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浅议

2014-03-18 20:35李文革袁莉
大陆桥视野·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李文革+袁莉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边疆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措施对策,要从观念、制度、管理体制、特色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改进,才能有效地实施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图书馆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一、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内涵

1.边疆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含义。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协作、相互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提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共享区域可以是同城之间,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几个省联合地区,所以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是边疆区域内或区域外,图书馆之间或其他机构之间共同进行信息资源合作共享。

2.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包括:(1)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通过集中编目,可以改变边疆区域内各个图书馆各自为政的局面,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2)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建设数据库资源,是边疆地区图书馆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共享大部分都要通过数据库资源共建来实施。(3)图书设备资源共享。图书馆设备资源共享是指计算机设备、缩微复制设备、录音录像等资源的共享。合作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置换、有偿使用等方式合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财力。(4)人力资源的共享。在合作的图书馆之间,各个图书馆专业人员都可以为其他图书馆所共享,展开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共享。比如,以“借用互助”为主的人才流动,以“项目共建”为形式的人员合作,以“联合办公”为形式的在线咨询导航等。

二、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遗漏,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类信息载体数量急剧增长,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全面的信息。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图书馆只能以完善自身的信息资源体系为目的进行采集。这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必然使得图书馆资源相互重复,缺乏特色,同时还会使得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遗漏,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体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各馆将本馆的信息资源看做是整体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并将本馆的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加以规划和建设。各馆重点建设自身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自身的信息资源结构,使本馆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既节省了建设经费和时间,又切实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2.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解决边疆地区图书馆馆藏不足,提高边疆地区图书馆服务水平,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边疆地区许多图书馆一方面存在着图书量少、质量差、信息资源匮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窘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部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而当地政府部门又不能给图书馆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边疆地区图书馆实施资源共享,可使图书馆用最少的经费提供尽可能的资料和服务这是是解决图书馆文献信息贫乏的最佳途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后,可以使图书馆不仅面对本馆读者,同时还可面向合作的各个信息机构的用户,这样一来就大大扩大了用户范围,不仅盘活了图书馆呆滞的资源,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在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满足读者的需求,大大提高读者的满足率,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对各高校来说,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大大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

3.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加快边疆地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实施资源共建共享,各图书馆必然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接入因特网,组建局域网,设立电子阅览室,配置文献数字化的硬件设备等,这将促进边疆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馆藏资源数字化、读者服务网络化的建设,实现边疆地区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保障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无障碍地使用信息资源,能够平等、自由地享用信息资源。由于我国边疆地区存在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使得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富集,而不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匮乏,这种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又加大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是对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消除区域间的信息鸿沟和隔阂,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达到在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充分共享,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快速发展。

三、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理念滞后,缺乏全局观念,资源共享意识淡薄。边疆地区图书馆受多年来传统管理思想的制约,使得图书馆领导及工作人员工作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图书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陈旧办馆理念上,封闭保守、重藏轻用,对以网络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发展,缺少必要正确的认识,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思想障碍。现在仍然习惯于以馆藏多少作为评价图书馆的等级标准,满足于长期形成的封闭状态,没有把参与和支持资源共享当做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甚至有些大的图书馆对文献共享工作采取口头上赞同、实际上消极抵制的态度,缺乏全局观念,没有处理好图书馆事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读者个人需求和社会整体需求的关系。

2.经费匮乏,发展不平衡。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有些地区图书馆已进行网络化建设并开展得很好,而有些地区的图书馆,由于经济落后、缺乏资金等原因,对图书馆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仍因循传统落后工作方式。长期以来,造成了边疆地区经济越不发达,越无钱投入图书馆事业的恶性循环。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对它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这些因素必然影响边疆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3.管理体制落后,缺乏权威的协作协调机构。由于体制的制约,边疆地区许多图书馆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法制上,没有形成文献资源共享的调控机制,不能以法律手段对各系统、各地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仅仅依靠协作章程进行管理,不能有效协调和沟通,也难以保障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影响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协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再加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涉及利益分配,关系到资金、通讯、设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权威性的协作协调机构,没有法律保障,文献资源共享只能停留在理论上,难以成为现实。上述这些因素都阻碍了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的健康发展。

4.人才问题突出和用户检索能力不高。边疆地区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人员结构复杂,许多图书馆员属于“照顾”性质招入图书馆,还有许多馆员也不是毕业于图书馆专业,尽管有些参加了各种教育培训,但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多。就专业技能而言,整体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专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更新较慢,网络技术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讲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另一方面,就用户来说,信息检索能力差,对新技术和新方法还比较陌生。因此进一步研究合理、有效、符合数字图书馆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十分迫切。

四、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边疆地区图书馆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把参与和支持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当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彻底铲除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本位主义、保守主义、重藏轻用的观念,树立长远观念、全局观念、合作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每个图书馆都应把本馆藏书看做是整个图书馆系统藏书的一部分,把参与每项共享活动看作是对图书馆系统建设的贡献。发挥文献信息集中的优势,形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资源库,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制定政策法规,规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1)完备的政策法规是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动指南。目前,网络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凸显了其复杂性。图书馆资源共享时候,必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既要维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同时又要促进知识的有效利用。因此,必须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区域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对于边疆地区图书馆而言,图书馆发展缓慢,实施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投资、网络开发、软件引进、共享数据库建设等,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对边疆地区图书馆共建共享给予指导、协调、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才能使资源共建共享成为现实,带动边疆地区图书馆事业健康良性地向前发展。

(2)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构是规范边疆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来对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进行指导与管理,制定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政策以及标准等,保障各方面的工作顺利推进。因为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评估管理等,此管理机构必须由相关的专业人士组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组织机构应制定标准规范,协调和统一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确保各馆及时、平等和公平地分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果。

3.加强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目前,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数目少、规模小,数字化的馆藏文献更少。边疆地区图书馆在许多方面均处于劣势,但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却有一定的优势。边疆地区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各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特有的历史沿革、文化源流、风俗民情等。各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馆藏特包和资源优势,重点加强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编撰工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本区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依据,结合教学科研情况,建立特色信息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与权威性,建立和开发互不雷同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互相补充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4.培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还要有现代化的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图书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展、信息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和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边疆地区图书馆人才匮乏,只有积极引进适应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设备及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才能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闯.基于联盟的区域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

[2]潘妙辉.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2 (4).

[3]王超香.现代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导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4]周维彬,董成娣.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Ol0(2):23-26.

[5]李家清.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1).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