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名将张国华

2014-03-18 01:32王锡堂
党史文汇 2014年3期
关键词:格达张国华昌都

王锡堂

被毛泽东称之为“小井冈”的张国华中将,是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二野虎将。他1914年生于江西永新,1928年跟随毛泽东参加井冈山斗争。随后在他44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7年是在西藏度过的:从1950年率部进军西藏,直至1967年调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称“佛光将军”。

率部出征 痛失爱女

1949年11月23日,开国大典不久,成都战役还在进行,毛泽东就十分关注那片积雪的高原,他致电彭德怀:“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不只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到川康平定之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又从莫斯科致电中央、德怀并转告小平、伯承、贺龙:“西藏人口虽然不多,但国际地位极其重要”,“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现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这封信是附有四个“A”的紧急电报形式传到北京的。

根据毛泽东指示,当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迅速致电西南局,“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于4月向西藏进军”,并指出,西南局应立即抓紧布置,派出部队迅速占领康定,以康定为基地,筹划入藏事宜。进藏兵力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1个充足军或4个师左右。

邓小平、刘伯承接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电报后,于1月6日在驻地重庆曾家岩召集各兵团领导人会议,传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进军西藏的重要指示,商讨选将问题。刘邓反复思量,不约而同想起了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张国华自井冈山投身革命后,参加过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历任一一五师独立旅第二团政委、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黄河支队政委、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湖西军分区政委、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勇)第四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日本投降后,调任晋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一纵队副政委、第七纵队副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军长。从林聂身边到刘邓手下,张国华始终能征善战,是军政兼优的干才,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本领。

名单报上去后,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一看,便大笔一挥:同意。

1月7日,张国华前往川南担任主任的途中,突然接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西南军区司令员)联名签署的命令,要他迅速赶赴重庆,接受新的任务。

军令如山,张国华只得半路返回,与政委谭冠三赶至重庆。在西南局会议室里,刘伯承向张国华、谭冠三传达了党中央、毛泽东关于进军西藏的战略决策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张国华、谭冠三指出:“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于我们进军西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到西藏去,就是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政策就是生命。必须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要用正确的政策去扫除中外反动派的妖言迷雾,去消除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成见,把康藏广大僧俗人民和爱国人士团结到反帝爱国的大旗下来。”

张国华、谭冠三随即马不停蹄地赶回乐山,当即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刘伯承的指示。张国华语气铿锵地说:“进军西藏,解放水深火热中的西藏农奴,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全军上下,必须从政治动员、物资准备等各个方面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必须迅速动员起来,开展‘生活高原化、康藏化的大练兵运动,以实际行动坚决完成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交给我们的这一光荣使命。”

就在张国华准备召开会议的当天早晨,突然接到秘书打来的电话:“难难病了,高烧不退,您是否回去看一看?”难难是张国华夫妇的第一个孩子。一听孩子病了,他不觉怔了一下:“什么病?”秘书报告:“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张国华说:“今天我要开会,就请你去医院帮我照看一下。”会议进行当中,张国华的警卫员又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对张国华说:“难难病情十分严重,夫人、医生请您马上去医院。”

张国华火了:“3万多人马上要进藏,百事都得有个轻重,今天这个会,我当军长的能离开吗?”晚上,张国华才抽空驱车赶往医院,他想告诉难难,爸爸要带他去西藏看火焰山,找孙悟空。可当他走到病床前时惊呆了,难难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结识格达活佛 尊重宗教信仰

3月25日,第十八军全体指战员在四川乐山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大会”。

当天,张国华和五十二师师长吴忠率先遣队一五四团离开乐山,踏上了向西藏进军的伟大征程,部队乘车到达当时公路的终点雅安。随后翻过二郎山,跨越泸定桥,占领了康定。

在康定,张国华对入藏事宜作了三点指示:一、根据毛主席“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指示,部队要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迅速修复雅安至甘孜的公路,保障大部队的运输和补给工作;二、大部队要准备提前进军,积极作好昌都战役的准备;三、对西藏地方当局,以政治争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力争和平进军。

