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字时代新媒介背景下的艺术生产变革

2014-03-17 09:05熊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媒介创作数字

熊辛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解析数字时代新媒介背景下的艺术生产变革

熊辛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艺术生产理论是把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生产方式的概念引入艺术领域形成的一种理论,也是接受美学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涌现带来了各种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有力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创新和转型,本文运用这种理论分析新媒介背景下艺术生产的变革,从“媒介刷新传统艺术形态”、“媒介工具影响产品生产内容”、“数字媒体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转换”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对挖掘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时代;新媒介;艺术生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艺术生产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把一般性质的艺术创作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还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作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我们又可得知,艺术生产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此外,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认为:“艺术是一种生产,意味着艺术具有某种与直接的物质生产相类似的内在结构,劳动工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艺术生产中,艺术技巧决定着生产的成功与否。”②布莱希特强调新媒介技术手法的运用,看重可以突破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如电影蒙太奇、灯光投影等。本雅明则很重视艺术生产中物质的部分,强调“技术的更新应该受到重视”,他认为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并非面对观众表演,而是面对镜头表演,它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异样的世界和视觉无意识,并且丰富了人们的观照世界的方式。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胡适先生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然则一时代亦有一时代的艺术生产。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生产有了新的变化,旧的艺术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技术的更新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也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具体的变革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一、新媒介刷新传统艺术形态

“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技术手段,有什么样的可资表达的特定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艺术的物质载体、传播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应的文学艺术的体裁、样式。”③新媒介为刷新传统艺术形态提供了可能。当代的艺术工作者,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音乐家,都倾向于用电脑进行创作。键盘打字代替纸笔加快了创作的速度;电脑软件从色彩、构图到表现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以及效果和效率都让创作更加便利,令人叹服。

电影制作的方式也由传统胶片转为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电影制作的技术,也改变了我们的电影观念。数字化是一种新的艺术手法、一种更为自如的电影语言,它可以在全新的电影思维中,结合其他电影元素创作出更为完美的艺术作品。”④例如《阿凡达》、《金刚》、《哈利·波特》系列等影片,对物像、运动进行全真模拟,使艺术形象活动于超越时空的虚拟空间,不仅可以表现,还可以再现,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强烈审美刺激。

数字时代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电脑音乐和绘画、网络游戏、数字影视及网络文学及都是基于新媒介而衍生出的新艺术形式。可能有人会质疑游戏是否属于艺术范畴,实际上游戏作品中不乏高艺术性高欣赏性的佳作,比如《仙剑奇侠传》系列、《剑侠情缘网络版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灵秀的人物形象使其拥有了强烈的艺术特色。这些艺术形式都有人机互动这一特点,创作主体、接受对象与计算机之间相互作用,其生产、传播和接受都建立在此基础上。

虚拟现实也是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新形态,它是一种可体验虚拟环境的计算机系统,“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并且“虚拟现实容许我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二、媒介工具影响产品生产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生产中,只需文房三宝笔墨纸砚便可完成字帖、春联和匾额题词之类的文化生产。对于文学生产而言,用不同的笔抄写,或是不同材质和色彩的纸张、不同颜色的墨水等,对内容表达的影响都不是特别大,因为观众阅读观看时,关注的内容是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条件而缺失或者变化的。无论是施动功能的媒介,还是载体功能的媒介,作为生产工具,它们体现出了“纯粹工具性”的特征,艺术作品也很少因为使用的媒介工具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审美差别。

现如今数字媒介进入艺术生产实践之中,艺术生产资料迅速科技化,这使媒介工具深刻影响产品生产内容成为可能。例如网络文学在生产作品时就出现了人机结合的写诗机,只需选择主题、风格,按提示填上若干词汇,电脑便会自动生成一首诗来,有时还似模似样,颇有几番韵味。影视艺术在生产作品时出现了全部用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上制作的影视作品,和观众以前所看到的纯实拍影片有着视觉上的差异。此时,媒介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工具,艺术生产的过程与最后输出的产品都已刻上了明显的媒介印记,这是传统的艺术生产所没有的特点。

