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分析

2014-03-18 11:46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沈阳110001
名作欣赏 2014年11期
关键词:皇后体育

⊙李 响 朱 妍[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沈阳 110001]

作 者:李响,硕士,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朱妍,硕士,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一、引言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大国,不光是乒乓球、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发源地,而且跳水、滑冰、射击游泳、羽毛球、排球、网球、跨栏、赛艇等运动项目也在中国异军突起,中国健儿在世界体坛连战连捷,不断传来他们凯旋的号角,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把中国体育事业推向了高潮。

体育电影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在体育产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中国风生水起。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万众瞩目的体育界大事发展起来的。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体育皇后》(1934,黎莉莉主演) 、《二对一》(1933,龚稼隆、宣景琳主演) 、《女篮五号》(1957,刘琼、秦怡主演) 、《闪光的羽毛》(2007,莫元季、徐艺玲主演) 、《排球之花》(1980,郭振清、郭允泰主演) 等一系列优秀电影。体育电影具有广阔的天地,抚今追昔,却不免使人生出诸多难解其中味的感慨。中国的体育电影具有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却只有相当稀少的数量。纵观中国电影史,全部体育题材的电影仅有四十部左右;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冰上姐妹》《青春万岁》《女篮五号》《青春的旋律》《冰雪峡谷》《网上群星》《沙鸥》等。

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开山之作;二是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兴盛时期;三是新时期十三年繁荣时期;四是当代多元化时期。

二、体育电影发展四阶段

(一) 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体育皇后》由联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4年4月4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映,由黎莉莉、张翼主演,为黑白默片。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体育片。影片以女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为题材,讲述了一个体育运动员林樱的体育生涯,她极具短跑天赋,多次在短跑比赛中获得冠军,最终赢得了“体育皇后”称号。但是伴随着“体育皇后”称号的是无尽的捧杀和诱惑,面对这些捧杀和诱惑,她一度迷失方向,不思进取。最后在朋友的帮助和不断的自我反思中,重新认识了自我,决定放弃以前的错误思想观念,以全新的自我投入到真正的体育事业中,最终成为了真正的体育皇后。这部电影的主旨是弘扬体育救国的思想,大有体育强则国家强的气势,而且这部影片还表现了体育精神的实质问题,用实例明晰地诠释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并非只是鲜花与掌声,更不是第一与冠军,而是每个人体魄的发展,是每个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这才是体育的真精神。本片所阐释的体育精神与现代当今时期“强兵、强种、强国”的体育观念息息相通,因此在当时具有重大的意义。

《体育皇后》的出现,在中国体育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体育电影的诞生,同时也填补了我国电影类型的空白,开创了此类电影的先河。而这一先河的影响力是惊人的。它成为中国体育电影的样板,即使后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电影节目,但是都没有跳出它所划定的圭臬。这部电影虽是我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是却充分具备了体育电影的基本元素。一是影片中充分展示了新奇的体育项目。20世纪30年代,西风东渐,洋派的短跑运动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体育赛场上常见的项目之一。二是以运动员个人的成长为主线,侧重于表现某一体育人物的经历,运动员个人生活的故事超越竞技体育本身。虽然电影很大篇幅是在讲述体育竞技,但却借助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来表现其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反映出知识分子电影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文以载道”的创作手法成为后来体育电影的样板和效仿对象。三是“一帆风顺——遇挫——克服挫折”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模式。影片《体育皇后》中女主人公林樱的一生可以明确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刚开始是一马平川;之后遭受挫折,一蹶不振;最后在他人的帮助和自我的反思中得出体育的真谛,并浴火重生,成为真正的体育皇后。这种波折式的表现模式并不是体育电影的独特特点,其他类型的电影也采用这种表现方法,但《体育皇后》采取此种模式却具有重大的意义,之后的体育电影甚至将其视为模板套用。四是具有类型电影的特征。它在叙事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视听技巧上,采用文武戏搭配的方法。文戏(生活/情感) 和武戏(训练/比赛) 在表现过程中各具特色,但是又恰如其分地统一在完整的影片中。犹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虽是泾渭分明但却和谐统一。

(二) 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兴盛时期。“十七年”是指新中国诞生(1949年) 至“文革”开始前(1966年) 这一时段发生的体育文学,独特的历史语境使这一时段的体育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时代的发展,体育电影也迎来了它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两个小足球队》(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 、《女篮五号》(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 、《冰上姐妹》(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 、《水上春秋》(北京电影 制片厂,1959) 、《碧空银花》(西安电影制片厂,1960) 、《大李、小李和老李》(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 、《女跳水队员》(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 、《小足球队》(上海电影制片厂,1965) 等。

从1955年到1966年,十年间我国先后拍摄了关于体育题材的故事片十部,这十部电影犹如十根藤蔓,共同编织起了我国体育电影这束色彩鲜丽的花环。

在“十七年”的体育电影中,谢晋导演的作品可谓是扛鼎之作。《女篮五号》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也是谢晋导演的第一部重要代表作,初步显现了电影叙事与视听语言的“谢晋风格”。这部电影通过主副两条线索:以女子篮球队教练田振华的运动生涯为主线,以他的爱情经历为隐线,反映了解放前后新旧社会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水上春秋》讲述了两代人同样游泳比赛的胜利却导致了截然相反的命运,充分反映了新中国的建立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了新中国的民主与自由;《两个小足球队》是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故事片。在这部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皇后》中主人公的影子。同时它也采取了与《体育皇后》相似的叙事模式和电影表现模式:胜利——歧路——失败——再学艺——成功。但是这部电影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影片中塑造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傲慢自大的典型,一个则是好青年的样板,两人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进,最终相互帮助,取得胜利;《小足球队》借助足球这一体育运动,安插吴安这样一个重要的反面角色,由挖掘竞技体育中负面思想的内因到昭显社会上的坏分子的外因,令人嗅到风暴即将来临前的社会气息。此外,《碧空银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等电影,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揭示了不同的社会矛盾和人生哲理。

(三) 新时期十三年繁荣时期。新时期十三年是指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到1989年。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科教文卫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也迎来了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春天。在这十三年中,我国出现了像《飞吧,足球》《沙鸥》《剑魂》《战斗年华》《我和我的同学们》等代表作品。其中《我和我的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中学女生布兰被推举为体育课代表,并带领一群篮球高手征战球场,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些电影以生动地电影情节,高超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并在我国体育电影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 当代多元化时期。当代体育电影大致可以从1990年算起。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自此中国体育突飞猛进。继亚运会之后,2008年北京又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其影响和意义在中国体育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不仅打破了中国没有举办过奥运会的传统,而且使得中国成为赢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国家。为了记录下这一辉煌“业绩”,我国拍摄了大量的体育电影,如:《男人的承诺》(2008,贾一平、李学庆主演) 、《国球女孩》(2008,张檬、郭凯敏主演) 等,另外,《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大山里的拳击手》《隐形的翅膀》《初夏》《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闪光的羽毛》《买买提的2008》等也是为了纪念奥运会而拍摄的。

三、总结

回顾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和体育是相互依存的。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电影的兴起和成长;而体育电影则是精细逼真地记录了体育运动一步步的发展历程,他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信中国今后不仅是一个体育大国,而且也是一个体育电影大国。

[1] 龚金平.新时期的中国体育故事片[J] .当代电影,2008(8) .

[3] 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

[4] 廖祖英.新时期中国体育电影发展探索[J] .电影文学,2011(13) .

猜你喜欢
皇后体育
《于谦小酒馆》 “相声皇后”为美食捧哏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帝王的爱会有多久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
皇后“投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