4月26日,张国华率部抵达康北重镇甘孜,这里曾是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会师的地方,当地僧俗人民对当年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和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帮助博巴(藏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情景留下深刻印象。当年朱德结识的老朋友、藏族著名爱国活佛格达组织广大僧俗人民欢迎准备进藏的子弟兵,并拿出青稞、酥油、藏酒进行慰问。格达还把张国华军长和吴忠师长、藏族长征干部天宝等人请到他的经堂里亲切交谈。他面对张国华笑着说:“你们这些无神论者又来了,我这个有神论者要热烈欢迎你们,拥护你们!”接着又颇有风趣地说:“当年朱总司令离开这里时曾经对我说,红军15年后还会回来的,今年刚好15年,朱总司令真是一位活菩萨啊!”

张国华说:“当年红军最困难时您深明大义,给了红军极大的帮助,共产党永远不会忘记您这位老朋友,朱德总司令还要我代他向您问好,并希望您能去北京到他家里做客。”

格达说:“共产党、朱总司令还没忘记我这位老衲,我真是感到荣幸之至啊!”

张国华说:“我们这次来,就是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命令,向西藏进军的。为解放大陆最后一块领土,毛主席和党中央已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商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然而,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妄图以军事力量阻止我军进驻西藏,现在7000多藏军已调往金沙江西岸,妄图凭借天险和神符顽固抵抗。”

格达愤慨地说:“西藏自元朝起,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一定要解放。我要组织劝和团去西藏,促使达赖尽早派代表去北京进行谈判,为早日解放西藏尽我一点微薄之力。希望军长能将我的心愿转告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张国华非常感谢地说:“难得活佛有这片爱国之心,我一定将您的愿望转告给党中央,转告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朱德接到消息后,当即给格达去信,对其爱国行动大加赞许,同时告诉他目前入藏安全尚无保证,请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以后再作决定,并希望他一定来京重叙旧谊。先遣部队在甘孜整休时张国华回到成都。格达接到朱德来信,再次找到吴忠师长说:“谢谢你们把我的要求告诉朱总司令,可是为了西藏早一天祥和,我已下定决心去西藏劝和,所以其他事都顾不上了,等到西藏众生安康之后,我再去北京见朱总司令。”

7月初,中央人民政府电告西南军委员会和西康省人民政府,同意格达活佛率劝和团启程赴藏。7月10日,格达一行数人打着红旗,启程前往西藏。张国华派吴忠、天宝等前往白利寺欢送。

指挥昌都战役 签订十七条协议

8月22日,英国特务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在昌都毒死格达活佛,妄图彻底关闭和谈的大门。25日,中央军委批准昌都战役。28日,谭冠三率十八军全体将士离开四川,浩浩荡荡开赴前线,9月13日到达甘孜,与先遣部队会师,并为格达活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9月15日,张国华、谭冠三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张国华作了简短动员:“这次战役一定要根据毛主席‘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的指导原则,彻底肃清西藏分裂分子的反动气焰,为进军西藏扫清障碍。”“由于西藏高原上气候、环境、地形等种种特殊情况,敌人的布防在金沙江正面拉了一千多里,江边到昌都纵深又是700余里,地区如此辽阔,藏军又熟悉地形,善于驰聘,这就使我军会像老虎捕苍蝇一样,难以捕捉。因此二野首长指示我们,要从外翼作深远的战役迂回,抓住敌人就有办法,包围了就是胜利,大家走得快,就能抓得住敌人。”9月21日清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长空,充满信心的十八军壮士,在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欢送下,像离弦之箭,分南北两路向昌都挺进。紧跟在部队后面的是藏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支前大队,他们赶着上万头耗牛,为部队运送粮食和各种物资。张国华随主力五十二师指挥战斗。

