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华 宋珏遐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 济南 250002;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凯恩斯认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0页。但是,为了实现消费带来的效用满足程度最大化,人们就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消费,还要考虑长远消费,要做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因此,生产经营的成果通常不能全部消费掉,而是有一部分要留下来通过投资转化为资产,进而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带来更多的生产经营成果,这是“迂回生产效率更高规律”的基本要求。如果当前的消费率过高,虽然可以实现某些眼前利益,但由于投资受到抑制影响资产的形成,最终还是要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不能实现长远利益;反过来,如果当前的消费率过低,虽然可以通过形成大量资产而为经济发展储备后劲,但却不能兼顾眼前利益,通过直接影响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为了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需要在消费与投资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实现合理的消费率、投资率。本文拟通过分析山东省投资与消费结构,在保持合理的财政收入增长率,改变政府绩效考核方式以及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基础上,探讨有利于转变山东省投资与消费结构的财政支撑策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在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突出了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据统计,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4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112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93元,增长9.1%。*数据来源:《2013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众日报》2014-02-28。不过,已取得的成就与全面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里既有政府倾向于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有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12年期间山东省投资规模迅速扩张,从6896亿元增加到2680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2%,而同期GDP增长率仅为17.9%,前者超过后者2个多百分点。2002-2012年间的投资率(I/GDP)平均为50.4%,而这样的投资率在世界范围内也都是相当高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2009年8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对增长的需求是如此迫切,中国政府只能选择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增长。他们刺激的或许是中国经济中最失衡的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在二战后的现代化时期,在任何主要的经济体中,我们都未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
表1 2004-2012年山东省投资、GDP规模、增长率及比重(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13》,下同。
表2 2005-2012年山东省各项消费占GDP比重(单位:亿元)
表3 2006-2012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与高投资率对应的是山东省的低消费率。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2年间山东省的消费率(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和占GDP比重)从43.7%下降到41.1%。从全国情况看,2008年以来,消费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从44.2%增长到55.0%。但是,同期山东省对应的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率基本上已处于世界的最低水平,由此可见山东省的消费率之低已经到了值得高度警惕的程度。
1.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明显,减少了私人可支配收入。2002-2012年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从610.1亿元增加到4059.4亿元,增长了5.7倍,年平均增长19.7%,远高于同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和GDP增长率(见图1),形成了长期的财政收入超常增长格局,收入分配明显向政府部门倾斜。相对应的是,减少了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这就影响到了消费特别是私人消费规模的扩张。
2.政府倾向于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主要局限在私人经济部门,政府公共经济部门的改革是滞后的,其集中表现就是政府间的权力划分关系仍然是以“自上而下”分权为特征的。这意味着,作为地方政府其工作绩效的考核也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即下级政府要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考核,这种监督考核明显以“一对多”为特征,考虑到监督成本,这种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必然要倚重一些简化的指标,比如GDP增长率指标。地方政府官员要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追求GDP增长率,而投资由于投资乘数和加速系数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GDP的增长,因此地方政府自然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吸引外部投资,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私人投资,甚至亲自“下海”从事各种投资。
图1 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比较
山东省城乡储蓄存款(不含财政存款)截止2012年年末为 53129亿元,[注]《山东统计年鉴2013》。人均超过54856元。从整体上看,难以说是因为没有支付能力导致消费不足,而是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发挥了作用,但主要体现在城市。凯恩斯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占新增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并称之为“正常心理法则”,[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8 页。也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该规律虽然未被严格证明,但对于消费不足的确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事实上,已成为世界各国解释需求不足的基础理论。一般来说,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倾向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图2是山东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消费支出规模扩张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2002-2012年山东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般都高于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图4则显示山东省城镇平均消费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图2 山东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消费支出规模
图3 山东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
图4 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率
与城镇居民消费呈明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所不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稳定。从图5山东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纯收入增长率和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对比可以看出,三者增长率相差不大,个别年份人均消费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人均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增长率。另外,2003年以来全省农村人均消费占人均纯收入比重即消费倾向虽然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其下降趋势表现得并不明显,呈基本稳定的格局。
图5 山东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纯收入、消费增长率
2.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其一,收入差距拉大的结果。这种收入差距拉大首先体现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2002-2012年,山东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614.5元增加到25755.2元,增长3.38倍;农村人均现金收入从2954.0元增加到12758.1元,增长4.31倍,虽然差距有所缩小,但前者仍为后者的2.02倍。这导致部分农村居民由于收入少,缺乏支付能力而无法提高消费水平。当然在城市和农村内部也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的存在,使得有些社会成员想消费而没钱支付形成所谓的无效需求,如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的低收入者;而有些社会成员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有钱但消费需求(住房、汽车、旅游、家用电器等)基本已经得到满足而无法增加消费。
