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仁,乔 宇
(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81))
合适的建筑设计
张乃仁,乔 宇
(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81))
通过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使用环境、建筑所处的时代特征、建筑的使用人群等设计环节,分析出如何才能做出合适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设计目的;使用环境;所处时代
当我们身处于一座设计师所设计的建筑当中,有时是否会发出一些抱怨:“这间大厦的布局好奇怪呀,好像迷宫一样”、“怎么把医院建成这样,害得我找了半天,还以为是一家酒店呢”、“这个建筑的形状好奇怪,怎么能放在首都文化中心呢?”、“这个图书馆的采光也太不好了”、“这个度假村太不相称于这里的环境了吧”……
诸如此类的话,我们也许早已司空见惯,而当问及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时,回答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此话并不假,因为在设计学习之初,我们就已被告知设计原本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创作活动,所以导致了一百个设计师也将会有一百种设计方案.而又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不同,对设计好坏的评判也就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因素.但我现在想要阐述与研究的并不是这些,不是想要说明具备了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好的建筑”,而是将重点立足于什么样的建筑设计是适合于所处环境的、是符合于建筑的自身功能的、是合理的适用了当下建筑技术的.以上三点正是我想要说明与找寻的,我将这类建筑统称为“合适的建筑”.
建筑究竟是什么?我这里想说的当然不是“建筑”一词的字面定义,而是我所理解的建筑.记得在本科时就曾在书上读到:“工业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随着设计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最终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我们对身边的物品进行设计时,最终的设计方案大都会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产生影响,例如一部手机的设计:如果设计师把他设计成翻盖式的,那么人们在使用时就不得不先翻开机盖再拨打电话;而如果我们将其设计为滑盖式的那么使用者也得相应的将其打开,以上这些无论你是否习惯是否接受都必须照办.当然,也许你会说在这个买家为主的时代,我们能选择的机会有很多啊,大可以挑选一款自己喜欢的设计.但是换而言之,如果将手机的设计换成剪刀的设计呢,我们所知道的剪刀是将手指伸入剪刀把中使用的,这也是人们对于剪刀使用方式的最基本的认识.但你是否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这样使用它呢?会不会有其他的更好的方式呢?这时也许会有人告知你,这就是它最好的使用方式,之所以如此,设计师才把它这样设计的.但如果当初设计师们错了呢?那么我们也许就得永远那样费力的使用剪刀了,因为它就被设计成了这样.总而言之,工业设计活动就形同于政治活动,设计师(政治家)制定物品(法令)政策,而使用者们只得实行.
解释了这么多工业设计与政治的等特性,那么建筑会与什么划等号呢?答案很简单:生活.温斯顿·丘吉尔曾在1962年的《时代周刊》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We shape our buildings;thereafter they shape us.我们虽然在营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从原始人的茅草屋到今日的高楼大厦,建筑因人们的生活活动而生,同时也在相应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简单说来,建筑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我们避寒取暖,防风避雨等人类基本活动要求而生的;但这些被人们设计出的建筑由于为我们提供了日常活动的空间,而令我们不得不遵守它们已既定的空间规划.这就是建筑与生活的相互作用.不同的使用要求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各异的地域文化也造就了各异的建筑;同时,当我们身处于建筑当中时,我们的活动方式也将随着建筑而改变.例如,当我们午休要选择餐厅就餐时,如果所处的工作楼层更靠近一家港式快餐厅,人们就会理所当然的选择到那里就餐从而节省等待时间;夸张来说,也许人们会因为厕所距离办公区及餐厅较远,从而选择先就餐而后再如厕,当然,久而久之,大家的菜品选择与生活习惯也会因建筑内部的空间安排而有所改变.这就是建筑造就了生活最为简单的实例.
与工业设计一样,设计活动往往会被与艺术活动相提并论.但设计并非单纯的艺术,一项设计的创作过程是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协调完成的,这不同于由感性思维掌控的艺术创作.而建筑设计由于其对安全性与使用性的高要求,更加不能将其作为施展个人思想的艺术品,所以我认为我们设计的每一座建筑都应当拥有其存在于空间的必要性.
