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智
作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时间回到2001年,这年春天比往年寒冷许多。3月16日石家庄因发生死亡108人的特大爆炸案震惊中外。当时,我在距爆炸地点一街之隔的石家庄日报社工作,任总编辑,因而度过了紧张难忘的一天。
这天凌晨4时30分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电话那端传来日报城经部主任徐远英的声音:“王总,出大事了,我们对面棉三宿舍整栋楼被炸塌了,你快来吧。”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拨通市委领导家的电话报告情况并建议其速到现场,领导告知刚刚接到市委值班室报告正要出发。几乎同时我快速下楼,沿青园街、中山东路向出事地点育才街奔去。现场惨不忍睹,报社一些同事正爬上废墟救人,简单交谈后得知他们已经拨打了119、110、120。很快市委书记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赶来了,现场救援指挥部当即在报社新闻酒店成立,并立即向驻石部队求援,一场生死大救援迅速展开。
这一天报社的工作全部围绕救援展开。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为现场救援指挥部安装多部电话及办公设备,保证其快速高效运转起来;动员报社员工为一线救援部队官兵送上开水、简餐,提供后勤保障;组成特别报道组,将救人过程及感人瞬间采写拍摄记录下来,写成近万字的救援纪实。这一天,我与报社很多同事一样紧张得忘了吃早饭、午饭,只吃了一顿晚饭。
报社编前会也打破下午5点召开的惯例,改在晚上8点。那时互联网还不像今天这样发达,第二天《石家庄日报》登载的内容对引导社会舆论至关重要。我们反复讨论,仔细推敲,研究了发稿方案:发一篇新华社关于爆炸案的通稿,这是最权威消息,发一篇自采的通讯,反映党委、政府如何把生命放在首位,快速组织救援情况及感人事迹,再配发一幅抢救群众的照片。但经请示,只准发新华社消息,通讯和照片不发,第二天的发稿安排这样定了下来。
晚上10时左右,接到市委紧急通知,要求明天《石家庄日报》刊发驻石部队某干休所老同志就爆炸事件致市委、市政府的一封信,并传来了信的全文。我感到事关重大,当即仔细阅读,发现此信有两点不妥:一是把这次爆炸事故说成是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事情刚刚发生,还没有弄清真相之前就贸然下此结论,并且政治色彩太浓,如果经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就有可能出现被动;二是老同志们倡议全体市民为遇难家庭募捐。事情发生之后,这些家庭正处在极度悲痛之中,也正是依靠党委、政府的时候,加之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不同,如果这时募捐,客观上容易造成党委和政府撒手不管,把危难推向社会之嫌。我把自己的分析判断说给值夜班的同事们,大家都同意我的意见。这封信发还是不发?按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已签字同意,我们照发即可,可是,发出后有可能使事件的处理更复杂了。大家一致同意再向市委主要领导请示。于是,在晚11点20分,我拨通了市委书记秘书的电话,陈述了我们的意见,他觉得有道理,可是考虑到书记从凌晨一直在现场指挥救援,劳累了一天,刚刚睡下,不忍心惊扰。权衡再三,经与市委秘书长商量,觉得还是要把书记叫起来当面听取我们的意见为好。我和报社同事火速赶往市委,书记听完汇报后认为我们的意见正确,为市委把住了关,当即决定不发此信。此时已是夜里12点,我们返回报社,重新对第二天(实际已是当天) 的报纸内容及版面进行了调整。事后证明我们的建议是正确的。几天后,公安部门迅速侦破此案,这是一起报复社会的刑事案件。市、区政府和相关的企业单位拨出专项资金,对受难受损家庭进行积极救助、妥善安置,保持了社会大局和人心稳定。
后来我离开报社,先后在石家庄市广电局、电台和河北电台工作,一直没有离开新闻岗位。每到一地,我都把这件事作为新闻“把关”的典型案例讲给同行们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那样,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的工作。确保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在重大事件面前,即便是上级审核同意刊播的稿件,也要再过一遍脑子,再费一番心思,预判一下社会效果,看一看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把握好时、度、效。这才是真正对党负责、让党放心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