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平
河南省淮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王慧平
河南省淮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特教学校的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没有特色;教材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学方法重讲轻练,重教轻学。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让聋哑学生自述生活文章;加强聋哑学生朗读训练;唤起聋哑学生情感共鸣。
特教学校;语文;聋哑学生
特教学校的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是提高特教学校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目前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特教学校语文教学质量。
特教学校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特教学生具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文能力的任务,显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首先,掌握语言文字,是使聋人适应社会进行交际的需要,是取得社会平等地位和权利的重要条件。其次,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的工具,语文能力是提升耳聋学生思维水平和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再次,掌握语文工具,有助于提高耳聋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聋哑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进行发音、说话、看(听)话教学,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学;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看(听)话、说话能力和阅读、作文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初步的看(听)话、说话能力和阅读、作文能力”。
语文学科在聋校占的课时最多,花的精力最大,但效率不高,学生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根本提高。在对高年级聋生读写能力调查资料中显示,聋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只稍高于及格线,自拟题目作文也不及格。聋校语文教学“费”、“慢”、“差”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1.教学没有特色。当前聋校语文教学忽视聋生的特殊性,不顾聋生的语文能力和理解水平与普通教育攀比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这是因为:一方面,大部分聋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来源于普通学校,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将聋校语文教学普通化,脱离聋生实际,拔高要求,用普通教育的要求和普通教育的方法来要求聋校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聋教育的对象——聋生的特殊性也了解和研究的不够。聋生因为听觉障碍产生的最关键的缺陷是语言缺陷,所以聋校教学的突出任务是补偿聋生的语言缺陷,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文字能力,即听(看)、说(口型)、读、写能力。
2.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现行的聋校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是以聋生经过八年教育后进入社会这一前提考虑的,因此尽量把聋生在校期间应知道的语文知识都考虑在内,教材跨度大,既包含小学内容,又包含中学内容,杂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3.教学方法重讲轻练,重教轻学。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经常以老师喋喋不休的“讲出”、“分析提问”为主,课后聋哑学生阅读又少,导致聋哑学生对一般文章的资料不能产生兴趣,语言发展迟缓,对文章中的语句不大了解,语言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1.让聋哑学生自述生活文章。让聋哑学生自述生活文章能激发聋哑学生的表达兴趣。兴趣是把聋哑学生引向课文、引向课堂的磁石。在自述中把潜藏在聋哑学生心中的阅读兴趣给激发出来,增强其自信心,使聋哑学生主动投入和维持阅读活动。首先由聋哑学生的生活开始,鼓励聋哑学生告诉老师一些想与老师分享的事情,聋哑学生可以用说、用手势语、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只要老师明白他所讲的内容即行,老师再依照聋哑学生的意思组织,经聋哑学生自己认可而将“文章”说出来。既然聋哑学生是原著,当然能够阅读、说清他自己的作品,阅读在兴趣中就由此逐步开始,再阅读理解相应的课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2.加强聋哑学生朗读训练。积极的朗读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聋哑学生的阅读障碍。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朗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对于聋哑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说,更要把它放在突出的地位。
朗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读的情境,给足读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读的帮助,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读中体会、不断感悟。教师应该为聋哑学生朗读创造条件,正确引导,积极朗读,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鼓励他们克服阅读障碍,提高言语表达水平。
3.唤起聋哑学生情感共鸣。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积极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聋哑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仔细选择讲课的姿势、表情和手势,在上课时力求自己和讲课内容融合成为一体,通过学生的知觉和视觉,在他们头脑里形成活生生的语言形象,促进思维的发展。老师在教学要突出夸张自己的面部表情,来辅助、诠释手语,让聋哑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充满自信、喜获知音的心理状态下练习手势语、口语阅读,进而理解课文。老师对聋哑学生的要求说明白就行,再提示语调,补足在书写过程中标点符号所不能处理的情感表达效果。感情的表达,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传导教材所包含的情感,用手用口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意图,最大限度地唤起聋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求得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好效果。
[1]艾喜勤.如何指导聋哑学生进行阅读[J].才智,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