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是资源,生活就是教材

2014-03-17 04:51曹德银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养品德课情绪

曹德银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真正贴近学生、回归生活呢?笔者结合之前参加的常州市省级思品课标培训活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尤其是正在接受自己教育的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达。

如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王莉老师在执教《多彩的情绪》这一课时,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然后请学生回答:你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积极情绪?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消极情绪?这两个问题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很多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谈起了自己在不同境遇中的情绪体验。在此,王老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二、精选来自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评判生活

中学生作为社会时尚的代表和追求者,他们的价值观在当代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两难判断情景,使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大胆辩论,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

如南通市启秀中学孙丽燕老师在执教《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一课时,展示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位穿着得体、外表美丽的女子,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将食物切成小块,很文明地用西餐。刚开始学生觉得她很有教养,可是接下来见到她不雅的行为举止、谈吐表情时,就感到心里不舒服。孙老师结合情景提问:“这位女子很注重礼仪,可是你觉得她有教养吗?”

三、善于捕捉社会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在提问时可以采取角色互换,让学生融入已发生的新闻故事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悟生活。

如王莉老师在执教“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中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教学内容时,引入了社会焦点新闻:患者杨某,男,66岁,上海人。患者2013年4月6日经检测被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例,当日转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治。经过积极治疗,今天(2013年4月18日)康复出院。然后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患者杨某,当你被确诊感染了H7N9禽流感,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经过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2)从上述问题中,你感悟出什么道理?学生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理解了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四、积极引导学生去践行,让感悟得以内化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强化实践,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通过不断实践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既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内化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南通市启秀中学孙丽燕老师在执教《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教养进行反思,并给自己提出改正措施。

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和实践中进步

值得自我肯定的地方需要改进的方面具体改进措施

与老师的交往

与父母的交往

与同学的交往

学生在交流改进措施时,就说出了很多想法。这样,学生在教师、家长和他人的监督中,不断实践中获得体验、感悟,不断培养优秀品质。

总之,思想品德课应该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教养品德课情绪
跟踪导练(三)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