的高度和艺术的感染力。能够传达丰富的意蕴。一般说来,画家首先必须在心中有“道”的体悟,才会从技法中显现出来。这是无意识的流露和有意识的流露的交集。可以这么说,有些艺术家在什么文化下,在什么氛围下,他会有与生俱来的和道高度一致的艺术体现,所以往往这些艺术家所作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道通过技法传达出来,通向自由的艺术境界。同时悟性一般的画家因为也处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耳濡目染,也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有些人对道体悟的浅显一些,有些人对道与生俱来的敏感。当然道有很多方面,我们从绘画技法体悟出的道是“画道”。也有关于其他事物的的道,如“天道”,“人道”等等。当然这些不同的道在高深阶段都有非常相通的地方。我们画家不光要获得在画里边所具有的道,来产生画的道理,画的意境。还要通过各种修养,来觉悟画画的韵味,艺术性,风格等等。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重视“道”,轻视“技”的人,也常常不能将“道”的妙处展示出来。所以也要通过对于技巧的不断磨练,而最后达到符合“道”的原则。当人们需要理解或传达“道”或“规律”的时候,必须依靠有艺术感染力的画家通过具体的技法的展示来传递并表达出来,并不能从虚空里表现出来。我们画家使用的和西方油画笔迥然不同的。是圆头软性的毛笔,这是中国特有的。再加上有渗透功能的宣纸,相得益彰,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民族特性的绘画。我们曾经取过好多名字,如:彩墨画。水墨画,等等。但都不是太贴切,所以最后还是把它叫作中国画。说明它的技法独特,表现出来的意蕴独特。对于毛笔的运用,中国人讲要把软性的毛笔画出有弹性有内力的线条和造型。对于毛笔的使转提按主要依靠手底的功夫,手,眼,身,心的配合需要繁复的训练与巩固才能使我们技法的能力相对比较稳定,绝对不是碰运气,或者偶然出来的效果。俗话说熟能生巧,巧又能符合道。我们具体训练技法的时候,所谓废画三千。就是说熟练地掌握一种技巧,经过内力的修炼达到一种功夫,功夫深的时候,“道”自然也开始显现,人们讲:一条线,一个点能做到“稳”、“准”、“狠”就是通过千锤百炼的技法训练,同事通过其他方面修的培养达到符合道的规律,表现的线条、点就有较醇厚的味道了。刚柔相济,笔墨技法达到很高的程度的时候,就呈现道的境界。

除了“绘画之道”,即一些黑白,虚实,节奏等规律外,还有一些绘画所蕴含的其他道理。宗炳讲澄怀观道,这个道不单单是绘画之道,而是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认识。这样内容就更加庞大了。董其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就是提升对于事物认识的途径。关于绘画以外的事物的认识,既可以说是绘画做为语言时所要传递的内容,也可以反过来佐助画家更好的完成一幅作品。画理与物理的结合,画道与天道的结合,使得画家的视野更加开拓,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气息更加生动,一直在画理,物理中不断地借鉴不断地磨练,由初级往高级变化。由技法到神韵,所以绘画不能熟练地简单重复技法,而要寻找规律,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还是一句话,不能简单重复技法,不能只谈很玄的所谓精神,两者互相结合才是。

对于技法的单纯重视,可能处于现实考虑,技巧,技术,技能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劳动,是可以借此产生劳动产品的。许多劳动工作,虽然也有艺术的成分,但它毕竟是一种带有重复性质的技能,他可以一下子生产好多同样的重复的产品。我们还可以这么初级的认为,艺术,绘画某种意义也是一种劳动。技法是基础也是一切。满足于现代工作的需要的技法训练。技术培训,本身无可厚非,但将国画缩减成一套技巧的集合,绘画的本体特征被削弱了,绘画的语言也削弱了。最后“道”的成分更加削弱了。轻视道的规律和轻视技法的表现都会使绘画缺乏内涵。绘画天然的品质和绘画以外的功夫,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绘画才能说是技近乎道的过程,这样才是中国绘画独特的面貌和特点。随着西学东渐,在一百年来来,国人总是用西方的绘画标准来衡量中国绘画。他们的观点是中国的绘画到了穷途末日,不能适应绘画的发展。但中国绘画依然会自省,自觉。近代也出了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等一批优秀的中国画家。他们在不忘技法繁复磨练的基础上不断地练内功,不断地提高各方面的修养,人品,技法,学问,缺一不可。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艺术的独特性和现代性,永久性。

在当代教育产业化,学术商品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警醒,许多绘画标准还停留技法的层面上,一件作品只要卖得掉,只要技法还过得去,就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在表面繁华的背后缺乏了艺术是一门综合的学问,要讲究技术,更要讲究内涵,气韵。不能把前人的好的文化遗产丢失了。我们应该画出既有技术又近乎道的绘画作品来。

[1]钟家骥.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

[2]邱振中.书法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

猜你喜欢
技法境界中国画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