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56-01
为了全面推进新课改标准,在短短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大容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课前精心备课,把握文本和学生状况;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精心备课,把握学生
精心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前提。备课要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这“五有”中,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的起点,了解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的差异、同一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再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环境等因素,确定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其实备课先备学生,也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虽然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都已非常熟悉,但是每一届的学生是不同的,而且学生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备课并不是对教材知识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呈现,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在知识建构上的困难。需要以研究的视角观察问题,反思自己的备课中“情境的设置能否激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热情?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把教材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了然于心。讲课时就感到自己底气足,对教材能够运用得当,对课堂能够收放自如。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下真功夫、备好每一节课,下大功夫,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和过程”,才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二、创新思维,调动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比较,就是将“此”和“彼”互为参照,互相作比,从而发现它们的“同”或“异”以及“何同”或“何异”来,进而获得比其他学习方法求取的知识在范围上更宽广,在程度上更深刻的效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以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例如在九年级教学中,我把诗歌单元和小说单元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为了让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展其求异思维,开启才智和能力。我还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的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赏识教育必不可少。我深深知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常有“一字千金”的效果,因此,我对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1.不过度表扬。适当的表扬,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过多或过度的表扬则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心理。2.不吝啬表扬。有句话说得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们虽然反对乱夸学生,但是,教师必须明白一堂课没有夸奖也是不行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总是适当地加以表扬,而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进行鼓励,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德育为本,打造高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始终把学技能和学做人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学校教育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课堂上,随机挖掘教材中人格塑造、道德教育的素材,采用“辩论赛、读后感、板报”等形式,春风化雨般进行潜移默化教育。以“感动”为线索,以“讲故事、诉真情”活动单元的形式层层推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图片。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既把握文本涵义,又得到融情入微的体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
(责任编辑 刘馨)endprint