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绿化”记

2014-03-16 23:44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绿化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城市交通“绿化”记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十一”又要来了。

“五一”不再七天,春节被绑定了太多串门走访,我们能够期待的,只剩下了“秋姑娘”。

似乎人们已经习惯了分分钟“矛盾”的假期。买票难、出行堵,哪里都是人海茫茫。如果说长假是每年难得挤出来的休闲时光,那么,就一定需要“挤着”度过么?但即便这样,还是关不住一颗颗渴望自由、思念故乡、追逐梦想与释放青春的心。

突然集中的车流拥堵不仅会让出行者“心情不美丽”,更会造成大量污染。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和管理者们的发声与行动。

绿色交通,我有我要求

“中国正在开启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

大国崛起,寻道图强。但在快速发展背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持续破坏,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面临着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国际压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发表署名文章《发展绿色交通 共建美丽中国》。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

一年之后,城市交通被列为交通运输部重大政策一级目录。

时隔17年,2014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最新升级版。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最重要的二份政策文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之一,该技术政策的更新受人关注。其中城市交通无疑成为亮点之一。

新政中,将原为综合运输体系下二级目录的城市交通首次置于一级目录,予以单独考量。一方面,完成了技术政策体系的突破,而当交通运输部领导层对城市交通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是否会有体制的突破,从而以更高层面来统筹协调城市交通,我们也可有所期待。

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技术政策方面,鼓励城市公共交通统筹规划,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调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公共交通网络优化作为技术政策重点;创造性地推荐了长期规划和中短期优化的“规划-优化”双层公共交通技术体系;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第一次明确纳入交通运输部管理和技术体系范畴……交通运输机构和部门或将在政策鼓

励下,更多地参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战略、政策制定实施工作。

科技部社发司副司长田保国在8月召开的中美环境研究联合工作组会上作主题发言,强调新时期中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同瑞典等北欧国家环境领域相比,中国在理念上、技术上、制度上都还有着程度不同的差距。向北欧学习,开展多领域广泛的合作,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主张。”赵建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2014北欧中国绿色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

尽管存在差距,但中国在生态建设、绿色交通领域,仍然一步一个脚印。

他山研究,根本停不下来

“人们倾向于认为公交车不太舒适也不太可靠。且能够保持公交车在密集的城市交通中穿行的专用的基础设施虽然价格便宜,但服务时常不到位。吸引人的交通方式、良好的服务以及舒适的环境才能够使得人们不后悔放弃小汽车。”——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的项目总监Umberto Guida

想象一下,您是否能够提前得知因修路而不得不多等一会儿公交车或您的火车晚点了。这就是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试验的其中一项技术,它能够帮助舒缓欧洲数百万名通勤者的生活。

得益于从运输工具向控制中心传送一系列运营信息的先进电脑系统,那些往返于办公室之间的工作者们可获取在公交车、火车、地铁、电车和轻轨网络系统中发生的拥堵、事故、发车及站台的实时信息,并将其与其它交通模式信息相结合。因此通勤者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与专用信息屏上获得关于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时信息。该系统也有助于公交车更顺利地运行。

测试方案首先应用在40辆公交车上,并在试验期间获得巨大成功。由此马德里市当局决定将该项方案的应用扩展至整个公交车队约2000多辆车上。

这就是由欧盟资助的“欧洲未来公交系统”(简称EBSF)项目的一部分,它是迄今为止欧盟在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方面最大的项目,正在八个城市进行测试——分别是德国的不莱梅港、法国的巴黎、布吕努瓦与鲁昂、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瑞典的哥德堡、西班牙马德里与意大利首都罗马。

欧洲未来公交系统

通过将公交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定义的独特方式,而非仅将其作为一种交通工具,EBSF项目团队在公交车、基础设施及运营三方面均获得了重大进展。该项目团队已开发出一款适用于所有欧洲城市的全新城市公交系统。

尽管公交车出行占世界公共交通出行的80%以及欧洲公共交通出行的50-60%,它们的吸引力仍逊色于有轨电车、地铁与城市火车等其它交通模式。公共交通在城市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增长速度慢于其它模式,尽管它的成本效益一直是最高的。

纽约城市规划局希望未来大量的发展机遇能够集中在沿线公共交通可达区域。

大纽约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局(MTA)的区域铁路一旦最终建设完成,其升级的基础设施将确保大都会北线铁路——纽哈文线的列车可以停靠在位于布朗克斯东的新

站点,并穿过新的Hell Gate大桥驶向宾州站。预计今后几年,布朗克斯据此有望较其它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考虑到上述原因纽约城市规划局出版了该地区公交导向型开发潜力的新报告《布朗克斯的可持续社区:借助区域铁路助力城市发展机遇》。

