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慎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孙慎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骨科创伤感染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予VSD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VSD法能明显改善骨科创伤感染微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感染;骨科创伤;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骨科创伤感染临床常见,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骨组织受损后,血液供应不足或者自身免疫力不佳等引起受损部位发生创面感染,伤口无法正常愈合,更有甚者引起骨髓炎[1]。早期多采取换药治疗,但效果不佳[2]。近年来,笔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应用于骨科创伤感染,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4月到2014年1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79例,均符合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9)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23~49岁,平均(29.1±3.7)岁;新鲜创面24例,感染陈旧创面15例;上肢创伤感染14例,下肢12例,腰骶部13例。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23~48岁,平均(28.9±3.3)岁;新鲜创面25例,感染陈旧创面15例;上肢创伤感染15例,下肢11例,腰骶部14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性换药治疗:细致地清理创面,再覆盖敷料,敷料的大小依据患者创面处的实际大小而定,敷料大小应略大于创面。正常情况下,患者的敷料1~2 d更换1次,若创面面积较大,应放置引流条,给予敏感抗生素以达到抗感染目的。每隔5~7 d作1次病原学检查,若肉芽丰满时可缝合创面。如创面较大,肉芽生长不佳,可以采取皮瓣转移法消除创面。
观察组予VSD法治疗:清理创面,采取VSD敷料覆盖患者的创面,敷料的大小和创面大小相关。采用半透膜的薄膜来封闭其创面,与此同时给予连续负压吸引(压力在60~20 kPa),及时处理阻塞或者漏气现象,采用敏感抗生素来冲洗创面。1周后取出VSD敷料,检查其原有创面标本,小创面若肉芽丰满则可以缝合创面;若创面较大且肉芽丰满,可以植皮来快速恢复创面;若创面较深,可采取VSD覆盖没修复的软组织,正常情况下进行2次或3次,1次/1周,待创口的肉芽丰满后,可以给予植皮方式消除创面。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治疗效果[3]可以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17±1.58)次、(23.63±2.82)d及(30.64±5.58)d;观察组分别为(1.62±0.43)次、(11.38±2.17)d及(18.54± 3.12)d。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1、21.67、11.85,均<0.01)。
2.2 治疗效果比较出院时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82,<0.01)。
当患者骨组织受损后,机体内的调节机制发生异常变化,往往抵抗力、免疫力会出现下降趋势,因而病原体容易在此时引起创面感染。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常规指导方针是尽快地加速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避免骨头创面出现感染,恢复其功能。早期治疗骨科创伤患者主要是引流,及时地排出创面内坏死的组织、脓液以及分泌物,若创面过大时则采取引流管或者引流条来排除异物。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4],引流管在换药的方法上存在引流不彻底、堵塞、容易发生感染等问题,因而常规治疗并不是骨科创伤的理想方法,迫切需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VSD技术首先在德国应用,并作为一种引流医疗术彻底地排出创面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为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带来了福音,具体地说VSD具有以下的几个优点[5-6]:(1)能彻底地清除创面渗出物,可以有效地排出一些坏死组织、有毒物质等。(2)可以与外界隔离,起到人工皮效果。(3)VSD敷料具有高度通透性、透湿性,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可减少换药次数,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关研究证实,VSD法在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机制是[7-8]:(1)所使用的聚氨酯薄膜能起到强封闭作用,可以直接屏蔽外界的细菌,杜绝外界细菌侵入创面的途径,有效地避免感染的深入。(2)VSD实现了持续性的负压吸引,持续性地吸引一些已经坏死的组织、渗出物和细菌等,避免这些物质在引流区域内积聚,使创面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3)VSD可以有效地降低相邻创面间的压力差,降低水肿发生率,有效地提高创面处的血液流量,从而提高清楚坏死组织、细菌等的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予VSD法治疗后,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进一步证实了予VSD治疗后的疗效更佳,能有效地提高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
[1]诸利梅,何斐英,韦小花,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伤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 2790-2792.
[2]张玉富,孙旭,黄雷,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44):39-40.
[3]罗建光,陈石玉,戚春潮,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8):55-56.
[4]孙世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及感染创面的应用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74-75.
[5]石永新,羊明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 2010,13(3):302-303.
[6]许喜林,陈岳奇,陈诗强,等.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中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231-234.
[7]罗盛清.骨科顽固创面感染患者行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2):1356-1358.
[8]邓中华,王永强,陈小龙,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09-211.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2.060
R683
A
1671-0800(2014)12-1564-02
324000 浙江省衢州,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孙慎,Email:sunshen7212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