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2014-03-18 19:28李燕芬叶小华周舒冬李丽霞郜艳晖余日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卫生教学效果案例

李燕芬,徐 英,张 敏,叶小华,周舒冬,李丽霞,郜艳晖,余日安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310)

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李燕芬,徐 英,张 敏,叶小华,周舒冬,李丽霞,郜艳晖,余日安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310)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宗旨,将案例穿插于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卫生统计学是描述、归纳、探索医学数据分布特征和揭示数据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掌握和运用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医疗卫生、医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统计学问题,是医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根本任务与目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快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我们对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1 建立学生基本信息资料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

传统的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通常是在实验教师指导下把理论课内容复习一篇,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以PPT的形式,结合实例向学生展示SAS统计软件的应用。最后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尽管学生均能完成习题,但课后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无从下手。因此,这种单纯的多媒体实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和医学科研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开展案例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方法为:在卫生统计学第一次理论课后,给学生下发“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学生及其家庭成员信息,信息涵盖了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及资料类型、变异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学生的性别、身高、体重、血型等。然后让学生建立个人基本信息资料库,在以后的实验课中针对相应的章节对资料库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讲授“绪论”时利用该资料库数据帮助学生认识变量、变量的类型;在讲授“统计描述”时让学生从资料库中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集中趋势和变异程度的统计描述;在讲授“统计推断”时,对该资料的数据特征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推断。该方法在两届学生、12个班级中实施,教学效果良好。每次实验课只选取其中的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这些变量既可作为引例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作为教材例题的补充来巩固知识点。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而且培养了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

1.2 利用科研案例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是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每个案例都能反映或折射一定的主题,具有启发性和相对的难度与深度,学生接触后,会产生疑惑,由此引发思考,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卫生统计学应用性较强,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教师平时应注意积累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案例,在课堂上穿插讲解,给学生阐述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将理论教学与科研案例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多重分析”一章时,以“中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案例,引导学生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因变量“睡眠质量”的各个自变量进行筛选,结合单变量分析的结果对最后进入模型的变量及变量在方程中的实际意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使其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理论知识快速向实践能力转化[3]。

1.3 利用文献案例讨论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前,让学生搜集医学类文献,以“该文献是用自己学过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的”,或“自己对该文献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有质疑”为搜集标准。教学时,对这些文献集中讨论,学生踊跃发言,思路清晰,能正确指出对文献的研究目的、资料的基本特征以及应当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等。学生对文献案例讨论法的评价较好,他们在查找各相关知识点的同时,也把理论知识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在发现统计学方法实用性的同时也指出了文献中的误用之处,例如配对资料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符合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使用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等。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语言表达能力[2]。

2 加强实验考核

卫生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多学多练多用才能融会贯通。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找出各章节授课的难点、重点,建立题库。上课时随机抽取题目进行随堂小测验,并将考核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占10%)。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水平,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3 协助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卫生统计学课程期间设计小课题进行社会调查,例如,对广州市重点控烟场所控烟情况进行调研,以班为单位,再分成10个小组,每组负责问卷的一部分,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周末进行调查,然后各自对调查资料进行建库、分析和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最后由教师对报告进行点评。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使学生多接触社会,锻炼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4 加大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力度,培养其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可增加综合设计类实验。开设综合设计类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调查设计、问卷制作与科研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教研室定期选派教师到基层进行一些短期课题调研或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以进一步了解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应用型课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可由教师提供实验项目、内容、要求及参考书,给出实验提示,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研究、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进行实验、测量或调查并获取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例如,在广州市重点控烟场所控烟情况调研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全面、深层次的控烟情况调研。此外,可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案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证明,实验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案例穿插在卫生统计学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生基本信息资料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协助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适时引导,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将其应用于卫生统计学教学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随着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实践和研究,我们将继续完善案例教学法,使其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5]。

[1]魏芳.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68-69.

[2]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周舒冬,李丽霞,郜艳晖,等.以案例为中心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27-28.

[4]王文蔚.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5,14(4):402-403.

[5]范引光,潘发明,王静,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2):1239-1241.

G420

A

1671-1246(2014)05-0099-02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2]204号,粤财教[2011]473号);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教高函[2008]21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2]204号);广东药学教改项目(GYJGYB201207)

猜你喜欢
卫生教学效果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卫生歌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