与四通八达的机动车并行的自行车是瑞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许多布兰克斯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去郊区工作,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仍然认为乘坐大都会北线前往工作地点非常不方便。“人们希望乘坐这些公共交通系统前往就业中心,但他们下车后却发现,剩下的最后一英里是如此的令人举步维艰。”Brede在上周演讲中说道。纽约州与康奈迪克州的规划师们正致力于利用美国住建部的联邦规划基金所支持的项目,解决最后一英里以及其它TOD相关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大都会北线站点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例如大学高地站,它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坡地居住区、狄根高速公路与哈莱姆河之间。该站201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的乘客量不足250名,而行人的安全也是另一外一项顾虑,如果要步行前往车站的乘客,必须与来往于狄根高速的交通拥堵做一场生死搏斗。“我们已与纽约交通局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实施了一些可行的优化方法,例如优化交叉口、绿化、步道以及行车道渠化等”Brede得知交通局仍在审阅这些建议时说道。

瑞典十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斯德哥尔摩,城市发展理念是靠近中心城区,减少出行成本。鼓励自行车出行,与四通八达的机动车道路并行的自行车道成为靓丽的风景。公共交通使用生物沼气燃料,一般机动车也是油气混合动力,城市空气非常清新。

别让“规划短命”,预防“城市有病”

“要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布局来更好地去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

——深圳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肇文

投资7000多万元,号称“国内最高人物铜像”被拆……日前,“广西柳州柳宗元人物铜像被拆”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也引发关注和热议。多名城市规划专家指出,一些“来去匆匆”的建筑属于城市规划“短视行为”。城市当政者与规划者要谨防长官意志导致政绩规划、随意规划,同时还需谨防利益驱使导致

商业规划、过度规划。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避免“短命”的规划自然需要周全考虑。

“在城市交通领域,存在一种普遍认识,那就是以为依靠道路扩张就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然而现实和‘亚当斯定律’告诉我们,道路面积的增加不但缓解不了交通难题,反倒会使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倡导步行、骑自行车出行应成为新时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首倡者王风武曾讲了上述一席话。

王风武说,在城市交通领域中,一直存在“亚当斯定律”这种怪现象,“由于道路面积的增加,交通增量暂时有所缓解。于是便引来了更多的客流,产生了‘诱增交通量’,使这条路重新趋于饱和,时隔不久又恢复到昔日的拥挤程度。”从“亚当斯定律”和世界各地的实际来看,仅仅依靠道路扩张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因此要谋求其他的方法。

而一些看似能够缓解拥堵的城市设计也似乎饱受争议。

1月,ExteriorArchitects和Foster + Partners公布了其伦敦高架桥自行车道网络SkyCycle的设计方案,方案依托现有铁路运输的200多个接入点,总长220公里。设计团队声称每一条自行车线路能“承担每小时1.2万辆自行车的通行能力,并且可以优化自行车单次出行时间至最高29分钟。”

该计划是在伦敦市民对自行车骑行产生恐慌的那段时期颁布的,由于之前的两个星期里,也就是2013年11月,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导致了六名骑行者死亡。尽管铁道部和伦敦交通局反复重申支持该项计划,但是批评声仍然不绝于耳。

科尔维尔·安德森认为该计划是“经典的白象型建筑。只是一个试图建立能吸引人们眼球、看起来闪亮的东西,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的功能价值。这类想法简直是城市杀手。将那些本可以在路面上骑行,并路过街道商店和咖啡店的人们转移到了半空中,使他们远离了街道的其它部分。如果将这些作为城市的一部分,那么将会让那些为重建自行车为城市主要交通模式的努力蒙羞。当大多数人都已经在抱怨街道上的自行车时,却让它们远离公路而转移到天上去,这几乎让那些帮助自行车重新回到城市结构中去的可能性变得更低。”

高架自行车车道模拟图

9月,在曼哈顿的“备选交通协会”(备选交通在美国特指小汽车出行的替代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开展了一项名为“街道扫描”的活动,主要用于鉴别那些可能危害到使用哈莱姆河桥的步行者与骑行者的情况,活动特别关注了大学高地站区域。“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为步行者与骑行者提供的空间太有限了。”协会组织者Tom DeVito说道,“这样的设计显然导致了数吨重的小汽车与脆弱的街道行人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

“随着城市密度的不断增加,我们将遇到操作运营和后勤保障方面的挑战。”山姆·雅各布斯在Dezeen中写道,“行人、自行车、小汽车和货车这些各类道路使用者如何才能安全地在城市街道上共存呢?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哲学和政治学的问题:城市到底是为谁服务?”

是游客吗?是那些骑行的通勤者?是从城郊区赶来的专业人士?还是以上所有人?这很难回答,但是一些设计毫无疑问会引出更多的问题。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绿化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