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复兴

2014-03-19 14:24纳狄
商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偶像剧韩剧韩国

纳狄

一部还未完结的韩剧在中国的视频网站上点击量达到近5亿次,《人民日报》的官微发出“炸鸡配啤酒”的召唤,考研、找工作的学生像当年“拜春哥、得永生”一样地高喊“都敏俊,救我”为护身符,赵薇、范冰冰、杨幂等众明星也和观众一起每周苦盼更新,剧中人的一身行头被各路媒体热炒并卖到脱销……这是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从去年12月18日播出以来发生的。

这部戏不但创下韩国本土的收视纪录,也成了中国拥有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势头赶超春节前的《继承者们》,后者主角李敏镐上了春晚,前者主角金秀贤在剧集还未播完时就接到了中国诸多电视台和广告的邀约,金的中国粉丝还花费数万元在《新京报》上登出整版广告祝贺他2月16日的生日。这两部连档的电视剧,几乎是联手撑起了韩国偶像剧复兴的风潮。

说复兴是因为有没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引进韩剧,到观众通过网络与韩国同时观看,韩剧质量起伏不定,经历过同质化严重、毫无新意的低迷阶段。

韩国广播影像产业振兴院2007年曾对最重要的三大海外市场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韩剧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热度有明显减退,产业振兴院给出的数字可证明:“以中国大陆为例,2007年上海电视节上韩国电视节目对华销售额为650万美元,比2006年在该电视节上的977万美元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交易量的减少伴随着民众舆论热度的减退,从2007年一直持续到前两年,年轻观众群体的观影趣味调转向英美剧,各大视频网站也将英美剧作为海外剧的重点项目,直到2013年出现了这次复兴。

对于韩剧这样一个业已形成产业链条并经营多年的系统来说,简单一句“无非是给无知少女猛下不现实的精神鸦片”是不负责任的——做影视的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在台湾偶像剧、香港TVB的持续没落以及大陆多年来难有一部扛鼎的偶像剧的情况下,韩剧的复兴是有借鉴之处的。

“根本是在做项目”

《浪漫满屋》的导演表珉洙在接受采访时说:“导演要提交一个企划书,就和公司里开启新商业计划一样,最主要是导演的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浪漫满屋》就是拍出让观众看了很愉快的两人爱情,不谈人生哲理,简单明确。”

但实现起来并不简单。韩国电视剧导演被称为PD,相当于“项目经理”,表珉洙回忆起自己当时手握30亿韩元,他决定花6亿先盖了,个房子(主场景的那间别墅),然后以紧张的资金和时间完成作业,“这有些冒险,一切后果都由导演承担。”

“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相当于公司里实时考核,收视率不好长剧会被砍短,Mini剧也会有广告时间上的损失。KBS电视台人才开发院长崔铁灏说:“韩剧的收入中,有39%是广告,20%是销售节目收入。”KBS、MBC、SBS三大台都会根据收视率调整Mini剧的广告时长,“好剧可以播七八分钟广告,大概是28个品牌,广告费一天有三四亿韩元,成功的剧广告费会翻二三倍。”KBS电视剧部部长丁海龙介绍道,“差剧广告时段会砍到2分钟,也会影响导演接下来的签约。”

商业利益让导演需要兼顾全局,会不会影响拍摄?去搜集三大台的资料就会发现,拍摄时间很短,一周拍两集,一分钟的成片需拍摄一小时左右,分AB组抢戏。这么赶的日程,如何保证其精致唯美的画面?

一是前期筹备时间很长,编剧大纲需要4个月的准备和层层审看,立项后出4集完整剧本,之后进入边拍边播的制作流程;

二是各工种的培养体系健全,韩国电视剧导演多是电视台员工,每年三大台从名牌大学选人,竞争激烈,入选者要先做七八年“学徒”,如管理培训生一般轮岗到电视剧制作的各个环节。编剧大多数是通过公开的剧本征集比赛出道,淘汰率高得惊人。1988年成立的韩国放送作家协会教育院是编剧培养的大本营,常任理事朴玲株介绍,“迄今为止一共培养了15000名学生,每年有20个人成为编剧,十年之后依然活跃的只有三四个人。”

三是制作流程严谨完善,工作效率极高。曾经去参观过韩剧摄影棚的中国电视人都记得“一个棚里好几个组同时拍摄毫无问题,现场非常整洁,各部门穿拖鞋入内,无人喧哗,发到各人手中的流程表细致到连走位图、分镜都画在上面,演员对台词也是台下功夫,一上场所有人都standby,拍摄效率之高、道具之整洁令中国剧组汗颜。”

