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菡
在一次整理资料时,笔者无意中看到原宣武区档案馆为纪念石崑宾阿訇归真十三周年所做的纪念册,不禁被封面上这位面容慈祥的回族老人吸引,一气读完。读罢,深为石阿訇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和他为伊斯兰教民族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所折服。作为从小生长在牛街的回族人,对这位同胞、老前辈的敬仰与爱戴油然而生,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带着这份心情,笔者走访了在西城区档案局工作的石阿訇的女儿石丽芝女士。
也许是同一民族的原因,石女士见到我后亲切地称呼我“孩子”,使我感觉特别温暖。石大姐先带我见了西城区档案馆的李茂福局长,李局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并饱含感情地介绍说:石阿訇是一位和善、亲切、受人尊重的老先生,在牛街地区乃至北京市的宗教界都十分有影响。他一生为民族团结、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牛街打下民族团结的基础,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是牛街的穆斯林们依然怀念他……
石大姐提起父亲,惋惜地说:“父亲走得太早了,如果他还活着的话,能为民族事业做更多的事……”
1993年10月21日,石阿訇在他热爱的牛街礼拜寺宣讲爱国爱教的讲台上来不及说一句告别的话,就永远地离开了,至今已是第二十一个年头。
石阿訇生前曾任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副会长、宣武区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宣武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所有这些,是责任、是荣誉,是党和人民的信赖与认可。
爱国爱教甘为桥梁
石阿訇生前深受回族居民和穆斯林教徒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政策,为国家利益尽职尽责,为广大穆斯林教徒和回族同胞办实事的宗教领袖。采访中,石大姐为我讲了这样几件事:
石老曾几十次帮助北京某机械进出口公司接待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客户,为北京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一次石老生病在家,有位伊朗客户执意要见他,因为石阿訇在访问伊朗时,曾多次见过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当地很有影响。当机械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把这一消息告诉石阿訇时,他欣然答应接见,并带病主持了招待会,客户被石阿訇的真诚热情所感动,深受鼓舞。很快就签订了中方向伊方出口价值300万美元的机床合同。事后,石阿訇还高兴地对那位负责人说:为了给国家办好事,只要我在北京,有什么需要,我随叫随到。
还有一次是北京亚运会期间,巴基斯坦总统和伊朗副总统同时率团来牛街礼拜寺聚礼,石阿訇介绍了中国政府对穆斯林兄弟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清真饮食等方面所做的周到安排,又借寺内“圣纪”向他们赠送了穆斯林的传统食品“油香”。热情友好的接待,使外宾十分高兴,巴基斯坦总统当场宣布向牛街礼拜寺捐“乜贴”10万卢比。
更有意思的是,石阿訇曾经也管过计划生育工作,用《古兰经》中的教义为穆斯林教徒们做了心灵深处的点拨。由于穆斯林教徒们笃信:孩子是真主赐悯的,孩子多少是真主的安排。因而很难接受“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的政策。石阿訇为解决这个难题,从中国宗教事业的特点入手,即爱教必须与爱国统一、爱国必须为国分忧的道理,启发教徒们作为公民要遵守《宪法》、《婚姻法》中的有关规定,更重要的是,他从《古兰经》、《圣训》和教法中,找到了抚慰回教群众的途径,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对外出访尽显风采
石阿訇多次在重大的宗教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三次赴麦加朝觐与副朝,曾出访十几个国家,并多次接待各国穆斯林朋友和港澳台同胞的来访,以亲身经历热情地介绍我国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了国际民间交往与合作,被誉为“杰出的宗教活动家”。
石大姐说:“父亲从小家境贫寒,但他一直坚持学习,1950年完成了阿拉伯文大学课程,1961年考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凭借自身不懈地努力掌握了四国外语,并在外交活动中运用自如。”
1986年在巴基斯坦访问期间,石阿訇来到卡拉奇最大的清真寺参加聚礼,当人们得知中国大阿訇到来时,主持人坚持让他领拜,当时参加聚礼的有六千余人,规模十分浩大,石阿訇镇定自信地走到前排,就像在牛街礼拜寺领拜一样,从容自如,极富神采,许多巴基斯坦人为之倾倒。
石阿訇是第一位应邀在巴基斯坦国中心大寺领礼主麻的中国大阿訇。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石阿訇所展示的不仅是中国阿訇令人赞美的形象,更是社会主义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令人叹服的形象。
