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晓虹 张专彦
什么样的作品能通过中国新闻奖高校报送?
——对高校报送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 文/高晓虹 张专彦
2014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把11所新闻科研及教学单位新增为中国新闻奖首批试点报送单位。这是作品选拔方式的重要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作品参评的他荐机制,也为发掘更多优秀新闻作品开辟了新的渠道。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中国新闻奖高校报送工作进行思考与探索。第一部分以试点报送单位之一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为例,介绍规范化的评选流程,并在本次评选基础上,对优化高校报送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二部分对本届推送并获奖的三部作品 进行点评,从选题立意、叙事结构和视听语言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借助具体实例阐释中国新闻奖对作品的审读。
中国新闻奖 高校报送 中国记协 作品点评
1.评选流程的规范操作
高校作为第三方机构,需要严格按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印发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通过规范的流程,依据严格的标准,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对征集到的新闻作品进行评选。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为例,我们考虑到中央级媒体有单独的报送渠道,因而主要面向省和市两级媒体征集三类优秀新闻作品,分别是媒体单独制作刊播的新闻作品,由高校师生撰写、制作并在媒体刊播的新闻作品和有关教育议题的新闻作品。
在收到所有的征集作品之后,我们组建了一个评审小组,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提供的两奖评委专家库的专家组成。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经过评审小组充分的议论和严格的投票,在规定得票范围内,我们按得票数从高到低依次取齐规定数额的参评作品,形成拟报送名单并进行公示。按照《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11家新闻教研机构报送作品不超过3件,其中该院校所在省(区、市)媒体刊播作品不超过1/3”,因而在最后报送的3件作品中,我们报送了一件北京地区的,两件外省区的(一件省级媒体、一件市级媒体)。
2.对评选标准的细致考虑
高校对报送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有着严格的评选标准。要求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标准。思想性是一则新闻作品的灵魂,艺术性则是作品灵魂飞入人心的翅膀。以电视新闻作品为例,电视新闻是一种声画一体的形象信息形态,具有感性的信息符号形式。因此,评判一则电视新闻作品质量的优劣,不仅需要考虑作品选题的新闻价值的高低,也需要从信息、情感和思辨等层面考虑作品内容的深度,还需要考虑作品是否在结构方式、叙事逻辑、视听语言等电视传播的专业性上具有较高水准。
其次,高校还会考虑参评作品能否成为课堂授课的范例,能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对高校而言,参评作品案例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高校能通过参评的优秀作品,引导、激励学生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守新闻伦理法规,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恪守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从而让学生学到中国新闻人的优秀品质,在思想上提升对我国新闻工作的理解,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
在发挥参评作品的教育意义方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陆续邀请获奖作品的创作团队到学校宣讲,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如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优秀新闻工作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而学习作品的创作方法、倾听作品背后的故事、理解作品蕴藏的精神。除此之外,参评作品还需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能够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作品需立足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在分析社会议题时,要辨别社会的主次矛盾,从正反两个方面厘清事实,要有理性思辨,正视社会现状,从而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
3.对高校报送工作的长远探索
这次是高校首次以报送单位的身份参与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初次尝试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和探索发现,可以为今后的报送工作提供借鉴。
第一,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对融媒体作品的推荐,使得这种推荐具有长期的引领性。我国的媒介融合正处于以内容为主力争夺渠道的竞争阶段,掌握内容生产优势的媒介会顺势开发专属渠道,掌握渠道拓展优势的媒介则会加大对自身内容生产的投入,因此渠道需承载优质内容为媒介争夺阵地。融媒体作品正是顺应内容与渠道的竞争而产生,集二者之所长,会成为今后新闻报道的“新常态”。
第二,在大数据时代,作品的推荐应该基于对数据的考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观赏品,而应该是广为人知的实用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收视率、点击率、转引率等,这些因民众的自发行为而产生的数据,可以有效反映民众的关注度,体现作品的影响程度。因此,高校在推荐过程中,应适当考虑那些有高收视率、点击率和转引率的作品。
第三,高校应注意国际和国内作品的并重。当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政策和举措与国际的变化密切相连。国际新闻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新闻的传播,因此,高校也需要在国际视野下进行作品的推荐。
第四,征集作品的过程应该得到优化。高校需要广开途径发布通知,利用多种渠道“招贤纳士”,增加征集作品的数量,丰富作品体裁的多元性。因而,高校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开展征集作品的话题发动,让更多媒体知道哪些高校具有推荐的资质,并动员网友参与进来,形成网上互动和热议,拓展中国新闻奖在民间的影响力。
