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顺芳
综合疗法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邵顺芳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产科就诊的急性DIC患者85例,严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包括吸氧、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纠正贫血及凝血功能、支持治疗及生命体征检测等措施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24 h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抗凝血酶-Ⅲ(AT-Ⅲ)等血液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为(1263±218)ml,病死率为2.33%,对照组分别为(1985±357)ml和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观察组PLT、PT、FIB、D-D、FSP和AT-Ⅲ分别为(98.06±15.29)×109L、(17.83±3.94)s、(3.90±1.02)g/L、(1.68±0.84)mg/L、(27.56±32.93)mg/L和(87.46±17.52)%,对照组分别为(76.47±18.86)×109L、(21.14±4.71)s、(1.72±0.89)g/L、(6.42±2.78)mg/L、(154.77±161.26)mg/L和(49.35±1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综合疗法抢救产科急性DIC患者疗效显著,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和病死率,且可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疗法;疗效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恶性发展的病理过程,是微血栓大量形成并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并存,且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1]。DIC的病发率极低,在0.1%左右[2]。但如果病发,病情发展迅速且比较严重,治疗十分棘手[3],是目前公认的产科病死率最高的一种并发症。若能及时诊断,实施积极的综合治疗能够痊愈。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3月尝试综合疗法救治产科急性DIC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妇产科就诊的急性DIC患者85例,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年龄19~45岁,平均(34.37±2.52)岁;孕周35~41周,平均(36.84±1.75)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9例;胎盘前置12例,产后出血7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9例,宫内死胎5例,妊娠期糖尿病4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4例,妊娠期脂肪肝2例。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34.62±2.49)岁;孕周34~40周,平均(36.50±1.83)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8例;胎盘前置12例,产后出血6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10例,宫内死胎5例,妊娠期糖尿病4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3例,妊娠期脂肪肝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4]纳入标准:血小板(PLT)<100×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中有一项以上存在异常。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主要包括吸氧、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纠正贫血及凝血功能、支持治疗及生
命体征检测等。(1)吸氧。DIC患者常会并发肺水肿、肺栓塞以及肺出血等,甚至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吸氧上述并发病得到预防或改善。(2)原发病治疗。羊水栓塞、胎盘旱剥、胎盘前置等原因均可导致产后DIC[5],因此要迅速查找原发病或者诱因,并快速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阻断外源性促凝血物质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止血先行缩宫药物止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250g/支,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生产),阴道分娩者肌肉注射250 g/支;剖宫产者宫体注射250 g/支,可根据出血情况在15 min再次注射[6];药物止血失败患者应及时采用纱条宫腔填塞止血,完全止血24 h后取出纱条[7]。(3)抗凝治疗。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以阻止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预防微血栓的形成。用法为10~15 U/kg静脉注射[8],注射4 h后据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决定是否继续注射肝素[9]。(4)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采用肾毒性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5)纠正贫血及凝血功能。输入新鲜冷冻血浆或者全新鲜血,冰冻血浆恢复至室温输入,当患者PLT<30×109L应及时予以补充。(6)支持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的发病原因给予支持治疗,特别是DIC患者易引发肾功能衰竭,在抢救中应采用碱性药物促使血红蛋白降解物的及时排出,对于严重患者实施了血液透析。(7)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排尿量、血氧饱和度、血气、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并予以及时救治[10]。1.4观察指标[11]观察两组治疗后24h内的出血量、患者病死和PLT、PT、FIB、D-D、FDP和AT-Ⅲ等血液指标水平。1.5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24 h后疗效观察组的出血量和患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的血液指标情况观察组的PLT、FIB、AT-Ⅲ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T、D-D、FD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24 h后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24 h后的血液指标比较
产科DIC的原发病主要有胎盘早剥、死胎、感染性流产、产后大出血、体克、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肝炎等,这些疾病患者如果有血管内皮损伤、组织损伤和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者均可能引发DIC。DIC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其临床主要症状多为术后创面出血不止、针孔出血、阴道出血不止及血尿[12]。对产妇积极治疗原发病,阻断促凝物质入血,是预防和终止DIC的关键[13]。现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急性DIC患者抢救中易出现肺、肾、肝等多器官的功能损坏[10],且大出血使患者感染的概率增大。
针对急性DIC的特点和抢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文献资料,探索性的制定出包括了吸氧(呼吸机辅助通气)、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纠正贫血及凝血功能、支持治疗及生命体征检测等措施的综合疗法。“吸氧”使DIC患者并发肺水肿、肺栓塞、肺出血、甚至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得到预防或改善;“原发病治疗”在阻断外源性促凝血物质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5]同时及时实施了有效的止血;“抗凝治疗”在病发早期即开始小剂量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阻止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小剂量用药安全,避免了常规剂量易引起出血的不良反应[15],“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因采用毒性小的抗生素[10],既控制了感染又降低了对器官的损伤;“纠正贫血及凝血功能”使患者血运得到改善;“支持治疗”更能减少患者的心、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的损伤[11];“生命体征检测”使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降低了患者器官损伤甚至死亡的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24 h时,观察组的出血量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另外,观察组的PLT、FIB、AT-Ⅲ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T、D-D、FD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上述血液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说明综合疗法对DIC患者血液质量的改善亦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抢救产科急性DIC患者疗效显著,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和病死率,且可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1]乔凤伶,冷平.弥散l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 5(4):342-346.
[2]黄娟,吴琼,冯方方,等.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1):69-70.
[3]张丽红.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4例的急救护理配合[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3,20(1):80-81.
[4]乔凤伶,江咏梅,石华,等.采用产科患者评价国际DIC诊断评分标准[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22-3524.
[5]杨锐,欧阳为相,魏文宁,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0,25(2):3726-3728.
[6]王新彦,冀涛,李洪霞.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各种干预性措施在抢救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及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34-36.
[7]周竟旭,关娜,余舒恩.盆腔填塞在产科DIC术中急救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6):792-793.
[8]卢凤英.肝素在产科DIC患者中应用体会-附4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 45(2):251-252.
[9]符有畅,夏兰,陈德娟.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 9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2):226-227.
[10]徐蜀瑜,周菲.多学科联合救治产科DIC 56例临床经验探讨[J].当代医学,2012,1 (2):36-38.
[11]陆叶.两种诊治方法对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 (2):227-228.
[12]马淑英.产科大出血并发DIC 33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3):89-90.
[13]龚国富,程丰.产后出血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多学科干预治疗[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4):247-248.
[14]周敦荣.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例救治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4):7-8.
[15]姜洁.小剂量肝素防治过敏性紫瘢肾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 (4):39-40.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2.039
R714.25
A
1671-0800(2014)12-1529-03
311400 浙江省富阳,富阳市妇幼保健院(邵顺芳、邵志强);浙江省新华医院(盛少琴)
邵顺芳,Email:2293828 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