在张国华、吴忠的率领下,北线部队以日行120里至150里的强行军速度日夜兼程疾进。10月5日抵达邓柯县,然后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昌都逼进。右路一五四团连夜渡过金沙江,消灭了渡口守敌,包围了青科寺,随后经玉树西南与西北军区骑兵支队会合,并出敌不意迅速秘密南下,长驱1000余华里,越过草原,跨过雪山、冰川,向恩达挺进。并于10月18日先敌4小时抢占恩达,截断了昌都藏军的西退之路。左路一五六团、军炮兵营渡江后,迅速到达生达,守敌吓得闻风而逃,我军乘胜追击,在小乌拉山全歼敌人。中路一五五团攻占洞洞竹卡,也歼灭部分守敌。与此同时,南线一五七团也胜利渡江,从两翼迂回,钳击宁静之敌。迫使第九代本格桑旺堆率兵400余人起义。接着向帮达、八宿方向疾进,堵截昌都之敌南逃。云南部队也胜利占领上门、盐井,劝降民团500余名。新疆部队翻过昆仑山后,正向改则地区推进。

各路大军像一把把钢刀直插敌军心脏昌都。昌都守敌本以为“雪山恶水胜过十万大军”,可他们正在酣睡之时,我军“飞”到了昌都。藏军总司令拉鲁就像惊弓之鸟,连夜逃往拉萨。残军2700余人也落荒而逃。张国华率部乘胜追击。在我军强大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之下,2700余名官兵放下武器,向十八军投诚,杀害格达活佛的英国特务福特也束手就擒。10月24日,昌都战役结束,整个战役历时18天,经过大小战斗20余次,共计歼敌5700余人,占当时藏军总数的三分之一。昌都战役的胜利,促使西藏上层集团迅速分化瓦解,西藏地方政府终于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建议,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和谈代表团赴京谈判,商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正如刘少奇所说,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

1951年5月15日,张国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赴京参加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和平谈判,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于7月回到昌都。

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率部离开昌都,向拉萨挺进。经过56天的艰难跋涉,部队翻越19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涉过数千条冰川急流和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全程114公里,于10月26日到达拉萨,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

1952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成立,张国华任司令员,谭冠三任政治委员。

战胜缺粮困难 立稳脚跟

数以万计的部队进入西藏之后,各种困难接踵而来,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供给。当时一人进藏,需要八人搞运输。从西南雅安雇牦牛、从西北用骆驼运粮到拉萨,一年只能往返一次,其运费加消耗,一斤粮食比一斤银子还贵。这给西藏上层少数反动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四处捣乱,妄图把解放军困死。在西藏军区同西藏地方政府的一次联席会上,张国华根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内容,提出西藏地方政府应主动帮助解放军进入西藏,向解放军出售粮食。西藏地方政府的司曹鲁康娃竟幸灾乐祸地说:“西藏是个穷地方,粮食很少,你们军队一来,老百姓反映粮价提高了,叫我们到哪里去搞粮食?”

张国华当场予以驳斥:“你们高价从老百姓手中收缴粮食,把成千上万斗粮食堆在仓库里发霉变烂,有良心的老百姓都很清楚,究竟是对谁不满意。”

一番唇枪舌剑,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不得不口头上答应协助部队筹粮,但实际中根本没有去履行承诺。

针对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粮食封锁,张国华遵照毛泽东“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邓小平“补给重于战斗”的指示,组织部队开赴拉萨河畔,开荒生产,自力更生,办起了“八一农场”。从1951年底至1952年春,部队开荒万余亩,全部种上粮食、蔬菜。他以身作则经常和战士一起参加开荒生产,并常常住在农场。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八一农场获得大丰收。面对金灿灿的粮食和绿盈盈的蔬菜,他高兴地对战士说:“咱们在世界屋脊、风雪高原开荒生产,撒下的不仅是粮食种子、萝卜、白菜种子,而且是希望的种子、团结的种子、胜利的种子。”

1953年秋收时节,张国华特意邀请了西藏的爱国人士和青年、妇女联谊会的男女老少到“八一农场”参观,其中有阿沛·阿旺晋美夫妇,还有达赖喇嘛的母亲等。这不仅大大鼓舞了藏族人民依靠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信心,而且让西藏人民群众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是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来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建设祖国边疆的,大家都亲切称赞解放军是“西藏的红军”,是“菩萨兵”。他们还说道:“解放军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帮助。”阿沛·阿旺晋美开仓取粮,送给解放军,并立即召开寺院负责人会议,出面担保,要各寺院为部队筹集粮食。

