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模式”研究述要

2014-03-18 19:20
关键词:中国模式学者发展

陈 安 杰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推进,“中国模式”在国际社会引发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讨论,国外学者纷纷发表对“中国模式”的见解和看法。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更加广泛。进入21世纪,中国取得了令世界惊愕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范围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日趋活跃。一般认为,“中国模式”研究勃兴于2004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他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刊登的《北京共识》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指出中国探索出了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即“中国模式”。自此,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模式”研究热潮。中外学者围绕“中国模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极大地推进了学术的进步和发展。系统总结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中国模式”特别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模式”存在与否的争论

“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目前学界仍有较大分歧,形成了否认、慎用、肯定的不同观点。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海贝勒对于“中国模式”存在与否持否定看法,在他看来,“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他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1]。美国学者戴维·兰普顿认为,“‘中国模式’应该不是一个模式,而是一种发展的方式”[2]。李士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根本道路, 这个道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远没有成熟为一种模式,所以,不必冠以“中国模式”[3]。邱耕田则强调,如果“中国模式”包括中国发展的高代价性,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不成熟不完善,应当不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如果不包括,则又说明所谓“中国模式”的片面性和不符合实际性[4]。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根本没有“中国模式”。他对中国所选择的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否能够成功表示怀疑,何谈“中国模式”[5]?

持慎用观点的学者并未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而是表达了一种审慎的态度。李君如指出:“我国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要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会引起盲目乐观,也会转移改革的方向,将来有可能把这个‘模式’视为改革的对象。因此要慎提‘中国模式’。”[6]张曙光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社会结构性转型指标还没有随着经济结构转变,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所以,还不能轻言‘中国模式’”[7]。赵启正认为如果单“从‘模式’一词本身的含义加以考察,它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所以,我们用‘中国模式’这个词就得十分小心”[8]。

同否认和慎用“中国模式”的观点相比,多数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普遍认为“中国模式”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相伴而生的,使用“中国模式”正是对中国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和认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研究中国发展的全新视角。秦宣强调完全可以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来概括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认为还处于变动之中的就没有“中国模式”,那么我们只能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模式[9]。支振锋等认为,多年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有一个有迹可循的模式,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整个社会在进步,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说存在有“中国模式”是没有问题的[10]。徐崇温认为,“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和表述。怎样理解中国模式,消除有关的误解和曲解,关乎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11]。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对“中国模式”的看法更为理性,他指出,不承认“中国模式”的存在,只能导致对这个模式所包含的缺陷的忽视和漠视。只有承认了“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才能对这个模式加以认真的研究,找到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进[12]。

实际上,在对待“中国模式”这个问题上,中国学者始终持审慎的态度,既然国外学者热议“中国模式”,就说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是值得讨论的,那中国学者也应该自信地面对,肯定“中国模式”的存在(当然也不能避谈存在的不足),要站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聚焦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建构属于我们的话语体系,从而推进“中国模式”不断完善。

二、“中国模式”实质和内涵的研究

在肯定“中国模式”存在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和看法。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13]。刘同舫则认为,“中国模式”实质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践行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对“中国模式”的最全面概括[14]21-25。

“中国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凸显科学发展。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赋予“中国模式”以崭新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宗旨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决不苟同于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15]。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始终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通过“有先有后”的科学发展,实现城乡、区域、行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模式”体现了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且三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有些学者则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突出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把市场和政府两者结合调节资源配置;政治建设上发展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拒绝多党轮流执政和议会政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上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允许不同社会思潮的存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走共同富裕道路[14]21-25。蔡拓指出:“‘中国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回应和参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16]

“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总结。胡长生认为,“中国模式”指的是,在过去30多年间成功回应了各种经济难题、保持了连续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进而言之,“中国模式”是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转变演进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17]。张西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就是对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内在规定性[18]。

综上可见,学界对“中国模式”实质和内涵的研究,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有了一定的深度,并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阐发、解读,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笔者看来,仅此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模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它内涵丰富,既借鉴了多元文明成果,又有结合自身社会实践的创新,并与西方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属于中国内生性的创新成果,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中国模式”,消除国外学者对中国的偏见和误导,使“中国模式”在国际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模式”,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三、“中国模式”基本特征的研究