其二,预期不好的结果。按照莫蒂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会在自己一生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通常在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强的时候消费会低于收入从而形成储蓄,而在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下降时消费会大于收入,从而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按照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会出现消费不足。我们认为,这主要与社会成员预期不好有直接关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人们为了养老必须达到一定的储蓄规模。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个夫妻只有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将来的家庭养老将遇到巨大挑战;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个人账户”存在“空账”而使其稳定性、安全性受到严重质疑,因此为防患于未然,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社会成员必须提高储蓄率;住房制度改革后商品房价格狂涨使得居民为了买房而必须提高储蓄率,如果有利他倾向,即不仅考虑自己的住房需求还考虑子孙后代的住房需求,那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储蓄率;教育、医疗制度的改革也使社会成员的未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其需要提高储蓄率而不是提高目前的消费水平才可以实现自身效用满足程度最大化。另外,市场经济自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使得经济主体对自身收入的“恒久性’[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取决于目前的收入而是取决于长期的稳定的“恒久收入”,该观点被称为解释消费函数的恒久收入假说。也会产生巨大疑问,目前享有高收入并不必然意味着将来就可以享有高收入,这使得一些高收入者虽然目前拥有高收入也不愿冒然增加消费。
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不能消费。关于黑色、灰色收入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没有统计数据,但这部分收入的消费倾向很低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因为,我国刑法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灰色、黑色收入不消费一般并不会引起足够的注意,但是一旦消费并且消费水平明显超出自身的合法收入无疑要自我暴露,所以手中握有巨额灰色、黑色收入的社会成员不敢消费,这种非正常收入导致典型的“现金漏损”,对增加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维系所必须履行的职责。[注]吴毅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要务》,《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3期。依据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财政收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在特定地区的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客观上存在最佳的财政收入规模。在该规模下,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等于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这意味着保持财政收入规模合适的增长率是必要的。财政收入规模长期超常增长(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会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持续提高,最终的结果是资源配置过于向政府倾斜。这样,一方面会因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小于私人部门而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私人部门会由于可支配收入偏少而影响消费需求,从而不利于协调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并影响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合理的财政收入增长率应当与GDP增长率相适应并保持适当弹性,不应盲目追求收入过高、过快的增长。上级政府在评价下级政府工作绩效时,可以适当考虑财政收入增长率,但不应占过大的权重。在不同的地区合适的财政收入增长率是不一样的。对于财政收入规模偏小,资源配置过于向私人部门倾斜,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私人产品过多而公共产品过少的地区,实现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是合理的、必要的;但对于财政收入规模已经偏大,资源配置已明显向政府部门倾斜,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私人产品偏少而公共产品偏多的地区,使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适当减少政府部门的收入则不失为理性选择。这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的宏观配置,而且有利于通过增加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来实现经济增长。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如果过于强调GDP增长率指标的权重,那么必然刺激地方政府不惜代价扩大投资规模。因为,投资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相对于消费,增加投资更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投资可以增加需求,另一方面投资也可以增加供给,通过投资乘数和加速系数的相互作用可以取得相对明显的效果。不过,在投资资金来源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增加投资,地方政府只能招商引资,由此可能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不仅会影响到政府的整体利益,而且会恶化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导致投资规模偏大而消费规模偏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使消费和投资结构协调平衡,应改革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降低GDP增长率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持续发挥作用,对于投资与消费结构显失平衡的现阶段并不是我们乐见的。因此,为了扩张消费,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首先,由于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城市,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应是扩张消费需求的当务之急。为此,可适当增加“三农”补贴,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以及种粮直补,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刺激农业生产,对增加农产品供给、确保物价稳定、防止通胀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由此导致很多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失地前不仅不能有所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明显不利于启动农村消费需求。其次,在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应想方设法增加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些人边际消费倾向很高,但是苦于收入低而没有能力消费。为此,政府可适当提高城市最低收入保障线,增加这些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这对于增加消费需求可产生直接影响。第三,针对高收入者低边际消费倾向,需要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高收入者的收入,以此作为增加对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税收制度存在的局限弱化了这种收入再分配的力度,为此,需要适时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适当提高累进幅度并加强征管,提高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率。在时机成熟时开征物业税,一方面可以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的过度扩张,另一方面也起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在适当的时机开征遗产税,由此既可以提高消费倾向,同时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另外,调节税制结构也很有必要。当前过高的间接税比重虽然可以体现效率原则,但不利于体现公平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降低了边际消费倾向而不利于增加消费。第四,应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社会成员能产生稳定预期,这对于改变目前广大社会成员有钱不敢或不愿消费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务之急是解决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增强社会成员对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预期,同时积极完善医疗、失业、住房保障制度,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这对于启动消费,协调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缩小政府管制的范围、降低政府管制的程度,缩小乃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减少灰色、黑色收入,降低资金漏损,对于扩张消费需求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