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黄雅兰 陈昌凤
走向常态的融合新闻报道
□ 文/黄雅兰 陈昌凤
本文结合丰富的媒体融合案例指出,在新闻用户的注意力日益碎片化、浅薄化和移动互联网媒体蓬勃发展的情形下,单一而冗长的文字报道很难获得受众的青睐。融合新闻报道走向常态化将是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融合报道 新闻业 常态化
从早期多种媒介形式的简单堆砌到如今对不同媒介元素各取所需的有机组合,融合新闻报道样式愈发符合用户的观看需求,同时也影响和塑造着用户的阅读和收看习惯。在新闻用户的注意力日益碎片化和移动互联网媒体蓬勃发展的情形下,单一而冗长的文字报道很难获得受众的青睐。融合新闻报道走向常态化将是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近两年,在“大数据”“数据新闻”等热潮的推动下,关于融合新闻报道的论述和实践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早已不是新名词,其实践开始于本世纪初的美国,论坛公司(The Tribune Company)和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分别以其拥有的在同一个地区的报社、电视台和网站为基础,构造了不同类型的“融合新闻”平台,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①
在融合新闻报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手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最初的电子杂志、手机报、网络广播到如今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融合新闻报道的平台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同的媒介以更合适的比例和样式进行着组合和搭配。如果说早期融合新闻强调的是所运用的媒介的多样性,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则更强调媒介的适用性,即媒介融合不只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堆砌,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进行报道”。其特征包括:全时,即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实时更新,新闻报道是实时修改和补充的动态过程;开放,即融合报道既提供信息整合的结果,也提供信息使用的入口;互动,即新闻用户不仅能够自主地收看新闻,而且能够反馈和使用新闻。②
近两年来,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影响下,融合新闻报道又呈现出新的趋势。具有代表性的融合新闻报道包括:英国《卫报》2010年关于“阿拉伯之春”的报道、2011年关于伦敦骚乱的报道、2014年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报道,《纽约时报》2012年推出的融合报道《雪崩》,《芝加哥论坛报》关于社区犯罪的报道等;此外,中国媒体也在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努力,除了新浪、网易、搜狐等纷纷推出的数据多媒体新闻外,新华社近些年也积极进行融合媒体报道,推出了如“三北造林记”“延安退耕还林记”等作品。这些新闻报道融入了更多数据新闻的特征,其共同特征包括: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多种媒介技术相互嵌入、融合,“数据可视化”特点突出;从新闻选题来看,均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较长时间跨度的复杂议题;从新闻生产来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成本较高。
融合新闻报道凭借其宽广的视野、丰富的资料以及精彩的呈现形式使得新闻报道实践在专业性和可读性方面大大拓展:报道从关注社会表层现实转变为发觉社会深层现实,媒体从信息收集者变为社会意义的生成者,其可视化的叙事手段也更加适应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整合的需求③。美国波因特媒体研究院(Poynter Institute)发表文章称,《雪崩》“正推动多媒体叙事朝着令人激动人心的方向发展”④;但与此同时,针对融合新闻报道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认为以“雪崩”为代表的融合新闻报道并不能代表新闻业的未来,这种质疑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此类融合新闻报道耗时、耗资巨大,不适合常规报道周期,大部分普通媒体无法承担其经济成本。以《雪崩》为例,其制作团队包括11名图表和设计人员、一名摄影师、三名摄像师和一名研究员,耗时六个月;新华社最新推出的全媒体融合报道《延安退耕还林记》也是多个部门历时两个月、从上万张照片及超过900分钟的实地拍摄和历史视频资料中挑选出来、制作完成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评论道,《雪崩》这类作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不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因为大多数新闻媒体并不具备这样的人力财力⑤。另外,日常新闻生产的周期也不能允许动辄上月的制作时间。
其次,此类融合新闻报道多针对重大的社会事件,“在新闻资源同源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日趋普遍的今天”⑥,此类事件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融合新闻报道无法成为一种惯常的报道形式。通常来说,重大的社会事件中往往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社会主体、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多样化和直观化的融合新闻报道正是厘清和解释这种复杂议题的最佳手段。因此,在报道诸如阿拉伯之春、斯诺登泄密事件、伦敦骚乱等重大社会事件中,融合新闻报道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日常的新闻事件并不具备这种能够发挥融合新闻报道优势的特征。
对于融合新闻报道的第三点质疑是针对其与移动终端的适用性。便携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并称为影响未来信息传播形态模式的三大技术⑦。虽然“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这三个平台增长势头放缓,但是它们已经变得巨大”⑧,这些移动终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根据皮尤中心关于移动新闻阅读的调查,60%的“千禧一代”年轻人更喜欢纸质媒体那样的阅读体验,而不是音频、视频以及复杂表格等形式,因为在本来就不大的手机屏幕上,这些繁纷复杂的媒介形式很可能会影响阅读体验和接收效果;这一阅读偏好在其他年龄群体中也较为明显⑨。因此,从受众的需求和体验角度出发,融合新闻报道并不适合标志着未来媒体趋势的移动终端。
以上对于融合新闻报道的质疑不无道理,这些引起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融合报道确实都具有耗资巨大、议题复杂等特征。事实上,这些关于复杂议题的融合新闻报道只是融合新闻报道的少数,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融合报道已经出现了常态化的趋势,其发展并不会受到新闻议题、投入成本以及移动终端的制约。