由于中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关注点各异,他们对“中国模式”基本特征的认知也出现较大差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都注意到了中国在体制方面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内生性创新。“中国模式”始终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于中国发展的优秀成果,并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创新成果。韦伟强指出,“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创造且不做固化的模式,具有强烈的内生性,是在自己发展历史上的经验概括,是对各个地区具体模式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总结[19]。田春生认为,“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优势和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掌控市场规则的制定权方面,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则,来促进制度的转型与创新”[20]。古巴学者胡利奥·A·迪亚斯·巴斯克斯认为,“30 年来中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行权力下放和基层选举,推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政党执政模式,使中国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实验室”[21]。

其二,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由浅水区到深水区,现在似乎已经看不见石头了,但仍然勇往直前,并坚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罗斯·加诺特指出,“中国模式”“每一步的成功都是在很多地方实施生效后才得到认可。有时候成功的经验会超出政策范围,直到既成事实后才从务实的角度被接受,为发展战略所吸收”[22]。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模式”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首先做大蛋糕。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加大资源总量,从而扩大可供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使改革尽可能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把改革的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其次增量改革,可以避免调整的成本,有利于调整改革中稳定与速度的关系;三是试错法,即从较小范围内试验开始,由点及面,不断总结和观察,进而扩大范围,这就表现出中国改革的局部性特征[23]。印度学者则认为,“中国模式”是在“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在实践层面奉行务实变通,在理论层面实行兼收并蓄、继承发展,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紧密结合国情的发展方略”[24]。

其三,权威型政府。“中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征体现在政府领导力上,就是要有一个致力于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权威性政府,这样的政府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能做到政令畅通、团结高效。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政府是一个强势政府;中国没有一个强势政府,很多事情就很难做。如果像中国这样的国家采取西方的政治模式,就成了“软政府”,要想实现现代化几乎不可能,原因是这样的政府缺少凝聚力、整合力和执行力。他进一步强调强势政府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强势政府自身也有问题,出现问题需要逐步纠正,也可以纠正[25]。潘维等认为,“民本”政治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现代民本主义的民族理念;一个先进、无私、团结的执政团队;以功过考评为主的官员遴选机制;独立的分工制衡纠错机制[26]。季小江等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超强的组织动员力,是一个为全社会整体利益服务和组织紧密型的政党,能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可以统一全国的发展步调,从而减少各种社会利益冲突,避免国家内部纷争,确保国家稳定发展[27]。

由此观之,中外学者对“中国模式”基本特征的概括,不管是内生性创新、渐进式改革,还是权威性政府,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肯定,通过“中国模式”这一特殊形式表达出来,凸显出中国的与时俱进和创新特质。不过我们也看到,国外学者在阐释“中国模式”特征时,总是有意避免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与西方政治制度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的独特的政治模式,而是更多地转向谈论中国的经济模式,极力淡化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差异。

四、“中国模式”世界影响的研究

在“中国模式”对世界影响的问题上,中外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将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模式”将会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

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开始被作为一种软实力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启示了一个国家应该独立自主地走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反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现代化新路[28]。“中国模式”相对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思路,甚至可能是一种新的范式变化、一种现有的西方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清楚的新模式[29]。这一模式正在为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产生重要影响,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30]。有些学者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模式”可以提供其他国家可效仿的、成为全球强国的另一种途径[31]。不过有些学者认为还是要理性看待“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但是,对“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切不可估计过高,“中国模式”在短期内很难成为西方模式的替代品[32]。

郑永年刊登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西方一些政要也意识到,如果中国要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构成威胁,那么这种威胁并非来自中国的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而是来自于被忽视已久的“中国模式”[33]。有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发展颇为担心,认为中国崛起将使西方融入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下,西方人熟悉的民主或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活动的权利不再被视为西方人引以为豪的准则。甚至有些西方学者发出了警告,目前西方主导的国际资本主义的多边体制已受到重创,它内在弊病已经显露,而且受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式的挑战——中国的崛起展现了一个与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根本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34]。

显然,某些西方学者不愿意看到“中国模式”出现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但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要极力维护西方精英人物精心设计、维持了若干年且自认为完美无缺的“西方模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中国模式”对“西方模式”的巨大挑战。现实情况是,前者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而后者的影响力却在逐渐弱化,如此这般,一些西方学者出现焦躁不安便不足为奇了。

五、“中国模式”研究的几点不足

学界对“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概括有三:

