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师范高校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4-03-19 02:54吴宸灏
语文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卓越

○王 琰 管 桢 吴宸灏

(江苏师范大学 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江苏 徐州221116)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精英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越来越多的师范类学校也开始创立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引起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1]在当今社会,精英人才培养的问题已经无法避免,而在卓越人才培养的众多种类中,卓越教师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师范教育只有最大限度提高卓越教师的水平,才有机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这条当今师范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道路充满阻碍,只有不断创新,坚持不懈,才能越走越好。故笔者不揣浅陋,探究师范高校的卓越人才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师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添砖加瓦。

一、国内卓越教师精英培养白热化

我国拥有一百多所师范院校,对于卓越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尽管进行卓越教师的培养起步相对国外来说稍晚了点,但在近几年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笔者对2013年全国108所师范院校进行了调查,其中有32所学校有过卓越教师培养的计划,而在这32所师范院校中,又有24所院校进行了系统的卓越教师的培养。这24所进行了卓越教师培养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通过笔试加面试的方式在全校范围或者是师范生范围中筛选出最适合的学生组建新的集体。其中最早进行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它于2000年10月组建了第一届本科优异生文、理强化班,2001年9月正式成立强化培养部作为强化班的教学管理单位,2007年更名为强化培养学院。而浙江师范大学在2002年成立的初阳学院则是第一个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卓越人才培养的地方。

我国高校卓越教师培养在2010年以后取得了长足进展。在2000~2010年(不包括2010年)确立卓越教师培养的有6所大学,这6所大学大部分是985高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所以相对较早对卓越教师培养进行了探索。而在2010年以后,进行卓越教师培养的高校数目逐步增加,在2010年便有4所高校成立实验点对于精英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其中,盐城师范学院在2010年12月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工程。2011年江苏师范大学也组建了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对精英人才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2011年,有5所师范院校也开始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2年,新增7所师范院校;2013年到目前为止有2所高校着手开展此类计划。

这些师范院校大多是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有的是组建了新的学院,如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华东师范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卓培部;有的是组建实验班进行试点培养,如四川师范大学陶行知创新实验班、山东师范大学2013级卓越班等。这些院校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于教师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索,各方面都比较完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在国外,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综合大学,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设有不同的院系,包括教育学院、教育系等。第二类采用双轨制,如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他们大学中的师范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等教育师资,而非大学教育机构,主要培养初等教育师资。第三类是独立的师范学院,如新西兰、俄罗斯、韩国,他们拥有对教师专门的培养体系。

国外在教师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少差异,特别是在结构体系和组织方式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受包括经济政策、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人口环境及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世界教育的共通性也使教师教育的改革产生了很多交集。以欧洲国家和美国为例,这些趋同性主要体现在:普遍重视对教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2],并将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段合并,将师范教育的三环(职前培养、入职辅导、职后提高)融为一体。[3]具体有以下措施:(1)普遍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连续性的等级证书制度;(2)延长教师教育的时间;(3)包括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均由大学承担;(4)教师教育更加正规化和标准化。[4]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培养目标。美国精英人才辈出,这与它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它推崇的教育理念:其一是注重实用性,讲究实效性,立志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其二是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让学生受馈社会然后回报社会。[5]

根据2013年Usnews美国大学排名之教育学院排名,笔者在此列举前三名的课程安排,其培养目标显而易见。

?

2.实习期。许多国家都规定新教师在任职前都必须有一段实习期,时间1年到3年不等。德国这一阶段在地方见习师范机构进行,在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由本人向本州或其他州文教部提交师范学校或综合大学毕业文凭以及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的全部材料,申请到有教师培训中心的学校担任实习教师。获得批准后学生才有资格进行见习。各州教师见习阶段期限统一由联邦政府规定,为2年。在实习期间,“准教师”除了进行普遍形式上的听课和讲课,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6]

3.从业资格证。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取消了教师资格终身制,代之以每隔一段时间交给老师不同的任务监督他们完成改革这一制度。

德国有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第一次偏重理论知识,第二次则偏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两次均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7]

2002年6月,英国教育标准局与师资培训署共同签署颁布的《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提到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获得合格教师资格前必须达到的标准,二是对教师职前培训提出的要求。[8]

三、师范高校多元化精英培养势不可挡

如今,培养精英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我国的师范大学来说,想要培养真正的精英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培养卓越人才的计划在很多大学的规划中可能早已出现过,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在实施上存在困难。不得不说,培养精英人才是一条需要不断创新的路,而各个学校都必须有适合自己的方案,因地制宜才是最合适的方法。

首先,我国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必定是面向全校学生的,或者说是面向所要发展的专业的学生。可能各个学校在开展精英人才培养时,一开始总是最困难的,第一届学生的培养也是最难开展的,可能很多同学并不了解学校的政策,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这个计划,所以可能就错失了机会。毕竟在这个计划中,学生才是主体,所以,我们科研立项小组成员对近10所本科大学(其中有已经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校,也有未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校)的100名学生调查了解,对于他们是否愿意自己的学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或者自己是否希望有机会进入这样一个特殊的培养团体学习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学校有这样一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对于参与其中也很有兴趣,而小部分持否定或中立态度的学生也不过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这样一种新形式的大学生活或者是担心忽然的改革带来的变化打破自己原本制定好的计划。所以,根据我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很有兴趣的并且想要尝试。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新的卓越人才培养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如今,大部分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师范高校对于这样的“实验田”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政策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首先对于经过选拔的学生的质量应该是无可置疑的,其次是异于其他普通专业学生的特色课程,很多学校还改变了大学一贯的培养模式,将卓越人才培养的模式改成“3+2”或者“2+2”等等,具有双导师制,还有机会到其他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方式,适合自己学生的培养方式。

以江苏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为例,是学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探索“精英教育”,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荣誉学院”和“办学特区”。学校在经费投入、教学管理以及学校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均有政策向卓培学子倾斜: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实行导师制;优先且高比例推荐免试研究生,优先参加海外学习;享有创新成果和高级别竞赛资助;学生在各级各类评奖评优、科研立项、学科竞赛等方面不受名额限制;学生在图书借阅、实验室、机房使用等方面全部享受研究生待遇,配备固定教室,配备高质量的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力求做到通过“博雅”教育,内强素养、外树形象,培养乐教适教、品位高雅、兴趣广泛、特长突出、能力出众、专业知识过硬,能够担当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任的语文、数学、外语优秀教师和未来的人民教育家。[9]

有人说,精英教育是一种质的教育,当然我们讲的精英教育,是旨在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我们提倡的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的教育,想要培养的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人才,所以卓越人才的培养是教育进步的体现。

在当今中国,人才是紧缺的,要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必须有充足的高质量人才。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新的体现公平的方式,它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让我们走在一条新的教育改革的大道上,我们是在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1]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

[2]杰夫·维替著,刘邦祥译.职业自我管理、国家控制抑或其他[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3]周洪宇,但昭彬.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1).

[4]袁东,靳希斌.国外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分析[J].教育研究,2006(10).

[5]徐建国.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2012(6).

[6]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7]高云庆.德国的教师教育[J].甘肃教育,2005(1).

[8]夏惠贤,等.论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J].外国教育研究,2006(3).

[9]卓培部官网http://zpb.jsnu.edu.cn/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卓越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