首先,从新闻的选题来看,融合报道的对象并不一定是重大或突发的社会事件。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全媒体融合作品“1999年-2010年英国每一条道路上的每一起死亡”(Every Death on every road in Great Britain 1999-2010)就并不具有事件导向性,而是针对较为平常的社会现象——车祸,将视频、动画、交互地图与新闻直播相联系,对10多年间英国车祸的伤亡情况、发展趋势进行直观地描述和分析,引起人们的关注;再如,融合报道“信息亚马逊”(Infoamazonia.org)对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地区的植被覆盖、森林砍伐、火灾以及居民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描述和检测,并根据所获得的动态数据进行即时更新,用户也可以自行上传信息。此外,融合报道的领军者《卫报》也以“你快乐吗?”“BBC是如何开支的”“英国人死亡的原因”“中国人每年有多长时间度假”等为题进行过融合报道。相较于突发性的社会运动和自然灾害而言,上述选题并不完全具备新闻价值中的“显著性”“重大性”特征,从每一个个体事件来看,均不属于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但如果将这类常规性事件置于较长的时间序列中,其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都会得到提升。特别是诸如“信息亚马逊”这样动态、实时更新的融合报道,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更能够直接服务于当地的植被监测、环境保护等工作。因此,常规新闻也能够成为融合报道的选题内容。
其次,从制作成本与周期来看,融合报道并不一定需要如“雪崩”般大投入、大制作。《雪崩》是融合报道中的杰出代表,展现了几乎所有媒介形式有机融合的最佳状态,正如《大西洋月刊》主编汤普森所说,这是“一次新闻理想主义的实践”⑩,但并非所有融合报道都要集合文字、图片、视频、图表、交互地图、动画等所有媒介形式,像“雪崩”一样宏大而炫目。上文所提到的近些年具有代表性的融合媒体作品均是关于复杂议题的融合了数据新闻的报道作品,是在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和视觉化呈现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如果回到融合报道本身的意义来看,它仅指主要基于互联网核心平台,融合多种媒介技术、以最适宜的手段进行新闻报道;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网络上的大部分新闻报道都具有融合报道的特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某一事件进行立体、全面的呈现。具有可视化、多媒体特征的数据新闻也出现了常态化趋势,并非普通媒体不可承受,《卫报》的“数据博客”(datablog)栏目每天都会推送一到两条配有可视化图表的新闻信息,《经济学人》的“每日图表”(The Daily Graphic)中还包含视频图表(videographic)内容,用动态的图表展现变化发展趋势;国内新闻门户网站在数据呈现和融合报道方面也正在进行常规化的探索,如搜狐的“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腾讯的“新闻百科”、新浪的“图解天下”等都会定期发布信息,以文字、图表、漫画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或梳理,这些作品通常仅占据一个网页,结构清晰、一目了然,不会像“雪崩”或“数字亚马逊”那样结构复杂、链接众多、需要众多人力物力财力。
另外,从传播媒介的适用性来看,日常的融合新闻报道已经成为移动终端新闻呈现的主要方式。在微信中,媒体公号推送的新闻大多同时包含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受众还可以通过回复、投票等方式对新闻进行反馈和进行互动;而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一条包含了图片、视频的微博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化了的融合报道形式。在网速和带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具有交互性的融合新闻报道,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一大趋势。此外,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照片、视频等图像信息仍是其青睐的媒介形式,在一项关于用户对融合报道的意见的调查中,被调查者通过手机获取新闻的比重高达82.55%,仅低于电脑(85%),而其最喜爱的前三位媒介呈现元素分别是照片、文字和视频,因此注重对照片、文字和视频的优化组合和使用将大大有助于提升新闻呈现的效果。例如,2014年10月20日,在北京地铁涨价方案推出后,腾讯新闻的微信公号发布了相关图文报道《再见,北京地铁2元的风景》,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简要介绍北京各条地铁的终点站,用户通过点击手机屏幕等简单操作就可以进行观看。这条简单的图文报道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和传播力,能够与用户产生高度的情感共鸣,得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因此,融合报道并不一定都要像《雪崩》那样复杂炫目,手机屏幕上简单的图文组合也可以成为成功的融合报 道。
融合新闻报道以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但它绝不是多种技术形态的简单堆砌,而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为目标的技术融合;与其说它是“技术本位”,不如说这是一种“新闻本位”和“受众本位”的新闻生产意识,报道中炫目的画面和技术并非为“炫技”而制作,而是为了受众能够更好地接收并理解新闻信息。融合报道走向常态化也应当因循这一路径,即关注日常社会现象、发现事件背后深刻的社会动因和影响,重视用户体验、开发简单明了的适于移动终端的融合报道。
(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博士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批准号:14AZD03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蔡雯. (2006).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国际新闻界》5, 31-35.
②龚瀛琦, & 张志安. (2011). 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 新闻界, 3, 11-14.
③王斌(2013).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编辑之友,6:16-19.
④Sonderman, J.(2012). How the New York Times’‘Snow Fall’ project unifies text, multimedia. http://www. poynter.org/latest-news/top-stories/198970/how-the-new-yorktimes-snow-fall-project-unifies-text-multimedia/ 2014年10月18日访问。
⑤⑩Thompson, D. (2012). ‘Snow Fall’ isn’t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http://www.theatlantic.com/ business/archive/2012/12/snow-fall-isnt-the-future-ofjournalism/266555/ 2014年10月18日访问。
⑥李颖.(2012). 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的价值重塑.传媒观察,1:64-65.
⑦高钢(2012). 影响信息传播模式的三大技术融合. 光明日报. 2012-8-21.
⑧李颖.(2013). 美国报业的“收割-衰退”螺旋趋势——对皮尤2013年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的报业解读. 中国记者,7:125-127.
⑨Pew Research Center.(2012). The Demographics of Mobile News. http://www.journalism.org/2012/12/11/ demographics-mobile-news/ 2014年10月17日访问。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