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有关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既是对“以生为本”要义的一种回归,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自觉。然而,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必须转化并落实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背后,隐含着的是一个更为实际而朴素的问题——学习目标如何展现?
一般来说,学习目标的展现方式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即直接将学习目标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类是暗藏式,即不以文字形式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之后自然领会。就传统的课堂而言,后者相对较多,因为若将文字付诸板书需耗费一定的时间,而课堂时间又是十分宝贵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问题的不断关注,似乎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倾向于采用前者即直接的方式来展现学习目标,而诸如多媒体的普及、学案导学模式的推广则为此提供了客观便利。
就“直接式”而言,学习目标的展现时机又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在课的起始,笔者权且称之为“开门见山式”;一种是在课的结尾,是在学生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笔者权且称之为“学后生成式”;第三种则是“首尾呼应式”,即在课的起始和结束之时,先后两次予以展现。
“开门见山”原本应用于写作,它是一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其优点就在于信息表达的直接、准确、简明,有利于作者在行文时紧扣主题,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领会核心思想、把握重点和脉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表达教学意图(目标),展现学生所需完成的学习目标,其目的应主要是希望学生在课的开端就知晓一堂课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在学习活动中的意识性、针对性。
近年来,笔者在各地也观摩了不少课堂,发现许多教师甚至也包括一些名师在内,都乐于使用“开门见山式”。他们首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或让学生默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请学生代表朗读投影在屏幕上的“学习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还被细分为更为繁琐的三维目标,每个维度都有若干子条目。虽然许多人在如是实践,其正有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然而,我们还是应该冷静观察、认真反思,究竟这样的展示方式科学合理吗?
笔者每每遇见这样的教学行为都油然而生一种感触——苍白。如果是让学生默读学习目标,上课伊始就被创设出一种沉寂的气氛,就好像刚刚预热的机器却被泼了大量冷水一般,真的有点煞风景。即使是让学生朗读,表面虽不那么冷清,但在尚未学习之前,那些被概括化、抽象化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又能理解几分?况且其中有些名词、术语他们可能还从未听闻过。既然尚不理解,又何谈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何谈带着这些任务式的目标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那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则更多是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有所经历之后才能形成感悟,才能得以动态生成的。如果非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认同教师所预期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无异于灌输和说教,是没有意义的,这应当还是属于灌输教学、应试教育的一种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的展现与写文章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写文章可以开门见山,先提出能让读者一看就懂、一看就记住的简明扼要的观点,而后再充分论证、阐述,读者就可以在这些观点的引领下从事更有针对性的阅读,以提高效率。而开门见山对于学习目标的展示来说却往往并不适用。概言之,一是因为学习目标维度多,二是因为学习目标条目多、分散度高,三是因为学习目标的抽象性相对更强、对过程体验的依赖度更高,也就是说,在不具备相应知识和经验储备的前提下,学生是难以对如此繁杂、陌生、深奥的学习目标一一加以理解、记忆进而产生认同的。所以,“开门见山式”的学习目标展现方式很可能仅有空洞的外在形式,却无谓地浪费了课堂时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相反,若不急于揭示目标乃至不急于揭示学习的主题,留有几分神秘,让学生在好奇心、探索欲的驱动下从事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活动,最终再予以总结、概括,他们更加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感受到学科知识的作用与价值,最终也就自然而然地认同、理解了教师心中所预设的学习目标,这不再是停留在纸上(或投影中)的苍白文字,也丝毫不会有被强加意志的感觉。
所以,如果一定要选择直接的方式来展现学习目标,笔者建议,还是应当具体落实为“学后生成式”。至于“首尾呼应式”,则主要因耗时问题而不宜采用。
当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也许思路还比较零乱,此时,及时地展示出教师所精心设计好的学习目标供学生对照,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及时梳理,逐次分析、归纳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依据学习目标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乃至于,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目标所列的条目来对学习成果进行赋分、评价,引导其逐渐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而评价结果又可成为其课后复习、巩固的重要依据,学生据此可以清晰地发现自己尚未掌握或者掌握尚不透彻的知识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强化,从而真正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此,学生的反思意识、自学能力自然提高了。此外,学生所作的学习评价还可能成为其今后学习的持续动力,尤其是当他们在自我评价之后发现学习效果良好,更会信心十足,期待着下一次的挑战与收获!
当然,并非所有问题都是能够预设的,所以“动态生成”才被普遍重视和提倡。当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对照教师所展现的学习目标之后,往往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发现、收获、感悟,这些是超出教师预期的,也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创新意义的,这正是探究意识、创造力培养的动力源,不可小视。
【见习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