当下的一些艺术家们也纷纷为自己设计了个人的工作室,而这些艺术家们所设计的建筑大都会为了凸显其自身的个性,从而把它们用极为夸张的形态表达出来或是运用了非常复杂的室内空间布局.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设计新颖独特的建筑往往会吸引大量的观光者前来参观,而他们也会对这些“艺术性建筑”赞叹不已,但我们应当明白的是这些赞美之词大部分都只是来自于对于建筑形态的感叹,而并非是针对建筑的使用合理性而言,因为这些游客也仅仅是在建筑的外围或是内部驻留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并不能去真正的对建筑进行使用,所以他们也不会感查到建筑中那些为了满足艺术形态而造成的使用不便.
这些被叫做“艺术性建筑”的建筑物最终也只是一件由艺术家们创造出的超大艺术品,而非是可称为一座“合适的建筑”,原因就如同上文所说:它并没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也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地影响,也许它们从艺术角度来看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从建筑角度来考衡时,就变得不值一提了.
关于建筑的形态问题,我认为对于建筑而言华丽的外表并应放在第一位考虑,而该放于首位的应当是其自身的功能.建筑的外形只是对其内部空间系统起到一定的指示与呼应作用,而我们不能把重点完全放在立面(外形)的设计,却忽略了平面(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当下那些将建筑的最初目标立足于创造新的城市地标符号的概念大多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思想往往会将建筑引入形式主义的漩涡,如图1所示.
图1 “新奇”的建筑
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不就是极大地发挥了形式优先的概念吗?试观一下解构主义大师们的作品,哪一件不是将造型设计的极为夸张,而这些作品不也都被列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吗?一种解释较为合理:解构主义的存在价值并不在于它的造型是多么的优美夸张,而是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建筑理念.在那个现代主义建筑面临改革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又不被主流所认可的时代,是解构主义为建筑思想指引了新的方向,解构主义建筑用其夸张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凌乱的,模糊的设计方式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原有的束紧规范,为建筑设计师们打开了新的思路.所以,当我们再次审视解构主义建筑时,应当明白的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为了服务于一场变革而生的,我们不应因此而去单纯的追求建筑形式的设计.因为任何因着重形式的考虑从而破坏功能的建筑都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是属于生活的产物.
为什么目的而设计,也就是说一所建筑的功能与预期的目的是什么.它是一所学校的建筑,还是一所教会的建筑,或是一栋居民的住宅,总之,为什么用途而设计,就是建筑的目的.
建筑的目的这一问题看似十分简单,试问会有哪个设计师不知道自己将要设计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建筑呢.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往往会在设计过程中忘记自己的最终目的,从而陷入完全的感性思维漩涡之中,结果那些被设计为医院不像医院、采光极差的图书馆、让人感到心情不快的度假村,等等这些不合目的的建筑就此产生了.那么如何鉴定一所建筑是否满足了它的目的性呢?很简单,时间与人们的使用就是最好的验证方式,这也正是生活与建筑相互关系所致.
当贝聿铭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矗立在卢浮宫广场的拿破仑庭院内时.在法国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的建筑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并严厉的指责他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这些指责即使贝聿铭亲自予以解释说明也无济于事,直至这座玻璃金字塔最终建成了,人们开始使用它了,并且穿梭其中,此时那些指责与怀疑竟不攻自破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座建筑完全符合了它的目的性.卢浮宫由于每天都要接纳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参观者,所以它需要一个极大地入口建筑,而这个建筑的目的除了入口外,还应起到连接卢浮宫的三座建筑的作用,这些就是这所建筑的最初目的.如图2所示.
