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蕴+马伟平
不久之前,笔者参加了一次语文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与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语文老师同上一课,为学生讲解《散步》这篇文章。四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解读路径和教学模式的不同,得出关于《散步》一文的主旨在内涵上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课堂实践者和观察者,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本解读,尤其是对文本主旨立意的探求,需不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如果有的话,这个认同又如何实现。本文试图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一、把握主旨,需要基本认同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就文本教学而言,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是达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关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阅读认知的角度来看,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主旨,是正确“认读”、有效“解读”、深度“鉴赏”的前提,是开展思维训练和体味语言魅力的红线。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要培养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概括整理信息的能力。因而准确把握内容主旨,应该成为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发展思维
在阅读教学主张“对话”的背景之下,有些“对话”其实并不具备思维含量,不能考量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发展,更遑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或逻辑思维了。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要针对特定的问题,在认知矛盾或问题情境中展开,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主旨的体认。由此,对文本主旨的认同,应是阅读思维训练的重要指向。
2.陶冶情操
在阅读教学中,陶冶情操应当从课文的实际出发,从课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出发,而不应当牵强附会(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在前面所述的教学现场,四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聚焦指向的主题分别是:浓浓的亲情、家人之爱、父母之爱和先辈呵护、亲情的和美与对生命的热爱。我认为各有其偏颇之处。“浓浓亲情”大而化之,“家人之爱、父母之爱”片面狭隘,“亲情和美与热爱生命”相对更切中“课文的实际”,但似乎还缺少最本质的阐述,“亲情”和“生命”两者之间能否和谐统一?如果拖泥带水、语焉不详,最终也会陷入大而不当、杂而无味的泥淖。
二、运用策略,实现同一认同
实现对文本主旨的认同,需要遵循阅读规律,借助读解策略,才能得到关于文本主旨合理准确的认知。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权利,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空,把对文本主旨的感知、体认、深化,串联成一条教学线索,使整体把握和语言品味、方法探究、情感升华融为一体,不断抵近文本的思想内蕴和学生的情感底色。
1.从文本实际出发,感知文本主旨
第一是知人论世,溯源会意。
文章缘于特定的时事而作,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创作缘由,对于理解作品主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散步》作者莫怀戚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一文中说道:“《散步》的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73页)。从尊重文本角度来看,“生命”的感悟应成为散步主旨的应有之义,问题是学生怎样从文中读出“生命”来,学生借助文本获得的“生命”感悟,和作者的“生命”感悟如何有效对接、引发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相应引导,还得回到真实的教学现场,回到学生的主体阅读上来。
第二是思路完整,得意体情。
思路是反映在文章中作者的思维条理,不宜片面割裂的解读。
《散步》一文主要写了这些内容: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我劝母亲出来散步→田野春色盎然→儿子妙语激趣→产生分歧,我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决定走小路,化解分歧→我和妻子背着家人散步。关于如何从中概括出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我们来梳理蕴含其中的思路,上述内容相应体现的是:家人的和睦→我的孝顺→对生命的热爱→儿子的童真→我的孝顺→母亲的慈爱→我和妻子的责任感。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母慈儿孝,生趣盎然,感受到的是家庭的和睦、彼此的关爱。文章的起点是一家四口,终点是“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也是一家四口,中间经历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这是散步的波折所在。在解决波折的过程中,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表现我的孝心,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决定“走小路”,表现母亲的仁慈,儿子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提出异议,表现他的懂事。这些都是圆满解决分歧的因素,归结为一点是:“敬老爱幼、善待生命。”经历波折之后,最终回归的还是“一家四口”相携相守的散步场景,作者用“整个世界”四个字,从时间上写出了“爱的传递、生命不息,”从空间上写出了“拥有亲情、拥有一切”,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家人和睦,生命可贵(我劝体弱的母亲出来散步)→敬老爱幼、善待生命(散步中的分歧及解决)→担当责任,生命永恒(我和妻子“背”起整个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生命的感悟始终贯穿全篇。
第三是体察表达,回归主旨。
分析文章主旨应该体察文本的表达特点,架构表达与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析表达,溯求主旨。
要辨析文本表达的结构特色,体会主旨对行文结构的提挈作用。行文思路之间存在着主与次、先与后、显与隐、起与合的内在关系,表现为结构上的照应、承转、开合,发现主旨的提挈作用,体会结构的精致巧妙。例如《散步》开始写“田野春色”,渲染蓬勃的生命气息,和后文母亲望到的“小路即景”相映成趣、彼此呼应,在结构的精巧、思路的契合中,折射出生命的绚烂。
还要辨析文本表达的语言特色,体会情感和语言的会通融合。《散步》从全篇来看,文本语言氤氲着生命的美好、亲情的温暖,从语言结构来看,用词清浅、语调温和、句式舒缓。例如写田野小径:“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写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儿子散步时的动作:“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些色彩明丽、重声叠韵的词汇,整齐又有变化的句式,无不渗透着作者内心细腻而丰富的情感。那是对生命的呵护,对亲情的守望,这样优雅而崇高的精神“散步”,冲淡平和,至简至真,不需要冗长的铺排,也不需要华丽的雕饰、激烈的言辞,洗尽铅华归于大道,语言的本色结构和作品的本真主题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2.从学生实际出发,体认文本主旨
第一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散步”的情境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在我的劝说下,来到生机蓬勃的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这一切都使人感到生命的可贵,尤其是家人的健康弥足牵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请他们说说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关怀,尤其是表达对老人的孝心。在学生的自由表达中,慢慢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慢慢引导他们认识“散步”带来的生命感悟,在情境渲染中实现文本主旨和学生情感的融合。
第二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
对主旨的把握,非得费一番功夫,经几个来回不可,这就要求我们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接触文本。在《散步》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让学生圈点勾画,剔除冗杂,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实实在在读书,从从容容思考。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语段,不妨让学生反复品读,语文阅读思维离不开理性的抽象概括,更不能排斥直觉思维。文本中激起学生阅读期待和特殊直觉的地方,必然是蕴含深意、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解码“散步”的秘密。
第三是要尊重差异,以适合为标准。
杰姆逊说:“文学中的深度和解释密不可分,似乎永远也解释不完。”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散步》主旨时,要根据对话情境,把握深与浅的程度,把握异与同的辩证。对《散步》一文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作为“教材”,从教学立场上来看,需要有基本的认同,从争鸣研讨上来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感悟能力、生活阅历、个性情感的差异,对主旨的体认也一定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同时,要以适合为标准,切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实际,找准文本和学生实际的连接点,创设情境,展开联想,相互契合。比如针对初中生独立与依赖共存的心智特点,让他们说说假如你作为“我”或“妻子”会怎么做,你作为“儿子”会怎么做。通过角色换位,联系生活,感悟主旨。
3.从教学实际出发,深化文本主旨
从阅读的教学立场出发,就文本主旨的把握这一问题而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本主旨的基本策略,从知识教学转向策略教学,这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思想、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趋势。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来看,我们要注重言语实践,关注文本表达,以深化对文本内容主旨的理解为主线,以语言品味和思维训练为载体,展开有效对话,探究文本主旨的应然含义和能然所指。
总体来说,要探究《散步》一文的主旨,应该按照“从文本出发,从学生出发,从教学出发”的原则,运用一定的读解策略自然生成对文本主旨的体认和理解。让学生经历这个策略运用的过程,内化为自己的阅读认知策略,是阅读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南校区(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