网络媒介也使艺术生产具有鲜明的互动性,例如网络自制剧,生产者会根据消费者(观众)的反馈和建议来更改剧本内容,

用户实际上参与到创作当中,这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开拓更大的市场。如美国网络视频公司Netflix的《纸牌屋》系列剧,就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创作,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剧情。对于网络游戏而言,之所以具有与传统艺术根本不同的存在方式,根本原因就在于数字化新媒介工具的使用。因为这类互动艺术都是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生产,同样基于数字媒体进行传播,是纯粹的数字时代产物。

三、数字媒体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大众传播学认为,媒介发展史可以分为五个时代,分别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数字传播时代,媒介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艺术经历了说唱艺术、书面艺术、印刷艺术、电子艺术和数字艺术这样五个阶段,人们的艺术的思维方式在逐渐改变,审美趣味也在转变。

麦克卢汉在解释“媒介即讯息”时举例说:电灯的出现,其意义不在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而且是由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导致传统时空关系的转换⑤。法国社会学教授波德里亚进一步解释说:“粗略地说来,铁路带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⑥

“数字媒体彻底改变了人的视觉、认识思维和行为方式,它的全面普及将可能导致以文学和平面图像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态,让位于以人工思维和数据处理为基本形态的多媒体影像文化。”⑦以前人们在欣赏交响乐时,会仔细去聆听,尽情畅游在自己想象体会出来的审美情境里,欣赏画作的时候也会进行联想,创作一种情境。现如今,由于事物的易获取性,使得人们更多地只是单纯欣赏音乐的旋律,或者只关注画面本身而不作深度的思考。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媒介技术含量增多了,生产者对媒介技术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内容的重视,比如电影《画皮2》,剧情内容乏善可陈,并无新颖之处,但是其画面效果和美术设计却十分夺人眼球,着实美不胜收。又如《环太平洋》,数字技术的使用可谓是淋漓尽致,十分出彩,配戴立体眼镜的观影方式更是带给观众视听的双重享受,但美中不足是其内容略显俗套。但是相对地,艺术生产者在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时创作表达的自由度会更大,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另一种思考方式,进行全新内容的创作和生产。

四、艺术生产者身份多重、与消费者身份相互转换

这里的身份多重指的是艺术生产主体的多身份,抱括其虚拟身份。一个原创性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创作文学作品,印刷出版,但是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可能会制造另一个身份来进行创作,创作的作品也可能涉猎完全不同的领域,消费者不会把二者等同起来。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不同的身份多元互渗,主体间进行“客串”乃至身份互换,所以艺术生产者是非单一的。

本雅明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数字媒介工具的使用,使得生产者身份具有多重性之外,还增加了数字化艺术生产过程的互动性,平民化的网络虚拟空间极大地扩展了互动交流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即时收到观众的反馈,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探讨。观众除了欣赏影片时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上传艺术作品,这时其身份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二者边界越来越模糊。这种互动不仅增添了艺术创作过程的趣味,而且还能即时的吸纳公众的思想与情感,扩大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使现代社会人际冷漠疏离的状态得到缓解,精神性上得到一定满足,从而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作品的内涵表达也更加人性化。

五、小结

无论是媒介技术的更新还是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艺术生产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把创作主体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创作过程,并融汇到艺术作品当中,这是我们应当牢记的。不论艺术生产方式如何随着时代进行变革,无论其创作手段、传播途径、表现方式如何变化,艺术都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②温恕.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

③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④童芳.新媒体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

⑤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⑥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⑦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2]温恕.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巴蜀书社,2008.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加拿大]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张爱华,鲍玉衍.“e”时代的艺术:理论与实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

[10]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11]罗一平.媒介与艺术生产[J].美术观察,2003.

J05

A

1005-5312(2014)05-0277-02

猜你喜欢
媒介创作数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一墙之隔》创作谈
答数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数字看G20
创作随笔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创作心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