和中国导演在拍摄现场边拍边改剧本,一天出一张“飞页”的随性相比,韩国的“机械化”进程实现的是一个总体节奏和质量的把控,遇上好的剧本就会迸发出好作品,如果故事出问题,那就徒有美人、美景,这也是前些年韩剧没落的最大原因,也印证了丁海龙谈到的一部剧中影响力的分配——“编剧占70%到80%,演员20%,导演10%。”

抓住那颗少女心

偶像剧是为女性服务的,进一步说,是为拥有“少女心”的女性服务的,如同男人需要《mayboy》一样,这已然是共识了。

少女心的需求有:一切美的事物,有起伏的、真挚的、拥有好结局的感情。

在韩国电视剧的选角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表珉洙说,“女演员演技和容貌都重要,演技更为重要。男演员首先是容貌,如果有演技就更好了。”

挑出任何一部Mini剧,看两集你就会发现主创用意所在,情感大多通过面部的细微表情传递出来,一张不够漂亮的脸很难经得起大量特写镜头的考验。丁海龙也说,名编剧有选择导演、演员的权利,名剧多由女性创作,在挑选演员上自然也是女性视角。

美还包括对细节的偏执。精致场景、服装、化妆、道具也是在满足女性类似“windowshopping”的需求,韩国虽小,但选景花心思,总能找到首尔看起来更美的角度,以至于慕名前去的观众往往会失望。

单做到“美”,并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大陆迎来台湾大拨偶像剧演职员“北上”,很细致精美,预算也充足,却难有佳绩,正是缺少能引起观众内心投射的感情线。

世间无新事,偶像剧里更无,主角的人生早就定了——美貌,至少有一个很有钱,出现阻力,用真爱战胜一切。如何做出新型的人物设定、人物关系,并保证情感内核是传统的,经典的,是编剧最大的功课。

知名编剧分为好几派,洪氏姐妹擅长在幽默的故事里放入稍微虐心的桥段,但绝对不是《蓝色生死恋》里的一哭到底模式;《绅士的品格》、《继承者们》编剧金恩淑将配角写得有趣,非主线情节也不会掉收视率……近几年编剧们都意识到要创新,不管是《来自星星的你》、《秘密花园》、《主君的太阳》等剧将外星人、穿越、超能力、互换灵魂、看得见鬼魂等超现实主义因素放入偶像剧中,还是像《请回答1997》、《野王》一样走现实主义路线,都是将固有情景放人不平凡的环境中,以期寻找新颖的情节来推进感情线。

事实上,韩剧的观众并非与英美剧完全割裂,甚至有很高的重叠率。资深电视剧粉丝沈昱就是其中一员,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英美剧,“《傲骨贤妻》、《纸牌屋》、《神探夏洛克》都追,但总要看个韩剧调节一下心情。英美剧像是五星级酒店里标准商务套餐,看准了追不会让你失望的,但是它们很少带来情绪上的极大满足,大概不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吧,用大白话说,就是不太会去花痴剧中的谁——花痴韩剧男主角的状态和花痴‘卷福不太一样,后者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并不作为对男性伴侣的幻想。”沈昱或许道破了其中的机关。

韩剧的海外走红,—方面是从1998年以来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像KBS就有专门的“全球韩流中心”部门;另一方面,正是英美剧、大陆剧首先放弃了这种以情感为主要诉求的方向,才让韩剧有在本土之外传播的空间。

美剧野心大,感情是调味剂,是副线,超能力不是用来谈恋爱的,而是为了保卫国家和地球;英剧这两年卖腐卖上瘾,对男女之事不太热衷;大陆剧,就像《咱们结婚吧》的导演刘江所说“目前最大的主流是接地气的家庭爱情轻喜剧”,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毫无偶像剧元素,赤裸裸地展现家长里短;日剧因为各种原因能看到的渠道不多,其漫画型的表演方式也会打破观众投入情感的连续感;泰剧还停留在上世纪台湾剧的撒狗血进程中……那么,期望在电视剧中获得“情绪上的极大满足”,以电视剧作为情感出口的、拥有“少女心”的观众们看什么呢?大概只能是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和“大长腿”们了吧。

沈昱所说的每年追一两部韩剧,也算是真实现状,客观地说,优质剧依然很少,复兴只是开端,韩剧尚需努力。

(据《经济观察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偶像剧韩剧韩国
美甲店女孩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感不感动
中韩泰的偶像剧对比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