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鹳雀楼,不一样的“登”法

2014-03-18 20:38邓荣生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鹳雀楼唐伯虎首诗

邓荣生

二年级:导而弗牵,初识吟诵

一个星期四的早晨,我来到二(8)班的教室准备上一节古诗诵读课。当孩子们看到黑板上我用楷书抄写的《登鹳雀楼》时,情不自禁地齐读了起来。我刚想表扬他们,不料他们纷纷说:“老师,老师,这首诗我们一年级就学过了,我们早就会背了!”

“真会背?”

“登鹳雀楼。白日……”背完后,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好,神气地望着我。

“老师,我还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和说明的道理!”

当孩子流利地说出诗歌的大意及道理后,我问其他孩子:“你们也懂了吗?”

“懂了!懂了!”

“好,那你们知道作者王之涣是怎样读这首诗的吗?”我压低声音问。

等几个孩子自信地朗读完后,我摇了摇头说:“你们这是朗读,古人用的是吟诵,可好听了!想学吗?”

“想!”

“那请大家认真听,我会连着吟诵两遍,看谁最先发现吟诵的秘密!”接着我吟诵了两遍《登鹳雀楼》。

“老师,我发现你读诗时摇头晃脑的,很好笑。”

“是吗?这也算是吟诵的一个小秘密。”

“老师,你读诗时有的字拖得很长。”

“那谁来说说,老师把哪些字读得特别长?”

“有‘山‘河‘流,还有‘穷‘层‘楼。”

“哎呀,全让大家找到了。奖励你们跟着我读!”

几轮下来,孩子们都学会了。正当他们高兴的时候,我又说:“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吟诵的初级阶段——诵读,还有高级‘版本,能学会吗?”

“能!”

这一次,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他们明白了怎样读就是吟诵。

临下课时,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发现王之涣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很开心……”

“孩子,你真聪明!你是王之涣的知音啊!是啊,太阳落山,黄河不返,壮志未酬,诗人怎能不愁呀!让我们一起再次吟诵这首诗,感受作者的忧与愁……”

学习古诗,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诗心”,要让孩子们明白,汉语是最动听的音乐。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离不开吟诵。吟诵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它必须遵循汉语的特点并按照诗文的创作规律来进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吟诵,推广吟诵。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先积累一些吟诵的方法,再逐步渗透一些理论知识。

四年级:意象中悟情,习得方法

在二年级上的这一节吟诵课,激起了师生们学习吟诵的兴趣。以下是我在四年级某班的上课片段。

1.对比读,意象中悟情得其法。

“同学们,‘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俗话说,诗中有画。你们再读这首诗,看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有人说,文章越短越难写。面对如此壮丽的黄河落日图,作者只用了这十个字——(生读前两句)就勾勒出来了。作者还不满足,想看到更远更广的天地,他是怎么做的?读——(生高声诵读后两句诗),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生齐声答道。

“怎样才能把这首千古名诗的意蕴读出来呢?自由练习一下,等一会儿我们进行一个吟诗比赛。”

……

我和三名学生读完之后,让其他学生对比,说说谁的读法更能读出诗人的胸臆。

“为什么老师的读法更能体现原诗的意蕴呢?因为老师用的是古人的读书方法——吟诵。想学吗?”

“想!”

几遍指导下来,学生基本学会了如何吟诵这首诗。

“你们注意到没有,每句诗中,老师拖长读音的字分别是每句的第几个字?都是第几声的字?”

一番议论之后,我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真会读诗!你们刚才说的就是吟诵的基本要点啊!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节奏点上停一停,韵字平仄皆回缓。让我们一起再吟诵一次。”

“经典诗文”的教学,要用“经典”的方式——吟诵。“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我们要先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再用声音复活经典,这样才能达到“沉浸语言,浸润心灵”的效果。

2.拓展读,会心吟诵中得其韵。

“大家学得这么快这么好,奖励大家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风流儒雅的大才子唐伯虎和他的好朋友祝枝山一起游山玩水。他们来到鹳雀楼,爬到一半的时候,大胖子祝枝山早已气喘吁吁(师弯腰,左手撑着膝盖,口喘粗气,右手做摇扇状),他不想再爬楼了。假如你是游兴正浓的唐伯虎,你会怎么劝说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祝枝山说:‘唐兄,到此已穷千里目,何必更上一层楼?我们下去喝喝茶,休息一下吧。你又该如何劝说?”

