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琴
在今天的经典素读课上,我和学生先复习了《真正的高贵》和《你的名字》。我带着学生练习背诵了几遍,大多数学生昨天应该没有复习过,所以能背诵的只有三五个人。但是,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依赖。每天回家,学生如果能在家复习三五遍,第二天早上跟着再练习几遍,规定的诵读量基本上是能够背出来的。如果是完全不管的学生,当然不会这么快背熟练,可是,如果跟着读,只要开口,也基本上能背出个十之八九。我昨天试着在家带着源源读了两遍,她今天在上学路上就基本能背出来了。
背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时,我把昨天她诵读时的录音(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录音)放给她听,等她洗漱好,基本上也听了好几遍了,再练习时就流畅多了。像《师说》,这篇文章没什么生僻字,就是文章的句段联系不太紧密,孩子多听几遍就基本上能脱口而出了。
我把复习的环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在开始讲《前赤壁赋》时,先介绍了苏轼其人。
抓住“苏轼”的名字开始讲。苏老泉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轼”,绝对不是一般的含义,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管是面对平静的海面,还是汹涌翻滚的大江大海,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航员”。“轼”的含义就是古代的马车上最重要的横木,没有它,车就会散了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其实,对于文学阅读者而言,整个宋朝如果没有苏轼,宋史也会显得苍白不少呢。因为对于苏轼,我的学生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之前学过他的《江城子》《临江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但那是作为诗人的苏东坡,今天要讲的是作为哲学家的苏东坡。
我跟学生们说:“在所有中国的诗人里,尽管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屈原等名家大士,可是,最令陈老师敬佩的是苏轼。如果非要按我喜欢的诗人排名,那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苏轼。”
学生们很奇怪,纷纷问我原因。
于是,我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个中缘由。我讲苏东坡平生的辛酸历程,讲他的“佛学在心,道学在身,儒学在世”之情怀,讲他的诗、文、书、画、工(精通工务,非一介羸弱书生气之人可比,因此即便是兴修水利这样的事务也能名流千古,杭州的苏堤就是明证),讲“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一性情耿介君子在世上享受完属于自己的人生,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总是那么乐观。不像时下的某些读书人,书没有读几本,事没有经一点,动不动就“我要跳楼,我要自杀”。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我们的学生啊,就是要有这样的故事人物活在心中。幼而循齐,缺少这个向圣贤看齐的熏习过程,心灵是难以空远宽大的。而教师不要畏惧跟学生海聊的时光呀!要知道在这个初次扬帆的港湾,多少学生得经由教师的判断力而从此不再迷航!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反对教师讲,甚至强硬地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句数,多一句都不行,这不是笑话吗?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须讲的时候一定要讲,不必讲的时候,多一句都啰唆。
在学生们会心的笑声中,我严肃地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你要是遇到你的知心朋友,不妨也像苏东坡一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果你能把《前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出师表》,甚至《太史公自序》《阿房宫赋》等名篇散文信口诵出,那么就连你的对手也绝对不敢小觑你。
接下来,我们就诵读起了这篇千古名文。我读原文,学生们读译文。尽管没读完,但还有明天,我们会继续。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