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2014“非凡精品”拍卖圆满收槌
佳士得2014年“非凡精品”拍卖9月5日在伦敦南肯辛顿圆满收槌,总成交价为1652313英镑(约16538014元人民币)。全场最高价拍品为1967年画作《目光》,最终以194500英镑成交。该作品来自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1928-1999年),这位法国战后艺术家亦是法国表现主义画派的大师级代表人物。
北京匡时2014夏拍1.322亿元圆满收槌
9月18日,北京匡时2014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以1.322亿元圆满收槌。近现代书画精品专场不负众望以3835.25万元领衔拍场,黄宾虹《景山夕眺 秋山小景》以563.5万元摘得本次夏拍桂冠;备受瞩目的阮毅成旧藏名人信札专题以781.08万元全数成交。
周原遗址贺家村现西周车马坑
8月以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对周原遗址贺家村附近进行钻探并选点发掘时,发现一座南北向车马坑。车马坑南北长4.3米,东西宽3.2米,自深1米,内埋一车,其中兽面纹车軎镶嵌绿松石,甚为精美。木制轮辋外包铜壳,以往商周时期同类形制车发现甚少。初步判断,该车马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
男孩河边洗手掏出商周青铜短剑
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一个11岁男孩玩耍时弄脏了手,到河边洗手,竟“洗”出了一把呈灰黄色的青铜宝剑!经高邮市文物部门鉴定,这把青铜短剑为商周时代铸造,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目前该剑已被高邮市博物馆收藏。这把只有26厘米长的短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是高邮发现的第二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是第一件青铜兵器。青铜宝剑主人是谁,目前尚不得而知,可能是当地贵族的,也可能是路过贵族掉进河里的。
龙纹罐领衔香港苏富比秋拍
9月7日,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北京预展在嘉里中心大酒店举行,拍卖时间定于10月4日至10月8日。据了解,今年秋拍将呈现3100余件拍品,涵盖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文人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等诸多门类,总估价约21亿港元。其中,26年后再次现身拍场的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堪称本次秋拍的焦点,预计估价逾8000万港币。
乾隆“瓷母”1.5亿元成交
纽约亚洲艺术周中的一件颇受关注的乾隆“瓷母”于北京时间9月18日晨六点在Skinner拍卖落槌。这件号称瓷母的乾隆御窑多色釉大瓶高达87.31厘米,口沿直径27.3厘米,有5处小修,原为美国运通公司旧藏。拍前估价为15万至25万美元,最终以2200万美元落槌(折合人民币约1.35亿元)加上佣金之后为2472万美元(折合1.5亿元)。据悉买家为电话委托系国内买家。
四川发现第二座古蜀早期城址
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土基坝和摆宴坝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成果: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蜀早期城址及一处古关口。这是四川考古史上继三星堆后发现的第二座古蜀早期的城址,对研究西周前后古秦巴蜀之间的关系,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等有重大价值,是四川省近10年来夏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首航
9月4日,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业船只“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在青岛首航。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中国考古01号”船的建成使用,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让我国水下考古专业设备装备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采用全电力推动动力方式,续航力1000海里,自持力30天,核定载员30人。该船以我国沿海与西沙海域为主要工作海域,船上配有考古仪器设备间、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潜水工作室、减压舱等设备,可承担水下文化遗存的调查发掘、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及小型的展览宣传等工作。
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通知》,将80处文物史迹、纪念馆园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汉画印象——郑州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展在宁夏博物馆展出
为宣传中原地区汉画艺术,加强馆际交流,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郑州博物馆于近日在宁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汉画印象——郑州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展”。本次展览精选郑州地区汉代画像砖拓片以及部分画像砖实物,展品数量达一百余件。这些画像砖制作精良,题材丰富,图案优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堪称是2000年前中原先民的社会生活画卷。此次展览展期为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127件“四川宝贝”确定赴美巡展
今年10月起,“神秘的古蜀文化展”将在美国举行为期近一年的巡回展。127件展品来自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包括7件复制品、120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4件。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由于太阳神乌金箔、铜立人像、铜戴冠纵目面具、金杖等7件均已被列入国家限制出境文物名单,故此次出展只能由复制品代替。“神秘的古蜀文化展”曾在全国巡展,已成为四川的一大对外文化品牌。
故宫“半价票”试行结束
截止至9月14日晚,故宫于12日至14日三天内试行的“14时后半价票”游客分流政策结束。在这三天内,首日共有1950名游客通过网络预约购买门票,其中1083人选购半价票,约占六成,其他两天购“半价票”人数也并不多,颇有“遇冷”之意。对此,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计划于明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再次试行单日内分流措施,而如果遇到半价票客流扎堆等情况,故宫也会随时调整入院参观时间。
甘肃炳灵寺石窟发现藏汉文佛经残页
9月5日上午11时许,甘肃省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接到报告,正在进行危岩体加固工程的施工队在一岩洞内发现了疑似佛经的纸张残片。炳灵寺文研所立即指派专业人员前往,在原时轮金刚院遗址上方约15米,距参观线路6米高的山崖上,发现一高1.3米、宽1.2米、深1.5米的自然岩洞里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佛经残片。炳灵寺文研所立即封闭保护现场,进行考古清理。至下午5时,共清理出佛经残页近千片,其中大部分是藏文佛经残片,也有个别汉文佛经残片,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吹日晒,佛经残片风化腐蚀严重。
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在秦陵博物院展出
“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卡拉雷兹博物馆合作举办,也是该展览在国内展出的第四站。此次展览集中了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的311件展品,包含了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品、美轮美奂的各式金首饰以及各种造型的骨灰瓮和雕刻精美的石棺,这些洋溢着浓烈的异国情调的文物,从不同侧面凸显了伊特鲁里亚文明从勃兴直至完全归化于古罗马文明的千年沧桑。展览于2014年9月5日开展,预计展出至12月7日。
456件汉代文物将赴法展出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兰西共和国文化与新闻部将于今年10月21日至明年3月1日在法国吉美博物馆合作主办“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这也是迄今为止反映汉代历史文化的最大规模精品文物展览。届时,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等456件珍贵文物将亮相法国。
中国古代玉器展开幕
观复博物馆9月20日隆重推出“玉之器——中国古代玉器展”,展期为七个月。展览从策展构思到正式开幕,得到了一汽大众奥迪的鼎力支持。这也是观复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的首个大型玉器专题展,展品囊括商代至明清各时代近三百件(套)精美玉器,以时间为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古人在玉器制作上的追求轨迹与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