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提示道:“聪明的唐伯虎只把祝枝山的话稍微改了几个字,祝枝山就兴致勃勃地重新登楼了。”接着我板书“到此虽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很快七嘴八舌地猜到了,他们的那种兴奋,那种快乐,不置身其中,是很难感受到的。

“新诗改罢自长吟。你们能用今天学的吟诵方法,同桌合作把这两句诗表演出来吗?”

接下来的两分钟,教室成了巨大的表演场……

这节短课在孩子们的最高兴奋点中结束了,很久以后,孩子们还会念念不忘当时的场景……

六年级:立体悟情,更上一层楼

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我又该如何上这一课呢——

1.看图片,背诗歌。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楼,它们分别是——”我用课件逐一出示三大名楼的图片。“俗话说,楼因诗传,诗因楼生。每一座名楼,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下来。岳阳楼,有杜甫的——《登岳阳楼》(生齐背);黄鹤楼,有崔颢的《黄鹤楼》(生齐背);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诗》(生齐背)。第四大名楼是哪座楼,谁知道?”

一学生说:“镇海楼?”我摇摇头。

另一学生说:“不会是鹳雀楼吧?”

“对!就是鹳雀楼!它的出名是因为王之涣写了——”

生齐答:“《登鹳雀楼》。”

2.对比读,悟写法。

“实际上,当时写鹳雀楼的诗歌还有很多,比如畅当写得也很不错。”我用课件出示了畅当写的《登鹳雀楼》,学生自觉地朗读了起来。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对比读读,比较一下为什么世人认为畅当写的《登鹳雀楼》比不上王之涣的?”

……

“好了,我们逐句对比:第一句和第二句,两人都写了登楼所见——(生:之景。)畅当的第三、第四句还是——(生:写景。)而王之涣呢?”

“王之涣写了自己登楼的感受。”

“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世人认为畅当写的《登鹳雀楼》比不上王之涣的?”

“因为畅当四句诗都只写了自己登上鹳雀楼所见到的景物,有点像杜甫的《绝句》。”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会联系学过的其他诗歌对比阅读,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确实如此,畅当的这首诗和杜甫的绝句诗一样,四句写景,只有一些片段画面,没有转折,对于自己的精神面貌也没有一点涉及。自然,我们的心就和诗人疏离了。”我顿了顿,接着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不同了,他既描绘了——(生:景。)也抒写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情思。‘更上一层楼的‘楼,并非全是指现实中的高楼,它可以推演到一切的人生事业。后两句,可以随着诗人的脚步,把我们想象的触角伸得更高更长。全诗情、景、理交融,诗和人合一。这就是王之涣的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再让我们用吟诵的方法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高下。”

……

3.拓展读,猜诗句。

接下来我又讲了唐伯虎和祝枝山登楼的故事,情形和四年级的差不多,不再赘言。临下课,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六年级了,我还要和他们一起学习这首一年级就学过的诗歌,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之经典与其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

一样的鹳雀楼,不一样的“登”法,以学定教,常教常新,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登鹳雀楼》的教学,奠定了我以后的诗文“微”课堂的基本框架:吟诵——展示——积累。漫漫“素读”路上,铺满鲜花,要想欣赏更多美景,请君“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市新北江小学新校区)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鹳雀楼唐伯虎首诗
《上课没人抢》
唐伯虎戏商人
唐伯虎赞画
蒋昱欣??《登鹳雀楼》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唐伯虎送画
秋千
从“隹”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