图2 贝聿铭的水晶金字塔
贝聿铭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由于其自身的显著符号特征,正好可以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而且它恰好坐落在三个中庭间的重心点,其实早前很多设计师,包括迈克·盖(Michel Guy)在内,都希望多设置几扇门将卢浮宫分成几个博物馆.但贝聿铭认为增加入口只会给游客的参观带来更大的困扰,像卢浮宫这样的大型博物馆必须为游客提供主要出入口.那些有明确目标的游客,大可事先选定进馆路线以避开人流聚集的主入口,而就普通游客而言,一个中心入口也可以为第一次来到这里参观的他们提供便利,而玻璃金字塔就应当承担起这一疏散聚集人流的作用.这些就是贝聿铭先生经过对卢浮宫情况的不断研究从而找到的建筑目的,而最终的设计方案也是围绕着这一目的展开的.如今,玻璃金字塔已经在法国的土地上矗立了二十多个春秋,也迎接了不计其数的游客,人们感叹它造型的同时也不断地赞誉它所提供的便利,这座建筑在时光的考验中获得了成功,而这一切也应该归功于贝聿铭先生遵从了建筑的目的性.
建筑是依托于环境当中的产物,当然环境会对建筑的设计有所影响.建筑应当很好的结合于环境而生,而不应成为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赖特所设计的流水别墅依据山体的溪水及瀑布而生、英国设计师W.S.Atkins所设计的七星酒店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矗立在蔚蓝色的海水之中、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与位浮日山顶的自然风光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而安腾忠雄也抓住了建筑的环境创造出了传奇的风、光、水三大教堂.如图3所示.
图3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
无数的建筑设计师们都在自己的建筑创作中考虑到了环境的影响,安藤曾说过:“建筑精神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始终离不开人和环境的关系”.他也把这一点作为自己的设计标准,并始终在所做的建筑设计中加以运用.安藤在兵库县立儿童馆的作品中本着“创造一个让儿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环境是每一个建筑师的责任”的想法,他想要将建筑物和周围的青山绿水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使得儿童能够行走游戏于建筑之间,充分享受着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建筑最终被建成了,这座建筑从形体上看建筑与自然形成对峙,但是在弱化它的体量之后会发现,整座建筑都能溶解于水中,建筑的墙面因为水的包围变得柔软亲和.折线形的挡墙消除了山体给予建筑的压抑感,在这里自然和几何产生了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阳光做起了游戏,借由光线的照射人的影子在疏密的空间中分布出了不同的层次.经过了这样的设计处理,自然环境与建筑显得既对立而又那么的统一.这就是称之为“以环境而生”的建筑.如图4所示.
图4 兵库县立儿童馆
当然,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无法与环境完全融合的.所有的建筑只要存在于环境之中,就一定会对其有所影响,而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破坏或是影响做到最低,因为一栋充分的考虑了所处的环境,并能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建筑才是最为美好与合理的建筑,这样的建筑也能更易于的为人们所接受.
有人说,建筑是最为重要的记忆装置,是一面时代的镜子.不错,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栋建筑来推断它所处的时代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设计应当是创造出所处时代的创新,而不应是对历史进行变相的复制.19世纪末的一群艺术家们与建筑师们由于厌恶了对于旧时代的复制,从而开展了一场与旧时代诀别的“分离运动”,他们写下了“Der Zeit Lhre Kunst,Der Kunst Lhre Freiheit.”(给每个时代以他的艺术,给每种艺术以他的自由).如图5所示.
