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
摘要:众所周知,教师如果能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那么对后续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本文从导入的含义、目的、类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做好导入。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含义;目的;类型;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09
一、导入的含义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简单来说,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二、导入的目的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也许有的课文本身比较枯燥,但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进行导入,就会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期待,对学习更有兴趣。
2. 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注意力是心灵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上课铃响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很少已经做好了上下一节课的准备。他们有的也许刚刚气喘吁吁地跑回教室,有的也许还沉浸在课间游戏的兴奋中,有的也许刚刚把一片饼干塞到嘴里……所以,在上课开始,我们就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之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作好心理准备,这样一堂课才能收到较好的预定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导入要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自觉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4. 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重点问题,用简练的语言来揭示教材的中心内容,能起到聚精荟萃、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明确学习任务,了解他们要学习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
总之,运用正确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和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学习欲望,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导入的类型
在本文中,笔者给大家讲导入的类型,就以《孔乙己》这一经典篇目为例。
1. 提问式导入
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就是提问。提问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应该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出发点,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
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笔者总结了三种提问方式:
(1)严肃深刻地问
如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于漪老师这样两问,不围绕课文内容本身,而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即塑造孔乙己形象的创作方法和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2)突如其来地问
还有位教师,先板书课题“孔乙己”,然后突然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老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异军突起的问题,沉思起来,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和课堂教学中的沉闷气氛被打破了,掀起了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此时开讲正文,正值妙时。
(3)一石激起千层浪地问
有位教师执教《孔乙己》这样开讲:“大家知道,偷就是窃,窃就是偷。同学们说对不对?(生:对)但有人说:窃不能算偷,(生: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人没有读过书)不,他读过十几年书;你们的衣服大概三五天就要换洗吧,但有的人一件衣服似乎穿了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生:又议论纷纷。这不可能,穿在身上不舒服)但鲁迅笔下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孔乙己。”如此开讲,注重抓住人物典型语言和外貌,从反面去造成一种吸引力,促使教育对象去探究教材中的人物。这对于学生了解孔乙己及他生活的环境,认识封建社会给主人公造成的悲剧有极大的帮助,能收“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
2. 情境式导入
所谓情境式,即创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听音乐、看影像,师生讲故事、背诵古诗等,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的情境。
(1)多媒体创设情境
我们可以在导入新课时播放音乐作品,来渲染气氛,突出文章的主旋律。教《孔乙己》,未开讲首先播放乐曲《二泉映月》,凄婉的乐曲使同学们的神情立即严肃了起来,渐入课文的情景,仿佛置身于那个冷酷、麻木的世界。此时开讲,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即兴创设情境
有位教师在教授这课时,时值深秋,天气有点冷,他走上讲台发现下面不太安静,于是说:“同学们,遇冷,人们常用添加衣服、烤火、喝热汤或饮酒等方式来暖身子。近百年前,也是这样的秋后,有一残疾人来酒店喝酒。他是为了御寒吗?他喝酒的钱哪里来的?他以前是什么样子?他以后又会怎样?其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这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学生们纷纷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3. 温故知新式导入
苏教版语文课本较以往的教材,注意了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孔乙己》一文,可让学生回忆一下七年级时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年级时学过的《故乡》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道:“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又是一篇巧用对比手法的佳作。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文中怎样作对比,并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还可由《范进中举》导入,因为两篇课文在同一单元,二者又有相似性: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很世态炎凉。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我们学过了《范进中举》,吴敬梓以传神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下丑陋的读书人形象。今天,让我们走到另一位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的身边。透过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范进”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4. 直接导入
直接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教师通过简捷、明快的讲述,告知学生本节课要学什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当然这种方式可能效果一般。
讲《孔乙己》第二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孔乙己一生悲惨的遭遇。今天,让我们来深入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并去探究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说完,可以将这两个目标写到黑板右侧。这样,学生很快明确了任务,学习目的明确。
5. 先声夺人、一锤定音式导入
仍以《孔乙己》为例。新课伊始,可在黑板上写两个填空题:其不 , 其不。让学生填空,写出成语。学生一个个搜索枯肠,寻求答案。正在他们苦思冥想,思想高度集中之际,点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答案,然后就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孔乙己》。课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社会制度及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阅读时大家用心体会鲁迅先生笔下、心底的这种(手指词语)感情。”这样开讲,不仅语言凝炼精致。占时短,切入教学内容快,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四、几个注意事项
1. 导入时间不宜过长
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练,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形式不要太复杂,一般三四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而且课堂导入应该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宗旨。
2. 导入方式的选择要合理
导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不是让教师去展示自己。在进行导入教学时,教师要考虑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手段灵活的方式来导入,不可只顾自己抒情陶醉,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感受。
3. 恰当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在课堂导入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不能运用过多,切不可矫揉造作,会影响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总之,我们设计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时应注意到———因文(教材、教学内容)而异,因人(学生与教师本人)而别,循情(学情及教学时机、气氛)而变,循需(教学目的)而发。真正做到“新”、“活”而且“实”。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侣俸中学 40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