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工学的移动终端用户界面优化探究

2014-03-16 05:13:58谢庆森程江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学感性分析法

谢庆森 程江南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基于感性工学的移动终端用户界面优化探究

谢庆森 程江南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互联网时代将科技和生活进行了爆炸式的融合,而移动端交互设计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设计者的设计目的与使用者的操作目的之间的脱线,本文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探讨如何更好地被用户接受从而增加产品的用户粘性,把感性工学的核心,即人的情感,融入到互联网移动前端界面优化研究范围之内。

交互设计;感性工学;问卷采样

一、用户界面交互五层元素

Jesse James Garrert是Adaptive Path(世界著名的用户体验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用户体验五层分析法,这个分析法帮助了诸多企业比如AT&T、英特尔等企业改善他们产品的用户体验。参考图一结合现有的诸多app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用户使用一个app的时候,用户的感知顺序是固定的,首先他看到的是表现层,例如说视觉设计,色彩搭配,图标形态等等,视觉元素对于用户感知的影响是开门见山的,视觉设计直接影响用户对应用得出初步结论也就是美与丑。

2.紧接着最需要用户付出学习成本的就是框架层,这一层牵扯到的就是页面的框架布局,将各个视觉元素进行合理的组织隐藏转移甚至删除无用元素,使应用app的各个功能最大化。

3.而结构层是交互和信息架构的设计,这一层级与框架层略有重叠,交互流程同样会涉及到视觉元素的组织,但是这一层的主要任务是梳理好不同层级界面的逻辑顺序与逻辑关系。

4.再往下一级是范围层,主要考虑更为具体地通过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组合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比如Galaxy nexus很多第三方rom包中包括的一个原型多功能tab,隐藏在什么位置如何唤醒,包括哪些功能如何排列,都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论证和推敲的。

图1用户体验五层分析法

5.而论证的根据将来自于下一层:战略层,设计产品的人要提出产品的设计核心思想是什么,什么功能是用户最为需求的,也就是进行功能的重要性排序。

小结:虽然这五层从表面上看层层相扣,实际上战略层的一点疏忽便可让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战略层的所有决定必须宽进严出,这时便可借助感性工学的顺向推论式感性工学系统。

二、建立感性工学系统

感性工学系统的建立十分复杂,需要各个领域专家共同合作、经过长时间建立,有些数据库甚至包括上万受试者的测试信息。经过对感性工学的系统研究,我总结出以下感性工学简化模型。该模型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主要包括采用语义差分法把握用户的感性、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处理以建立用户感性与产品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采用这种关联性指导设计过程等步骤,顺向推论式感性工学系统以建构消费者的感性诉求与产品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并将结果建构成专家系统以供各式咨询。

1.确定定性、定量或部分定量的方式

定性分析:阶层类别分析法(CategoryClassification)

2.感性语意空间拓展

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我消费者对待测app界面甚至功能的感性诉求。通过市场、产品文档、杂志、网站,以及与消费者交谈等途径搜集选择近50个最相关的词汇进行分析。

3.app特征空间拓展

目的也是通过上述途径搜集尽可能多的样本,选择最能体现app的各种设计要素的代表性app样本,根据需要,最终样本数可以在十几至几十个。

4.语意分量

结合最后确定的感性语汇和代表性产品样本,建立5级或7级语义分量表,并采用设计好的语义查分量表让受试者对代表性产品样本进行评价,该阶段要注意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5.采用数理化理论或其他统计方法对评价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6.阐释分析结果。

基于以上流程我抽选了whatsapp这一个im即时通讯app作为调研样本只做了以下调查问卷,如图2所示。

三、结语

图2样本:whatsapp调查问卷

综上所述,本文以一些实际案例为载体,简要介绍了基于感性工学的感性工学推论法和语义差分法在移动产品界面设计上的理论要点和应用,列出了较为详细的流程,进一步明确了该方法的理论实质和实施技巧。该方法的熟练掌握,对于logo、ui、界面设计具备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1]库帕著(美).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徐晓莉.基于感性工学的网络形象设计理念研究[J].山东大学,2008.

[4]王松琴,何灿群.感性工学:以用户为导向的工效学技术[J].人类工效

学,2007(03).

[5]王席媛,魏旭,谢庆森.产品外观感性语汇与感应意象间映射关系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1(17).

[6]胡鸿.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R].中国浙江杭州,2011.

[7]加瑞特(JesseJamesGarrett),范晓燕译者.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TP393

A

1005-5312(2014)32-0269-02

猜你喜欢
工学感性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防爆电机(2022年4期)2022-08-17 05:59:06
盐工学人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工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5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