第五,在评选作品时,高校可以发动学生进行阅读观摩并让学生对好作品进行投票,使得学生的选择与专家的评审形成互补。使好作品被广泛阅听,深入人心,把评奖的过程演化成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
1.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选题
由中国传媒大学推荐并获奖的三篇作品,选题与当今的社会神经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中彰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雾”必解决当“雾”之急》把焦点对准了近两年来持续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2013年1月13日北京发布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对此,作品以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探寻雾霾的根源,呼吁从源头解决当“雾”之急。一方面,节目从公共管理的专业角度肯定了以往北京城市治污的成绩,并通过前后对比、国外案例,表现出克服困难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节目强调了环境污染的新挑战和治污形势的刻不容缓,阐述了污染与城市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用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空气治理,从你我开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凸显了人民环保教育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浙江卫视的《东海的呼唤》是一部聚焦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式专题片,展现了高强度的捕捞导致东海渔业资源严重衰竭,陷入“无鱼可捕”绝境的真实现状。该作品真实记录了“毁灭式捕捞、非法偷捕、贩卖幼鱼、非法制造贩卖三无渔船”等大量真实震撼的场景,深入挖掘出“国家柴油补贴政策不合理,反而助推渔业资源走向衰竭”“三无渔船监管不力”“现有渔业法律法规的‘粗放型’反而造成了执法难”等“东海无鱼”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汇聚了多领域人士的“真诚呼唤”。
与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相关的话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他们的个体命运不时引发各类社会热议。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逝》就把镜头对准了这群身份特殊的被社会遗忘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该作品呼吁人们用科学的、公正的、包容的历史观去关注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被忽略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们。
2.具有缜密内在逻辑的叙事结构
“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结构理念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雾”必解决当“雾”之急》和浙江卫视的《东海的呼唤》两篇作品中得以巧妙地融合。两篇作品沿着缜密的逻辑线索,层层递进,对一个报道主题进行不断的追问,颇具鲜明的段落感。二者虽然体裁不同,但都具有调查性质。两篇作品的逻辑线索是:出现问题——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脉络清晰,层层推进,疏密有致,张弛有度。
浙江卫视《东海的呼唤》开篇呈现“正值东海渔业春汛期,上万艘渔船提前回港歇息”的奇怪现象,通过采访,给出“春汛期东海已无鱼可捕”的现象解释。随后,作品依次提出问题,形成严谨的逻辑链条:东海的鱼去哪儿了?既然渔业资源日趋衰竭,为什么渔船却一直在增加?经过5个多月的休养生息,东海有鱼了吗?作品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导每一段调查,每一段的调查又为下一个问题的提出作了背景铺垫。这种内在逻辑严密、节奏紧凑的设问如同游戏中的闯关,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寻求最终答案的欲望,并保持着相对持久的注意力。
3.巧妙表达情绪的视听语言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种用声画来表现情绪的电视手法,在浙江卫视《东海的呼唤》与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逝》两篇作品中有着很巧妙的运用。一组镜头配合一段同期声或音乐,就把弦外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逝》一如其名,情绪温存细腻、内敛动人,如潺潺流水,习习和风。作品开篇,一朵蒲公英在全黑的背景中随风摇动,最后被劲风吹散,环境声则是有关“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播报。这种隐喻的处理方式和黑色的画面背景,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摇动的蒲公英上,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仿佛那段抗战的史实和记忆随着时光而飘零消逝。随后,在抗日战争南口战役中,最后幸存的三位原国民党老兵之一刘宗玉老人佝偻的背影、若有所思的面庞、天边渐落的夕阳和随风摇曳的残烛,这些影像配以抒情的音乐,表现出老人的风烛残年,瑟瑟的风、孤独的人、渐行渐远的身影……
这三篇作品虽然荣获中国新闻奖,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如部分事实材料不足以支撑提出的观点,部分冗余的信息影响了节奏的紧凑,部分镜头的使用存在煽情的刻意,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让人看到这三篇作品中饱含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不失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新闻作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把11所新闻科研及教学单位新增为中国新闻奖首批试点报送单位,就是希望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提供另一种渠道。各试点高校不辱使命,不仅推送出一批优秀的作品,也在总结和反思今年首次报送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明年优化报送渠道和方式,助力中国新闻奖的选拔工作,为推进中国新闻界涌现出更多、更优质、更有影响力的作品而努力!(作者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2013级硕士研究生)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