图5
建筑应时代而生,建筑也因时代而不同.那么不同的时代是如何带给建筑新时代的印记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人的审美与技术的发展.从原始人为了遮风避雨而建造的茅草屋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雄伟宫殿、从“四四方方”的四合院再到如今高高矗立的单元住宅.它们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
在设计中人的审美可能是最难把握的,但如果把其放到特定的地域时间与文化信仰中时,也就不难分析了.以中国为例,古代中国的建筑由于受到君权与宗教的影响,大多以建筑上的艺术和装饰上的华丽丰富为特色.为了显示出君权的至高无上,建筑也变成了展现皇威的权利象征.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位于北京城的故宫,故宫的建筑集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成.它与国外的石质建筑不同,它为全木质结构,综合运用中国古代的建筑构件,斗拱相连,大梁起架等建筑的特点,在建筑上以彩画、虫离、仙人走兽、石狮、华表、鹤龟、轩辕镜等这些有独特含义的中国标识最为装饰.它是皇权思想的集中显示,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具备着特定的含义,例如:天安门的宽9进5,有九五至尊的意思;严格的中轴结构,代表着皇权至上的等级观念.这一切无不代表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与追求.追随时代的变革,如今北京城内的建筑已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梁思成先生所提出的北京城规划方案的破碎,无数的高楼大厦在过往的皇城中建起,在这里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开始进行了时代的对话.无数的建筑师们都对此展开了思考:究竟如何才能使不同时代的建筑在这里得到融合?究竟什么样的现代建筑才能最好的体现出古都的历史文明?为此,一系列的“探索性建筑”也应运而生.但是,这些被看作沿袭了文化祭奠的现代建筑却大多被建成了“结合生硬,不伦不类”的怪胎建筑,它们不是以建筑的功能与目的为出发点,而是一味的照搬与拼凑.其中北京西站建筑就是一个“为做而做”的建筑.西站总建筑面积三十万平方米,人们把它视为首都的西大门.但是,这座建于1996的建筑却完全没有具备新时代的建筑特色,从建筑的结构再到位于两侧的攒尖亭无一不表露出了古建的气息.而当时负责设计的古建筑专家却称其为“维护”和“夺回古都风貌”的最大、最新的动作之一.为了保证建筑的“形式复古”,从而减少了实际的功能,以西站的“特色”攒尖亭为例,在高五十二米、中间净跨四十五米的门式建筑的“横梁”正中,安上一个五十米高的三重檐四坡攒尖亭子.设计者都会明白,这是一个在实用上毫无意义,在结构上则是最不科学、最浪费的做法.为了这个“超级小亭子”,需要一个重一千八百吨的钢桁架来支撑,需要增加八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建筑师张开济为此算了一笔帐,“用这笔钱捐赠希望工程,可帮助二十万失学儿童上学.”而可笑的是这个实心的亭子根本没有其功能上的实际意义.如图6所示.
图6 北京西站亭子
北京西站当时被称作“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工程,而国外的建筑学者却戏说其为:“规模上的巨人,建筑上的侏儒”.建筑应当是符合时代的步伐而生的,而不应一味的追随过去的踪迹,那些照搬沿袭的建筑不会对建筑的发展有所影响,也不能令我们的生活与活动要求得到满足.那些“身子已进入新社会,但脑袋还留在旧社会中”的“不合适”、“不合时”的建筑是应当被时代所摒弃的.
建筑的目的、所处的环境、立足的时代.当然,一个好建筑的限定因素当然不会只有这么简单,但是我认为如果满足了这三点的建筑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合适的建筑”,因为它合乎目的、合乎环境、合乎时代,也就合乎了我们的生活.如今,随着技术的发达与时代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不断的改变着,当然建筑也将随这些变化而发生不断地变化.从因能源问题而出现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泽奥陆生态城市到因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海上漂浮生态城市;从崇尚人们的个性而设计的首尔2026公社再到因人口与空间问题而设计的日本X-Seed 4000摩天巨塔,人们对于未来的建筑概念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着.但不论未来的建筑技术将会如何的发展,在这个被经济所喧哗的社会里,建筑给予我们的不应当是不安与烦躁,而应当是一份安宁与平复,而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建筑,也是一座“合适的建筑”所能做到的,愿城市因建筑而美好!
[1](美)保罗·拉索.图解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陈 菁,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香港设计中心.设计的精神[M].辽宁:辽宁科学出版社,2008.
[4]世界是设计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5](美)马特·马图斯.设计趋势之上[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6](日本)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The Suit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
ZHANG Nai-ren,QIAO Yu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School of Design and Art,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buildings,building environment,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building users,an appropriate building design is giver.
architectural design;design goal;environment;times
TU201.1
A
1671-119X(2014)02-0086-05
2014-01-12
张乃仁(1944-),男,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