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2014-03-17 02:31陈建文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期
关键词:颗粒物大气燃料

陈建文

【摘 要】 随着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和雾霾的日益频繁,提高对空气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认识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简述了PM2.5的定义、危害和来源等基础知识,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PM2.5 污染颗粒

1 PM2.5的定义

环境气象学中,可以按照颗粒物的粒径进行分类,小于100μm的称为总悬浮物颗粒,即TSP;小于10μ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小于2.5μm的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即PM2.5。PM2.5的标准,是1997年在美国被首次发布的,最初制定该项标准并对PM2.5进行控制的目的是更准确的度量危害人类的微小颗粒,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之前的环境控制指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PM2.5的数值已成为现代社会中衡量大气环境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

2 PM2.5的危害

地球的空气组成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并不高,但它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却十分严重。PM2.5由于颗粒直径小,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相比,它能传送到更远的位置并且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人体本身对于PM2.5没有任何的阻挡和滤过能力,因而人类健康受着PM2.5相当严重的侵害。这些颗粒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支气管,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譬如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等。

3 PM2.5的来源

PM2.5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细小的可溶性气体和固体。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等,它们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细小的微粒。这些细小微粒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又是导致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是PM2.5主要的来源,尤其是春季和初冬,气温普遍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净化能力大大减弱,水体由于表面冻结,因此自净能力也减弱了。同时我国北方普遍采取火力取暖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这就给环境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4 PM2.5的防控措施

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协力推进,需明确各方职责。

首先,应该确立更为完善的空气保护机制,健全大气监测体系,加强监督与控制。不断推广区域间的组织协作,建立联控预报体制,完善环境污染的应急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其次,积极推广各个领域开发使用清洁型新能源,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工厂等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或是厂址迁移等措施。改变能源构成,选用新型燃料,并同时注重对太阳能、地热、氢燃料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发展新能源的汽车,推广使用新型的清洁代用燃料。建议国家不仅加大力度研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也应对新型的燃料提高关注度。可先从行驶里程长、排放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做起,对使用代用燃料汽车者在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然后,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应该落实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应佩戴专用的口罩,防尘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2)注意个人卫生。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3)科学生活、饮食清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确保饮食清淡。

5 结语

PM2.5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对PM2.5的治理工作中应注意,首先要保证群众有广泛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切实的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个人及其社会的影响,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将保护环境做到实处,各项政策及措施才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其次政府以身作则,不仅要联系群众,更应起到方向引导,后期支持等等角色,联系群众共同努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建议国家将对PM2.5的治理力度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相信会对PM2.5的指数有一定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室内空气PM2.5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2003,15(5):30-33.

[2]戴海夏,宋伟民.大气PM2.5的健康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12(5):13-15.

[3]赵珂,曹军骥,文湘闽.西安市大气Pm2.5污染与城区居民死亡率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4):257-262.

[4]汪安璞.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J].环境化学,1999,18(1):10-15.

[5]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等.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化学组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12):1605-1608.

[6]陈仁杰,陈兵横,阚海东.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3):410-415.

[7]吴丹,张世秋.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6):1143-1150.endprint

猜你喜欢
颗粒物大气燃料
大气的呵护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发达国家颗粒物污染防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二甲醚燃料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