一是突出总结成就,存在问题关照不足。毋庸置疑,中国的快速发展震惊了世界,“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35],并且仍在加速过程中,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权力过分集中以及部分官员的腐败问题;过分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上述问题都亟待解决。对这些不足,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置若罔闻,只有面对现实,正视不足,才能推动“中国模式”进一步完善。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并没有遮蔽中国在快速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和不足,而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政府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存在的问题也将逐步加以解决,并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多注重学理的梳理,实证研究不足。大多数学者从理论、政策等宏观角度对“中国模式”进行解读,阐释中国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而很少做到学理与实证相结合,导致一些研究成果抽象、说服力不强。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的甚少,这也成为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短板”。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清晰可见,中国学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调查研究,既要做深入的调查,又要做细致的研究,获得鲜活的第一手实证资料,这样在阐述中国发展问题时就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坦白地讲,“中国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学者给予的并非是喝彩和掌声,而更多的是质疑和批判。囿于西方国家控制着国际话语权,中国发展的真情往往被扭曲。为消除国外学者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或认知的片面性所导致的“误读”或“误解”,甚至偏见和敌视,中国学者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国,让世人认知真实的“中国模式”。

三是强化研究范式,跨越时空的对话不足。“西方中心主义”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基本视角,这种范式在解释东西方发展问题时就成为一种关于传统社会转型的思维架构,反映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上就存在着按西方模式发展的先在预定,也就是仍未脱离西方思维模式的窠臼。中国学者一直以来对“中国模式”较为审慎,与国外学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失去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对于片面、歪曲理解“中国模式”的观点要主动地进行批判和分析,要善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因为他们的成果和观点凝结了对“中国模式”独到的洞察和见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学者在视域上的局限。中国学者要以主动、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国外学者加强对话交流,批判地吸收国外学者的见解,积极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有益成果,拓宽理论视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模式”的认知,牢牢掌控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1] 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2] 戴维·兰普顿.中国模式为何吸引世界目光[N].环球时报,2008-08-25.

[3] 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79-86.

[4] 邱耕田.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N].学习时报,2009-12-07.

[5] 科尔奈.根本没有“中国模式”[J].社会观察,2010(12):102.

[6] 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N].学习时报,2009-12-07.

[7] 张曙光.还不能轻言“中国模式”[J].西部广播电视,2010(Z2):26.

[8] 赵启正.中国无意输出“模式”[N].学习时报,2009-12-07.

[9]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10] 支振锋, 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123-125.

[11]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2):17-21.

[12] 郑永年.“中国模式”不是审美对象[J].中国企业家,2010(10): 41.

[13] 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J].人民论坛,2009(18): 58.

[14] 刘同舫.“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15] 范强威.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核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71-74.

[16] 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12-14.

[17] 胡长生.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4):38-43.

[18] 张西立.中国模式的特质[N].学习时报,2009-04-13.

[19] 韦伟强.“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分野[J].长白学刊,2008(5): 40-43.

[20] 田春生. 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5): 15-18.

[21] 胡利奥·A·迪亚斯·巴斯克斯.新中国60 年孕育新模式[M]//王辉耀.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北京: 凤凰出版社,2010: 7 .

[22] 罗斯·加诺特.中国30年改革与经济发展经验[M]//王新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9.

[23] 林毅夫.以比较优势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战略[J].人民论坛,2008(24): 22.

[24] 邹声文,张景勇,崔清新.经典中国·辉煌30 年: 伟大旗帜指引伟大道路[N].人民日报,2008-09-27 .

[25] 张维为.从东欧困境看中国模式[J].红旗文稿,2009(23):4-6.

[26] 潘维,玛雅.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J].开放时代,2009(5):126-139.

[27] 季小江,尚会永.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67-72.

[28] 沈云锁.“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19-28.

[29] 张维为.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2): 118-120.

[30] 吴艳东.“中国模式”:探索历程、特点及意义[J].理论探索,2009(2): 42-44.

[31] 程翔.中国模式的胜利[N].海峡时报,2009-05-28.

[32] 刘建飞.中国模式:由理想到现实[J].探索与争鸣,2009(9): 64-69.

[33] 郑永年.“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N].联合早报,2004-04-20.

[34] 索罗斯.世界的未来要看美中领导人怎么做[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35] 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N].人民日报,2013-03-26.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学者发展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者介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