在组织部队开荒生产、争取爱国人士支持的同时,张国华还组织后方部队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及工兵、汽车部队开赴筑路工地,加快康藏公路的建设,加强粮食运输。还将部队分散到日喀则、江孜、则拉等地驻防,仅留3000人驻防拉萨,以减轻拉萨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由于张国华采取了这些积极而果断的措施,驻藏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终以得到解决,在西藏立稳了脚跟。

中印边界 大显神威

西藏上层的反动分子,眼看用封锁粮食的办法没有把解放军饿跑,便频频制造骚乱,武装包围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的住宅,袭击解放军驻地,破坏交通,抢劫解放军物资,建立叛乱武装,围攻我党政军机关,杀害爱国人士和人民群众,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不得安宁。西藏工委、西藏军区根据中央指示,对西藏反动分子的叛乱活动,一方面进行严厉的批评,一方面采取宽容的态度,宣布从1957年起,六年内不进行民主改革,也不改编藏军,耐心等待其觉悟。但西藏反动上层却把中央人民政府的宽容和忍耐视为软弱可欺,加速其叛乱,终于于1959年3月发动全局叛乱,宣布西藏“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代理驻藏代表、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奉命率部反击,平息拉萨叛乱,正在内地治病疗养的张国华接到中央电话,迅速赶回西藏,指挥部队开赴叛匪老巢山南地区,发起山南战役,以迂回包围的运动作战形式,对山南叛匪发起围攻,出师十日,奔袭千里,一举歼灭盘踞在这里的9000叛军,荡平了叛匪老巢,取得了平叛的重大胜利。

趁西藏反动分子发动叛乱之机,印度政府也不断在中印边界增设据点,蚕食中国领土,挑起事端。从1952年至1962年,印军在中印边境中段侵占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国政府一再克制忍让,向印度政府提出交涉,力争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事情。张国华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睦邻友好的方针,命令边境部队不开第一枪,力避发生武装冲突。

1962年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哨所突然发动围攻,至10月中旬,打死打伤我边防官兵47人。党中央决定自卫反击,痛击侵略者。随即,中央军委召见了参加完中央七千人大会后留下来治病的张国华,并叫他参加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央军委紧急会议。毛泽东说:“我们先礼后兵,礼,行不通,扫了它!”周恩来说:“这次斗争,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不打则已,一打就要胜利!”刘伯承元帅指出:“不能不打了!要以‘雄师缚鸡之势来打好这一仗。”邓小平、贺龙、徐向前也先后发言。最后罗瑞卿总参谋长问张国华:“你有没有把握?”张国华坚定地回答:“有!”

10月13日,张国华抱病飞返西藏,当天就在拉萨召开了军区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紧急会议精神,对自卫反击战作出了果断部署。15日,张国华来到前线指挥部,察看地形,指挥作战。

10月20日7时,张国华正式下达命令,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开始。解放军各部队向东西长达21公里战线的印军发起了总攻,分多路向纵深快速挺进。

在高原连日操劳奔波指挥的张国华发着高烧,头痛得要裂开似的,在战斗激烈进行、指挥部向前推进时,因山高路险,连骡马也不能逾越,警卫排战士要用担架将国华抬过冰峰山口,被张国华拒绝了。他说:“这是在打仗,让战士看到了会有什么影响!”警卫战士不得不搀扶着他边走边指挥,部队闻言,顷刻士气大振。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张国华连续指挥了多次战斗,歼敌3个旅,生擒王牌旅准将旅长达尔维,击毙准将旅长辛格,毙俘敌军7000余人。直至11月21日,我军打到国境线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重申: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解决;并宣布从22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线全线停火。

(责编 雷蕾)

猜你喜欢
格达张国华昌都
男人与马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卷绕王”张国华:一辈子,一件事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
家有贤妻解心忧,厅官放胆狂贪2000万
幽默·漫画
中国人民解放军昌都警备区第九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