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君 刘 晖 曾曦梅
(1.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辽宁 110003;2.沈阳市旅游学校 辽宁 110011;3.沈阳医学院 辽宁 110034)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传统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整体,通过各种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它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最早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论述应追溯到 20世纪中叶。1945年7月,Gannevar Bush在《大西洋月刊》发表《AsWe May Think》文章,提出“远程、自动、海量检索信息”(即Memex信息机)理论,被公认是数字图书馆的理论开端[1,2]。1993年6月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 I1、I2)。由此,“数字图书馆”一词被计算机科学界、图书馆界以及其他各领域所广泛认知。2007年 10月1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发布《2008年―2013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图书馆的主要发展战略及目标[2],实施了一系列“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保存项目(NDIIPP)、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等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3],使得数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由此,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试验、规划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4]。
我国最早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项目,是1994年,台湾地区制定的用时6年完成的以建设中文数字图书馆为主要内容的“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计划[5]。1996年5月,中国国家图书馆提出了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1997年7月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2000年4月,文化部组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又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进入了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建设阶段。2000年6月30日,中国数字图书馆网站全面开通。
我国数字图书馆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经历,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由国家性、区域性、商业性以及个体性图书馆组成的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各种图书馆联机馆藏、电子出版物(网络报刊、图书、视听等)、商用信息数据库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年生产规模达到5 000万页一6 000万页全文影像数据[6]。据2010年6月8日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介绍,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367Mbps,99.3%的乡镇接通了互联网。我国的有线电视网(CATV)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三网并用,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了可选择的、有效的、国际间的互联方式。这些已有的网络平台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必然选择,是传统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因此,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理性的定位,积极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馆藏数字化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且应进一步加强的。但更重要的是数字图书馆是发现、组织和利用知识的平台,是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是馆藏、服务和用户的有机载体。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注重服务内容的知识化和智能化的同步发展,注重信息利用的友好与高效性,以思维联系(Memex)、知识链接等手段组织数字资源和服务,形成支持探索、发现、利用的动态和个性化服务环境。遵循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的新规律,提供给用户深度参与、可交互的开放信息环境。依托多种信息传播媒介,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等渠道,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因此,不应仅仅将数字图书馆看成是一种技术或者工具,它是一个新的环境与服务,将形成新的应对信息社会需求的数字信息网络,催生和支持新的信息组织与服务的基础机制,创造和发展新的服务模式与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时空局限,形成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网络资源在内的海量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形态不同,组织方式各异,既包括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原生数字资源,还包括其它虚拟馆藏。因此,需要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整合与分析,使之成为有序的资源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传统图书馆对文献的整理与组织方法,对数字资源进行有序组织。另一方面,更要基于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技术,将知识单元按统一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文化部以及各省市科研结构先后资助了400多项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研究项目[7]。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立项数量、项目地区分布、项目来源等基本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掌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各级研究机构对其研究的重视程度。将重大项目纳入到国家计划,并做好全面的规划工作,是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国家统一规划下,本着“联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开放建设和开放应用机制,尽快形成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规范组成的完善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在大馆先行的建设中,坚持各馆协作共建的原则,按照按照“互惠互利,以大带小,共建共享”的思路,形成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体优势,积极推进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1]Bush V.AsW eMay Think[EB/OL].http:/ /www.p s.uni- sb.de/~duchie r/pub /vbush /vbush.shtm l,2006-11- 07.
[2]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美国国会图书馆(LoC)2008~2013年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2008-3-20.
[3]申晓娟,赵悦,胡洁.2005~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数宁图书馆论坛,2010(30).
[4]夏立新.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新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20-121.
[5]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4月,第一版,第40页.
[6]张淑芬.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之我见.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7):6-7.
[7]夏立新,胡守敏,刘枫等.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基于科研项目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