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语文知识渗透在教学中

2014-03-17 16:50沈雪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教版乡愁意象

沈雪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明确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可见,“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其获得经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源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学习语文知识渗透在教学中呢?对此,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有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一、重品读,谈启示,把语文知识渗透于散文教学

【案例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真好》 【授课教师】娄华建

【诵读感悟】作者都写了哪些“第一次”?在这些经历中都有怎样的感觉?由此引导学生自读思考,板书:

详写的事例

第一次看柚子树

第一次看刚孵出的雏鸟

回味无穷新鲜刺激

作者的感觉

喜悦新奇(愉快)

吃不下饭(不愉快)

……

学生品读文章并畅谈此文对写作的启示:1.从材料选择上看——精心选材;2.从材料安排上看——详略得当;3.从表达方式上看——叙议结合;4.由生活中的“第一次”来揭示人生意义——以事寓理,以小见大。

【思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娄老师对《第一次真好》的教学,大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了解作家,从音形义着手积累字词;其次,诵读课文整体感悟,要求学生从字里行间解读、品悟课文;最后,把阅读中获得的经验纳入写作启示中去,形成关于写作的一些经验,让文本成为现成的范文。

二、重意象,品诗境,把语文知识渗透于诗歌教学

【案例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乡愁》 【授课教师】邱慧

引导学生通读诗歌,在不断朗读中将课堂推向纵深处后,“诗人笔下的乡愁化为了什么呢”一问,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诗歌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修饰语。

屏幕PPT出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通过让学生反复对比朗读,引领学生将“小小的”三个字的语调放慢拉长,读出诗句中包含的绵长的愁绪。

【思考】学生往往不按照概念的方式来理解语文知识,他们更多地按照积累在脑中的先前经验来给所学的抽象概念加以编码的。丰富的经验背景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否则就容易导致死记硬背语文知识的字面意义而不能领会其内涵。

邱老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推进课堂,其间屏幕出示文字的方式既有全诗的呈现,也有重点小节的出示,更把几个意象用红色醒目标注。“诗人笔下的乡愁化为了什么呢”一问自然引出四个意象,并借此体味乡愁间蕴含的距离感和沧桑感。至此,意象的概念在学生脑中显现并逐渐清晰。很显然,学生建立意象的概念需要积累阅读经验,然后经由朗读等体验得以完成,而若不能以丰富的表象作支撑,概念的建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重要素,巧设计,把语文知识渗透于小说教学

【案例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授课教师】张虹琴

家道“一落千丈”之前,杜小康的生活怎样?PPT出示,学生朗读感受杜小康在家道“一落千丈”之前的幸福生活,为下文蓄势。

“一落千丈”后开始怎样的生活?失学,开始孤独之旅。请学生担任导演,把课文搬上舞台。PPT出示:孤独之旅开始了……

场景:路上—芦荡(2~27段) 芦荡为家(28~34段) 暴风雨之夜

心理:茫然、恐惧 孤独无助 勇敢、坚强

人物描写: 背景画面: 旁白:

【思考】对于小说教学,一般教师会从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入手,这样教学,学生可以很快知道小说三要素,但弊端是教学过于程式化,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无法有效激发阅读的兴趣。

而张老师通过让学生首先朗读感受杜小康家道“一落千丈”前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产生对比,从而获得更深的阅读体验。通过将课文搬上舞台这一设计,让学生在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中经历了阅读文本需要经历的钻研文本、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全过程,同时渗透了小说阅读中所需要的文体知识。

基于学生语文基本实践活动经验的课堂,应关注语文知识的渗透,在关注阅读感知等显性经验的同时,更应重点考虑思维层面的隐性经验的获得,重视思维活动经验的系统化设计。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人教版乡愁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乡愁
乡愁
来自林间的风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回头一望是乡愁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