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4-03-18 21:25谢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护理学实验课基础

谢莉

(淮南卫生学校,安徽 淮南 232007)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谢莉

(淮南卫生学校,安徽 淮南 232007)

针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为现代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接轨打下基础,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教学目标

2008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要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职业技能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护理职业教育为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强调基本理论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基础护理学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1],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分析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

1 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实验教学课程目标设置不合理

目前,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目标还局限于简单护理技能操作的熟练掌握,而当今护理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为依据,使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全面对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护理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岗位内涵。而现行的课程目标还是局限于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护理知识与护理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使学生的护理技能与护理岗位要求全面对接,不利于学生护理技术的整体提高。

1.2 实验教学过分强调护理操作程序的统一性和动作的规范性

基础护理学实验内容多是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教师过分强调操作动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学生只会单纯地模仿简单的动作,而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其结果,一方面操作缺乏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是机械模仿,一旦忘记其中一个步骤,操作就无法继续,缺乏流畅性。如在模拟“静脉输液”技术操作中,教师特意把病人的姓名写错,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查对出来,其余学生虽然知道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也模仿查对动作,却没有认真核对;还有的学生因忘了先备胶贴后挂瓶排气,就从头再来一遍,缺乏灵活性。由此看出,在教师强调护理操作程序的统一性和动作的规范性理念下,学生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临床护理工作。

1.3 护理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不全面

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基本上还是以实施标准的基本操作技术作为关键性评判指标[2],导致学生只关注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模仿教师或光盘中的每一个操作动作,而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同时,实践考核只考核操作流程,而对物品准备和整理及考核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未设计难度,导致学生到临床遇到一些无法预计的意外情况时措手不及,难以妥善处理。再者,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练习场所、用物相对固定,学生始终在熟悉的环境中练习,这样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上所有的实验用物都是由教师准备,学生几乎对用物不做仔细检查和详细了解,因此当考核中用物发生变化时,学生缺少应变能力。这反映出我们平时的训练相对机械,教师代替学生做得过多,从而使学生形成惰性,不善于思考,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准备不足。

1.4 实验室部分设备落后,与临床脱节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与临床脱节现象,如吸痰、吸氧技术临床大多采用中心吸引方式,而教师仍按照教材使用吸引器、氧气筒进行教学;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术、吸氧、吸痰等临床几乎都采用一次性导管、一次性包进行操作,而教师仍使用传统的导管进行操作。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所学和临床所用不一致,学生到医院后不得不重新学习某些技能操作,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5 实验室管理低效,导致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不够

护理实验室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教师示教,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十分有限,课外时间不对学生开放,这使得学生没机会反复练习所学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影响了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课堂上的练习,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每项练习的实验用物,学生不参与物品准备和实验设计,上课前由护理教师将实验所需物品准备好并向学生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直接模仿练习,课后也是由教师负责清点和整理用物,并负责保管。这种实验室管理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依赖教师心理,动手能力差,导致操作时不知如何准备和整理用物,实习时不适应临床工作。

2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2.1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是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想保障,是上好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前提条件。护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护理专业技能对日后就业和工作十分重要,激发其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2.2 改革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

2.2 .1以学生为主体,精心组织实验教学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机械模仿训练方式。如在实验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教材中相关内容,让学生自己考虑护理操作前应做哪些准备、操作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操作后应如何处理用物等,让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意见。实验课上,教师操作演示时,应注意情境模拟尽量逼真,尽可能用真人代替模拟人示教,增加操作的真实感,并让学生参加教学互动,可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角色,使学生亲身体会两种角色思考问题的不同,从而理解护士工作的辛苦和满足病人需要的重要性。另外,角色扮演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2.2改革实践技能考核方法 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生在操作中注意和病人沟通、交流,并进行心理护理。因此,学校考核标准应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将以往只注重护理技能操作程序的考核指标,改为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指标,包括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实践考核要强调临床适用性,如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和工作特点设定情境,给出具体病例,让学生先进行护理体检、收集资料并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准备所需用物,完成基础护理相关工作。考核中教师还应注意强化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遵循科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不违反操作原则的合理创新应积极鼓励并纳入考核分值中。另外,也可在考核中增加意外障碍,考核学生的反应能力。实验课考核可采用平时表现、平时考核和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按比例计算最终实验课成绩,促进学生提高操作技能。

2.3 加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联系

学校和医院应经常沟通,在科学的原则下达成一致,对于临床已经成熟的一些技术和方法,要求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可安排教师不定期到临床进行工作交流,掌握临床新动态。实习医院也应加强临床带教管理,选出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优秀带教教师,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进行培训、考核,督促其带教工作。学校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在对话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消除教学与临床脱节现象。

2.4 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比例占到50%,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人力及实验资源不足等问题,学生练习的项目及时间太少,这必然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因此,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现状,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及物品准备,让其在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要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改变单纯模仿教师操作步骤,过分依赖教师心理,从反复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应全天候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5],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训练计划,在课外活动、晚自习、周末等时间,随时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实践。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可针对自己比较薄弱的技能项目反复练习,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而不是只把实验当作是验证理论、配合课堂教学的手段。

总之,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在护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适应护理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1]姜莉鸣.探索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69-70.

[2]史瑞芬,曾爱芳,吴俊.改进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考核标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3.

[3]赵峰,福贵.改革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1999(1):32.

[4]高庆岭,王克芳.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学杂志,2002,17(10):739-740.

[5]邵伟,帅翔.浅论设计性实验与开放实验室[J].药学教育,2002,18(3):43-44.

G420

A

1671-1246(2014)13-0078-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实验课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