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理解中注意力的动静结合

2014-03-17 12:03柳江波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注意力听力

柳江波

摘 要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它不仅要受到语音、语速、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影响,还受到诸如焦虑、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等学习者内部因素的影响。本文拟从注意力多源论角度探讨听力理解的过程以及从注意力的广度和转移方面提高听觉注意力的方法。

关键词 听力 听力理解 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是心理学研究领域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认知心理学以人的活动本身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人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内在心理机制。注意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因为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对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轨迹。在现实生活中,构建及促进人的心理活动机制主要依赖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器官。①这两个感觉器官既是摄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又是促进信息加工活动的主要机制。然而,促进这个渠道和机制形成的第一因素则是注意。从这个角度上看,将听力理解与认知过程联系起来探讨,将信息的摄取量与注意的动静资源分配结合起来研究,应该说是听力理解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注意力与听力理解

1.1 静态注意力资源区处理阶段

静态注意力资源区根据不同感官(听、视、味等)而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几块独立区域,称为功能资源区。每一种功能资源区又分为基本资源区和扩展资源区。②基本资源区是各感官的固定所属,而扩展资源区则是不同感官功能资源区的重合区域,即为某几个功能资源区所共有。当单一感官处理自身相应的感官信息时,其相应的功能资源区有能力充分调动自身基础资源区和与其他功能资源区所公用的扩展资源区,以发挥信息处理的最大效能;如果是同时处理多种感官信息,则会按照“信息处理最优先准则”,将扩展资源区优先分配给最重要的功能资源区,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最优处理。

静态注意力资源区只能对各感官信息进行基本的处理,并不能反映信息的全部细节特征。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听力信号首先要经过静态注意力资源区的处理才会刺激相应生成工作记忆,生成的工作记忆会与其对应的听力信号转而进入动态注意力资源区,形成与动态注意力资源区的信息交换。静态注意力资源区的这一特征与听力三阶段模型中的感知记忆十分相似:声音符号进入静态注意力资源区,并且无法在此区域长时间地停留,新信息不断取代原有的旧信息。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静态资源区通过自身的总体辨识功能滤掉与目标没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然后将与当前任务有关的重要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并将其分割成有意义的单位,一旦语音组成的规则被识别出,相关信息便以词语的形式进入工作记忆。

1.2 动态注意力资源区处理阶段

动态注意力资源区主要用于响应人最终集中注意力所关注的信息以及对该信息处理后对其所采取的相应的决策、操作、控制等计算任务,其容量远超静态注意力资源区。

与静态注意力资源区的分块划区不同,各种感官共用一个动态注意力资源区来处理各种感官信息,并且在某一时间段内这种对注意力资源区的“共享”表现出一定的独占性,即动态注意力资源区在某些情况下一次只能处理一种信息。从结构上看,动态注意力资源区主要包括一个信息计算区和一个信息缓冲区,③信息计算区主要负责对经过静态注意力资源区预处理的信息进行计算分析;信息缓冲区是连接两种注意力资源区的纽带,它主要通过控制经静态注意力资源区处理后进入信息计算区的信息量以及与经过静态注意力资源区信息刺激后所产生的工作记忆进行信息交换,来缓解大量信息的涌入对信息计算区所带来的容量压力。

声音信号经过静态注意力资源后,刺激记忆系统的长期记忆产生相应的工作记忆,同时该信号会与与之相应的工作记忆进入缓冲区,之后,该信号与工作记忆将同时进入信息计算区进行处理(主要进行决策与反应选择、反应执行等)。④在动态注意力资源区处理声音信号时静态注意力资源区会相应地被屏蔽,即暂时性不再预处理声音信号。神经中枢在总结静态注意力资源区和动态注意力资源区对声音信号两方面的处理后,根据工作记忆中包含的相关信息对该声音信号做出重要性分析。

2 注意力的培养与强化

(1)强化注意力相对广度。注意力的广度是指注意力的范围,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把握客体的数量。注意力的广度可以说是知觉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人们能够感知的对象越多,注意力的广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哈密顿在他1830年的石弹示范实验中指出,把几个石弹构成的一堆看成一个单位,从而在单位时间内看到的石弹个体远远多于先前实验。⑤注意力对感知信号单体的把握是非常有限的,在总的注意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把信息处理方式从单体把握提高到整体把握无疑能够大幅度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这种从单体到整体的转变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是非常适用的,因为听力信号的各个单体所组成的整体之间并非彼此孤立的,它们存在着语义上的联系。因此,以意群为单位来进行听力理解相比于逐字理解能够在注意力感知范围一定的情况下相对数倍地扩大注意力的广度。

(2)迅速转移注意力与保持心态稳定。注意力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有目的地、及时地、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这种转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的转移,即彻底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另一种是不完全的转移,即注意力依然残存于先前的任务,依然按照旧的工作程序来进行新的工作。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注意力转移既是听力理解发生的过程又是对听力理解失败的补充程序。听力理解的实质是中枢对听觉信号做出重要性分析后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被理解的客体上的过程。当注意力能够顺利地被一次性完全转移时,中枢系统对听力信号的捕捉是完整而准确的。如果注意力在转移过程中不彻底,即发生部分注意力资源转移,则注意力转移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将进入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这一过程一直持续直到目标信号被完全理解或被遗失。在一次注意力转移失败的情况下,主体会无意识地尝试再一次注意力转移。然而,即使通过反复的注意力转移最终实现了听力理解也会因注意力缺失而造成后续信息断点;而且一旦反复的注意力转移尝试依然无法成功则会导致学习主体因信息的巨大遗漏而产生消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导致注意力发生摇摆,从而造成理解的不断失败。二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应该抱有一种敢于取舍的心态:尽取所需,果断舍弃。

3 结语

经过分析,注意力资源这一抽象的概念在外语听力学习过程中并非不可控的因素,外语学习者通过相关的训练不仅能够在广度上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针对注意力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转移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同时,从注意力角度研究听力理解的过程让我们坚信未来心理科学必然能为我们解决许多二语听力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希望未来二语习得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掘出更多语言习得的过程,为未来二语学习提供更有效更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注释

① Anderson,J.R.1985.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2nd edition)[C].New York:Freeman.

②③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④ 盛朝强,廖传锦.基于注意力多源理论的信息感知与处理过程模型[J].计算机仿真,2005(9).

⑤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⑥ 多布雷宁.注意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注意力听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