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陇南通途公路工程处,甘肃 陇南 746000)
(1)我国目前生产的多数石油的石蜡含量较高,导致我国多数沥青材料延伸度小、与石料的粘结性能差、热稳定性差。夏天易软、冬天易脆。因此在低温情况下,不少沥青路面容易出现一些轻微的脆裂,而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裂缝一般是可以愈合的。如果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反射至面层,缝宽在5mm以内的,采用灌缝胶灌封或贴缝带张贴效果较好。
(2)在寒冷地区,因基层所含水分会发生冻胀,在干燥季节,土体因缺水会产生干缩。这种因基层温缩、干缩而使面层产生的裂缝一般间距较大,缝也较宽,即使在夏季高温时也不能愈合,只能采用扩缝后填补的方法予以处治。
(1)即使路面基层稳定,由于面层局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过多,含油量过大,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逐渐推挤聚集而成拥包。实践证明,层铺法的沥青路面,当油石比超过7%时容易产生拥包,特别是在弯道处。这种拥包视具体情况采用铣刨罩面或铲除重铺两种方法进行处治。
(2)如果路面基层强度不足,结构内部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行车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时,往往造成路面沉陷,沉陷处两侧路面面层向上挤出隆起。此外,如基层中含水量过大,停留在基层表面,与面层形成两张皮。在行车的反复碾压下,也会使路面面层堆拥成包。这样形成的拥包位置往往不固定,随行车的碾压而变化,因此也称为“活油包”。这类拥包的产生不是因为面层而是基层的问题,因此也称为“假油包”。只有处治好基层的病害,这类拥包才能根除。
(1)路面出现沉陷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土基或基层强度不足。因密实度不够,含有淤泥、泥质岩或路基位于稻田、水网区,地下水位较高等均可造成土基或基层的软弱,从而导致路面出现沉陷。因此,处治路面沉陷的关键在于增加土基或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路面沉陷引起的桥头跳车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桥台台背的路堤填土下沉所致。对于桥头跳车解决的方法是,对台背路基进行开挖后重新分层填筑合格材料并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必要时可采取土工布材料或增加基层厚度进行补强,以提高承载力。
在北方或高原地冻较深的地区,冬季由于冰冻作用使水分上升到路面基层而结冰引起冻胀,到春融化冻,过多的水分使路基湿软,造成翻浆。土质、气温、水、路面结构、行车荷载是造成路面冻胀和翻浆的五大因素,而其中土质、气温和水是主要因素。
因此处治冻胀和翻浆应采取加强路基排水、提高路基、设置隔离层、盲沟、换土、改善路面结构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考虑,有时采用一种处理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几种措施并用。
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其处治的关键在于新填补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原路面同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且无论是底面,或是四周均与原路而结合紧密,形成整体。基层损坏形成坑槽主要是基层翻浆引起,要彻底挖除基层,尤其是边角部位凿除整齐,严格控制好水泥剂量、配合比和压实度,采用和原路面同结构的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进行处治,然后撒布透层油,铺筑沥青面层。从放样开槽到清底拌和,以至最后的铺筑压实,每一环节均应严格掌握。
麻面不仅影响路面的外观,也是造成路面松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路面出现小麻面后常常积水,会使石料表面沥青膜剥离,油石之间的粘结力减弱,石料松动脱出,导致路面松散破坏。为了做到防微杜渐,尽量避免松散病害的发生,当路面出现麻面时,就应及时予以处治。实践证明,对于麻面病害,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包括微表处、雾封层、同步碎石封层等措施,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脱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封层与面层之间或面层与底层之间粘结不良,降低了层间的抗剪强度,在车轮荷载的水平作用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剪应力使面层产生了推移。路面泛油期间未能及时撒养护料,一旦气温略回降,沥青的粘度增加,车辆通过时,容易将结合不好的层次粘起,也会形成脱皮病害。因此,排除影响层间粘结不良的因素,改善和提高层间的抗剪能力,是处治脱皮病害的关键。
沥青路面病害维修处治和面层基层施工,应严格按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1)基层施工前路基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碾压检查、强度检查及平整度检查,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中相关规定。
(2)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混合料在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其压实度须达到设计要求。
(3)水稳基层、底基层养生期不宜小于7天,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交通的应限重车通过,其他车辆的车速不应超过20km/h。
(1)水泥稳定砂砾采用集中厂拌,基层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底基层采用平地机摊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基层压实度≥98%,底基层压实度≥97%。
(2)为减少基层裂缝在沥青面层上引起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应严格控制碾压时含水量在最佳水量±1%~±2%范围内,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养生完成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1)沥青混凝土路面若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一是两层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层之间;二是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罩面);三是路缘石、护肩、防护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2)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待摊铺完全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
(3)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雨季施工期间气温不得低于10℃以下。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生产和施工质量,特别注意施工温度和压实。施工温度包括拌和、摊铺、压实温度,都必须严格控制。
通过对沥青路面各种常见病害形成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进行彻底整治,确保了国道212线麻子川至宕昌城养护维修工程项目路面铺筑质量。通车运营两年多来,该路段路面行驶状况良好,历经数次水毁和岷县漳县7.22地震后,已修补路段无新的路面病害发生,为今后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沥青路面仍主导公路建设市场,各公路养护单位应加大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面的研究,不断总结和探索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在沥青路面出现初期病害时应早动手、早处治,大力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确保表层病害不扩散,持续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