1987年是“国际和平年”,适逢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石阿訇在牛街礼拜寺主持了有三十多个国家、上千名中外穆斯林参加的“首都穆斯林为和平祈祷”大型宗教活动,世界宗教工作者和平理事会主席伊纳·拉汉说:“这次活动充分表达了中国穆斯林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的真诚努力。”
石阿訇的接待和访问活动,看似是一些民间往来,但在外交领域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穆斯林们称赞说:“通过宗教活动,在中国与世界穆斯林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和友谊的桥梁。”大使馆的同志也感慨地说:“石阿訇这次出访,做了我们要用十年时间去做的工作,效率简直太高了。”
人大代表不辱使命
石阿訇在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几十年如一日,不辱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他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和反映各族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特别是被聘为市政府特邀监察员的四年中,接待来访百余人,受理来信百余件,撰写了五千余字的工作总结。他还常常带病坚持工作,顾不得去看医生,也从没有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半点私利。他以实际行动回报了人民的嘱托、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联系的桥梁,得到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爱戴和赞扬。
石大姐说,“不图虚名,多办实事。”是父亲经常教育他们的一句话。这也是石阿訇在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责工作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在每一届的政协、人大会议上,他都会单独或与其他委员合写七八个议案、提案,其中大部分是有关少数民族问题的。endprint
1987年,一些穆斯林群众反映某菜市场牛羊肉库房与大肉库房同走一门,清真肉品不纯的问题,石阿訇到现场调研后很快把这个问题写成提案,提交到区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区长得知后,马上深入现场办公,督促商家改造了库房。之后,区政府还专门召开了两次常务会议,制定了《宣武区人民政府关于饮副食行业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若干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区两百多家清真餐饮、副食网点重新登记、审核,符合标准的,颁发统一制作的清真标牌。还为90%以上的清真餐饮、副食专店、专柜配备了回族负责人。这一作法深受当地穆斯林的称赞。
1988年,石阿訇在市政协会上提出“加速牛街改造建设”的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项提案的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体现了牛街民族宗教文化特色。
今天的牛街地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环境和居住环境都得到改造,穆斯林群众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安乐,有充分的信仰自由,石大姐觉得终于可以告慰在天堂的父亲了。
继承父志捐赠档案
在谈到捐赠档案时,石大姐说:“父亲归真后,各级领导对他老人家留下的珍贵材料都非常关心。我们家属也觉得父亲在世时一直希望为国家多做贡献,现在政府觉得这些资料对国家有用,我们当然有义务、有责任捐出。”这些档案共计1137件,包括石阿訇用阿文撰写的出访手稿、出访照片、来访接待照片、各种证件、证书、各媒体采访文章、归真后各种纪念文章等。
尽管石阿訇生前担任很多社会工作,但他为人低调,注重品德操守,与人为善,只要维护集体、帮助别人的事他都努力去做。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注重言传身教。石大姐说:“每当别人提到我是石阿訇的女儿时,都觉得这是别人对我的一份信任。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感到骄傲!”石大姐不仅为自己是一名档案工作者而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已连任四届的区政协委员也深感自豪,可谓是“女承父志”了。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工作中,她充分继承了父亲爱国爱教的精神,积极主动与各族各界宗教人士接触,了解社情民意。她提出的“关于加强牛街礼拜寺开斋节活动声像资料的管理及收藏”的提案,很快就得到回复办理结果。石大姐表示,她对西城区有很深的感情,牛街礼拜寺在西城区,父亲归真也在西城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觉得自己该为西城区多做点事,把爱国爱教的精神传承下去。
采访结束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自己仿佛与这位从未谋面的回族老前辈神交已久。经过牛街礼拜寺时,头脑中似乎可以想象出他老人家曾在此诵经的情景,以及去世时万人空巷的送葬场面……心中回荡着人们对石老的这句评价:石崑宾这个名字,于伊斯兰教,他是一位饱学的阿訇;于参政议政,他是广大穆斯林的优秀代表;于国际交往,他无愧于“杰出的宗教活动家”的美誉。
愿这位永远为广大穆斯林深切怀念的老人一路走好,愿他一生坚持的爱国爱教精神永远传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