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丽
【摘 要】 由于农村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境污染问题。主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环境保护与工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环保意识淡薄、资金原来不足,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改变,环保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强化教育、加大监督与考核、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环保法制体系,发挥政府组织在环保中的作用,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发展“两型”产业等,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美化的双赢。
【关键词】 农村 环境保护 问题 对策
1 农村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淡薄。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领导没有真正理解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率。部分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不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环境污染。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破坏。
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不足。一是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制约着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近年来,虽然统筹城乡发展差距有了一定程度改变,但城乡财政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主要针对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保投入极其有限。二是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制约着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虽然中央财政加大了环保方面的支出,但是巨额的环保费用,面对中央的财政补贴只是杯水车薪,地方财政资金短缺,无力支付,尤其是县级财政大多是吃“财政饭”,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人员工资、保基本运转、保社会稳定,很难拿出较多资金用于农村环保,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断裂。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虽然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改变,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属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滥采、滥牧、滥垦、滥伐、滥用水资源,农药、化肥、地膜的过量使用使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部分地区,乡镇企业非常的发达,但是技术含量比较低,设备陈旧,能源消耗高,甚至部分企业是从城市迁移过来的污染较重的行业,而且污染的治理能力比较差,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对于基层政府来说,环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环保部门,但是农业、卫生、畜牧、林业、建设等位协助部门,有一定的权利,在实施管理上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格局,环境保护责任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村社在环境保护上,没有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严重弱化,乡镇一级作为代管机构,责任没有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细则不明确,管理规章不健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
强化教育、监督和考核,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必须采取监督、教育、考核等多种途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一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确立严格的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摒弃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来抓,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二是要提高乡镇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监督,使之在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建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模式。三是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环境保护由环保部门主导,畜牧、广电、农业、建设和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联动,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环保宣传,在宣传中明确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走环境、经济和谐的发展道路。
构建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一方面,立足本地实际,尽快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调查研究,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为基础,制定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应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尽快改变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的现状。从体制而言,既要在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进一步理顺农村环保管理体制,突出和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形成以环保部门为主、农业、林业、建设、卫生、畜牧等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格局,解决农村环保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又要重视加强基层农村环保机构及其能力建设,尽快建立健全乡镇环保专门机构,加强基层环保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环保投入机制。中央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加强环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为农村防污减排打下坚实基础。地方政府应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坚持公共投入重点向农村环保倾斜,加大其投入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环保多元投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保。还可探索利用环保项目进行包装、储备和招商引资,开展环保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参与农村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两型”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观光业等生态农业,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广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二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三是要有效防治乡镇企业污染。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在生产环节的末端最高效地处理污染。
参考文献:
[1]史文东,王可岩.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相关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67-68.
[2]张宝垒.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5-46.
[3]刘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初探[J].环境科学导刊,2012(3):73-74.
[4]裴军.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9(2):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